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思路 被引量:28
1
作者 虞永平 刘颖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1,共9页
改革学前教育在办园、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是破解当前学前教育现实困境,实现学前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须以满足需要为重点,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公平普惠为追求,解决结构失当的问题;以持续发展为导向,解决机制缺失... 改革学前教育在办园、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是破解当前学前教育现实困境,实现学前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须以满足需要为重点,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公平普惠为追求,解决结构失当的问题;以持续发展为导向,解决机制缺失的问题;以儿童发展为核心,解决质量不高的问题。当前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本着价值引领、问题导向、实践探索、协同创新和专业取向的基本原则,将重点放在准确定位学前教育、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等关键环节上,在改革体制机制的同时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体制 学前教育机制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镇江学前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模式评价>课题组 《当代教育论坛》 2016年第3期7-17,共11页
镇江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改革内容涉及管理体制、教育经费与投入体制、师资培养制度、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对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出,在改革中要充分思考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试点工作内容... 镇江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改革内容涉及管理体制、教育经费与投入体制、师资培养制度、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对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出,在改革中要充分思考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试点工作内容界定、不完美信息下的决策与重新思考"倒逼机制"、运行机制与优先机制如何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镇江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效越来越明显,为此,镇江在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要牢牢树立在改革中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要严格政府行为、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内涵式的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要主抓课程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市场力量和市民的社会参与、重视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 教育经费与投入 师资培养 课程管理 镇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发展制度设计与选择——以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永明 张建萍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共8页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意见》的颁布施行,可以预见学前教育必将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的大发展,但要实现国家宏观政策在基层地方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政策...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意见》的颁布施行,可以预见学前教育必将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的大发展,但要实现国家宏观政策在基层地方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政策。目前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三为主"发展模式,应是也只能是学前教育基础发展较好、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较强的地方追求的目标,对于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更需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慎重选择与实践发展学前教育的制度模式。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责任"项目的改革试点城市,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积极探索更富弹性与可行性的学前教育发展"五.三"制度模式,可能更具示范价值与推广价值。该制度设计在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五个重要方面都提出了三种选择,而每个方面三种选择的结构比例及以何者为重,都需要地方政府切实考虑当地实际发展水平与需要来确定,不能盲目推行"以公为主"。具体而言,在探索解决办园体制问题方面,该制度设计提出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选择性民办幼儿园并举的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前两者建设"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本区域所有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通过发展选择性民办幼儿园满足群众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在探索解决园舍建设这一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先中之优先问题时,该制度设计提出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中小学富余校舍改建三种途径并行。在探索改革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方面,该制度设计提出补教师、补幼儿、补幼儿园的三种方式,其实质是强调只有多方式多途径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才能有效平衡公办园与民办园、公办教师与非公办教师、城镇教师与山村教师、入读公办园幼儿和入读民办园幼儿等不同主体的利益。在探索改革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方面,该制度设计提出由县(区)财政、乡(镇)财政、幼儿家庭三方共同分担,并十分强调县(区)一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以彻底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财力相对薄弱的乡(镇)一级政府举办幼儿教育的疲软局面。在探索解决幼儿教师队伍管理问题方面,该制度设计主张对公办幼儿教师应坚决落实其公办教师待遇;对目前实际存在的大多数非公办幼儿教师,则应积极施行资格准入和注册登记制,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事业保险,并逐步实现统一工资标准,同时提供通过公开招考等途径转为公办教师的机会。此外,还应允许幼儿园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聘用幼儿教师,以保持一定的幼儿教师进入与退出机制,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改革试点 学前教育机制 学前教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与破解思路——基于ROST文本挖掘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姜勇 庞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8,共8页
大力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战略工程。近年,围绕“保基本、广覆盖、有质量”的根本任务,我们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与成绩,但“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借助ROST-CM6.0数据挖掘系统软件... 大力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战略工程。近年,围绕“保基本、广覆盖、有质量”的根本任务,我们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与成绩,但“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借助ROST-CM6.0数据挖掘系统软件的分析,我们发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六大突出问题:一是“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个别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政策存在误读现象;三是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四是各级政府的学前教育行政治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部门间协同机制需尽快建立;五是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痛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六是随着一些表层、局部问题的逐渐解决,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显现,需要我们进行系统设计,特别是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要全面建成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就必须要坚定地走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符合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是立足国情,抓主要矛盾,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二是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三是丰富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儿童入园机会均等;四是坚持“适度普惠”的基本原则,通过阶梯路径,分层次、有重点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性 学前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 ROST数据挖掘系统 成本分担机制 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改革 被引量:72
5
作者 田志磊 张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2,共6页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与办学体制紧密相关的中国学前教育投入体制在近60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结学前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明确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学...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与办学体制紧密相关的中国学前教育投入体制在近60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结学前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明确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发现,学前教育财政在投入总量、地区差异、成本分担比例及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学前教育财政体制应该进行重大改革,其思路是:明晰各级政府责任,大幅度提高投入总量;通过增加普惠性公办园、建立资助体系、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等方式促进公平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收费管理体制,减少收费混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投入体制 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