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现状及其培养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梁红梅 韩永晨 李金龙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47,共4页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幼儿体育教学的实践需求。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应加强学生对幼儿体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形成的完备律、实践律、渐进律和指导律的认识和学习。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体育教学知识 体育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研究——评《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创编》 被引量:6
2
作者 郭秦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28-128,共1页
《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创编》(任红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内容有舞蹈理论基础、舞蹈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教学、幼儿舞蹈创编、舞蹈欣赏等。《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创编》根据职业... 《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创编》(任红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内容有舞蹈理论基础、舞蹈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教学、幼儿舞蹈创编、舞蹈欣赏等。《舞蹈基础与幼儿舞蹈创编》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遵循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立足于幼儿园工作实际进行舞蹈基础理论分析以及幼儿舞蹈创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幼儿园工作 幼儿舞蹈教学 舞蹈基础 民族民间舞蹈 幼儿舞蹈创编 舞蹈欣赏 舞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友制:一种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根据陶行知艺友制的思想,分析艺友制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成长的启示,提出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智慧,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善于学习、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教学资... 根据陶行知艺友制的思想,分析艺友制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成长的启示,提出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智慧,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善于学习、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要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提倡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以此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艺友制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毛春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Z期77-78,共2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水平,决定了幼儿的语文水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包含多个方面:热爱母语和母语文字,应用语文的端正态度,语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储备;运用语文的操作能力,语文语言语感的培养,语文的思维能力,作...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水平,决定了幼儿的语文水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包含多个方面:热爱母语和母语文字,应用语文的端正态度,语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储备;运用语文的操作能力,语文语言语感的培养,语文的思维能力,作为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语文素养 幼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晓铖 甘露 杭梅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7,共16页
在职前培养阶段关注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可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适应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幼儿园教师的流失率。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自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量表》,经过项目... 在职前培养阶段关注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可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适应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幼儿园教师的流失率。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自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量表》,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确立了包含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特质、教育情怀四个维度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运用此量表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在年级、性别、培养性质、社会实践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可以分为“落后型”“卓越型”“潜力型”“功利型”“均衡型”五种潜在类别。为提升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高校应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立足课堂,开展一流教学,培养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的意识;积极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帮助学生坚定职业使命,增强职业自信;在促进实习实训基地发展的同时,积极建构并发挥“第二课堂”的延伸作用;辩证审视“人职匹配”的重要性,重视通过工作现场的培养过程重新构建学生与职业的“二次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专业素养 职业素养 人格特质 教育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