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位法》中学位程序制度建构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耀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学位程序制度从保护学位申请人权利的司法实践中发展而来,最终为权利保障实践所检验。程序性审查成为学位行政司法策略性救济学位申请人权利实践的最佳选择,主要表现为学位行政争议司法审查在范围上以程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在强... 学位程序制度从保护学位申请人权利的司法实践中发展而来,最终为权利保障实践所检验。程序性审查成为学位行政司法策略性救济学位申请人权利实践的最佳选择,主要表现为学位行政争议司法审查在范围上以程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在强度上呈现程序强审查、实体弱审查的特征。其原因在于学位行政内嵌学术权力属性,造成监督制约实践难题。回应学位行政法治,学位程序制度发展历经学位程序规范结构性短缺、司法逐步形成正当程序规范、学位程序基本制度确立三个阶段。实施《学位法》保护学位申请人权益,需充分发挥制度客观法和主观权利面向的双重权利保障机能提升权利保护效率,加强学位程序规范体系化和学位行政行为规范化建设实现学位行政的良法善治,善用司法的解释与形成性功能强化学位程序制度的社会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法》 学位程序 正当程序 法定程序 程序权利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授予程序中不同审查主体的职责定位及其展开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磊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82,共13页
明确学位授予程序中不同审查主体的职责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是规范学位授予行为、保障申请人获得公正评价权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学位法》中学位授予程序条款及关联条文的规范分析,学位申请受理机构、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 明确学位授予程序中不同审查主体的职责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是规范学位授予行为、保障申请人获得公正评价权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学位法》中学位授予程序条款及关联条文的规范分析,学位申请受理机构、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学位授予程序中的职责定位分别是受理机构负责学位申请的形式审查,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分阶负责学位论文的实质审查,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负责学术监督和学位评定。基于权力配置的功能适当原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是合适的学位申请受理机构;评阅专家具有答辩资格建议权而非决定权;答辩委员会的性质是学位考试委员会,具有学位论文成绩评定权;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当行使学位授予权的大部分权能;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统领作用应体现在作为学位授予程序监督者和学位授予争议裁决者的地位上。不同审查主体由此形成以学位评定委员会为中心,分段参与、协作治理的“一核多元”关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法》 学位授予程序 学位申请受理机构 评阅专家 答辩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位授予程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大廷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学位条例 学位授予程序 学位申请 论文评阅 学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学位授予全过程的质量把关
4
作者 张淑林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5年第3期58-62,共5页
博士学位授予全过程的质量把关张淑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建立的。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有其特殊的意义。从恢复研究生教育和建立学位制度以来,质量一直是学位授予中的第一重要的原则.在博士培养的... 博士学位授予全过程的质量把关张淑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建立的。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有其特殊的意义。从恢复研究生教育和建立学位制度以来,质量一直是学位授予中的第一重要的原则.在博士培养的全过程中,学位授予犹如工厂的质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 学位授予程序 学位授予质量 同行评议 论文评阅 全过程 分委员会 博士生培养 学位申请 质量把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rning taxis' cruising patterns with Ripley's K function
5
作者 宗芳 张慧永 LI Hai-f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77-3682,共6页
Taxi drivers' cruising patterns are learnt with GPS trajectory data collected in Shenzhen, China. By employing Ripley's K function,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pick-up experience on taxis' cruising behavio... Taxi drivers' cruising patterns are learnt with GPS trajectory data collected in Shenzhen, China. By employing Ripley's K function,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pick-up experience on taxis' cruising behavior are investigated concerning about both intensity of influence and radius of influ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general, taxi drivers tend to learn more from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than from pick-up experience. The optimal radius of influence of land use points and previous pick-up points is 14.18 km and 9.93 km, respectively. Th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the high-earning drivers or thorough driv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land use characteristics and tend to cruise in high-density area, while the low-earning drivers or focus drivers prefer to learn more from previous pick-up experience and select the area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high-density area. These findings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of managing taxi's travel behavior by providing useful insights into taxis' cruising patterns. The results also provide useful advice for taxi drivers to make efficient cruising decision,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ruising efficiency and the reduction of negativ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XI cruising patterns land use pick-up poi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