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之辩--基于社会物质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菀 李姗泽 彭援援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2,共7页
数字技术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其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和不确定,引起了学界对儿童与社会物质材料关系的理性审思。已有研究主要以“手段—目的”的方式分析技术与人的关系,揭示了数字技术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单向性... 数字技术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其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和不确定,引起了学界对儿童与社会物质材料关系的理性审思。已有研究主要以“手段—目的”的方式分析技术与人的关系,揭示了数字技术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单向性、预成性和边界性,忽视了儿童发展与社会物质材料关系的形塑与流动。基于教育研究对社会物质材料的重视,社会物质理论为数字技术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由工具主义的认识转向双向互构关系的新模态,具体表现为互惠性角度的相互能动性关系、表演性角度的实践生成性关系、多维性角度的时空流动性关系。数字技术与儿童发展关系的再认识,为驱动数字时代学前儿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学前儿童发展 社会物质论 儿童主体性 双向互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基于白、傣、羌、壮四个民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静 李锦 +1 位作者 黄琼仪 高怡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84,192,共15页
儿童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乎社会公平公正。聚焦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发展现状,对白、傣、羌、壮4个民族9个村落幼儿园3~6岁儿童的体质健康、认知、语言和社会性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从儿童发展各维度来看,西南... 儿童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乎社会公平公正。聚焦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发展现状,对白、傣、羌、壮4个民族9个村落幼儿园3~6岁儿童的体质健康、认知、语言和社会性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从儿童发展各维度来看,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及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发展较好,体格发育、灵敏素质、爆发力和上肢及腰腹肌肉力量较差,营养问题较为凸显;数量认知和空间认知发展较好,时间认知和类比推理发展较差;语言(汉语)理解能力较好,语言(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较差;生活技能发展较好,交往品质和行为控制发展欠佳。从不同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儿童发展来看,各维度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白族儿童整体发展较好,傣族儿童身体素质发育较好,羌族和壮族儿童整体发展水平欠佳。因此建议:加强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的医疗和膳食营养服务,研发适合民族地区村落的学前教育本土课程和教材,多途径促进民族地区村落幼儿园教师的增量提质,实施对民族地区村落儿童家庭的专业干预与心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村落 学前儿童发展 体质健康 认知发展 语言发展 社会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抢跑”能够为学前儿童持续赋能吗?——早教班对儿童学习与发展影响的追踪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史瑾 薛海平 方晨晨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72,共9页
0—3岁儿童参加早教班是否能够为其入园后的学习与发展持续赋能?研究基于2017年664名、2018年367名3—6岁儿童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其参加早教班的关键因素;基线... 0—3岁儿童参加早教班是否能够为其入园后的学习与发展持续赋能?研究基于2017年664名、2018年367名3—6岁儿童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其参加早教班的关键因素;基线数据表明参与早教班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无显著提升;追踪数据发现,参加早教班对小班升入中班儿童的运动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中班升入大班儿童的语言和健康安全有正向的后续影响;整体上参与早教班对儿童入园后的学习与发展无持续提升效果。基于此,启示家长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避免盲目跟风式地参加早教班,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是关键;政府应全面贯彻“双减”政策,治理虚假夸大、超前教育的早教机构,同时大力兴办普惠性托育机构,确保托育机构质量,完善“家、托、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教班 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 “双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儿童互动对儿童数学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欣 赵振国 +4 位作者 毛尼娜 潘琼 肖娟 杨蕾 杨峥峥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6-121,共6页
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两组4岁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互动及所涉及的数的学习。组1儿童为书面数符号表征高分者,组2儿童为低分者。57对儿童-父母对子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儿童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大概有三分之... 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两组4岁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互动及所涉及的数的学习。组1儿童为书面数符号表征高分者,组2儿童为低分者。57对儿童-父母对子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儿童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被试对子所从事的活动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阅读和数学学习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由父母发起;儿童早期数学发展水平可能与家庭教育的如下因素有关: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儿童共同活动的内容与频次,高分组儿童的父母在家中可能更加注意发起或者更加成功地发起了阅读与数学学习活动;高分组父母在与儿童互动的某些策略的运用上可能更有利于儿童的数学学习;高分组的父亲在家中可能与孩子一起参与共同活动的时间更长;高分组父母之所以更加成功地发起了与阅读和数学学习有关的活动可能与儿童本身的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儿童互动 互动策略 家庭日常生活 学前儿童的数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画书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蕾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4,共3页
图画书作为一种独特的读物形式,因其自身具备的诸多阅读特点,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如亲子共读图画书时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会有益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图画书阅读对促进儿童语言中枢的成熟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图画书的连贯性画... 图画书作为一种独特的读物形式,因其自身具备的诸多阅读特点,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如亲子共读图画书时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会有益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图画书阅读对促进儿童语言中枢的成熟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图画书的连贯性画面能促进儿童流畅语言表达;图画书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前儿童提供了便于理解的基础。目前图画书已成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它可以为普通话教学提供绝佳文字资源;可以成为复述故事教学法的重要内容资源;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画书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