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畴使用与范畴学习
1
作者 刘凤英 张庆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5-69,共5页
实验室有关范畴学习的研究只局限于对分类的研究上 ,这就导致实验室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范畴模型不能够充分说明自然范畴的结构。所以 ,只有拓展实验室范畴研究的范围才能弥补二者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范畴使用 范畴学习 认知心理学 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畴表示机器学习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晓祥 李凡长 +1 位作者 张莉 张召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67-2575,共9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表示问题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瓶颈问题之一.机器学习方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表示的选择.数据表示领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学习到有意义和有用的数据表示.宽泛来看数据表示领域有深度学习、特征学习、度量学...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表示问题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瓶颈问题之一.机器学习方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表示的选择.数据表示领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学习到有意义和有用的数据表示.宽泛来看数据表示领域有深度学习、特征学习、度量学习、成分建模、结构化预测和强化学习等.这些技术应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图像、语音识别和文字理解等.因此,研究机器学习表示方法是一件长期且具有探索意义的工作.基于此,利用范畴理论来研究机器学习方法的表示,提出了范畴表示机器学习方法的基本概念.对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深度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范畴表示分类算法、范畴表示决策树算法、切片范畴表示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算法、范畴函子表示深度学习方法,给出相应的理论证明及可行性分析.并对这5种算法做了深入分析,找到了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之间的本质联系,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论证范畴表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表示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表示 范畴表示学习 范畴表示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习得的语言范畴使成人大脑右半球颜色范畴知觉转为左半球颜色范畴知觉 被引量:9
3
作者 钟伟芳 李悠 +2 位作者 徐贵平 秦凯鑫 莫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0-458,共9页
本研究探讨了色词与颜色重组训练能否让被试习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色词与颜色范畴联结,并引起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从而进一步揭示语言编码对颜色范畴知觉的影响。采用六种蓝色作为材料。B1与B2为先前研究的两种蓝色。B11和B12,B21... 本研究探讨了色词与颜色重组训练能否让被试习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色词与颜色范畴联结,并引起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从而进一步揭示语言编码对颜色范畴知觉的影响。采用六种蓝色作为材料。B1与B2为先前研究的两种蓝色。B11和B12,B21和B22分别为使B1,B2变浅和变深所得,四者是连续的蓝色。训练被试分别用"duān"和"kěn"命名B1和B2。由于被试可能习得色词与颜色范畴的联结,因此B12与B21为可能变范畴间颜色,B11和B12,B21和B22为可能变范畴内颜色。训练前后分别让被试完成一个视觉搜索测验。结果发现:前测中可能变范畴间颜色的辨别优于可能变范畴内颜色,且在左视野呈现时更显著;后测中可能变范畴间颜色的辨别同样优于可能变范畴内颜色,但在右视野呈现时更显著。这提示:(1)人们在知觉同一语言范畴的不同颜色时可能会区分深浅范畴,并因此引发右半球颜色范畴知觉;(2)短期习得的语言范畴能引起偏左半球颜色范畴知觉,且使右半球颜色范畴知觉转为左半球颜色范畴知觉;(3)被试在训练中习得了色词与颜色范畴的联结;(4)范畴学习可以在仅学习一个样例的条件下自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夫假设 语言范畴 范畴学习 颜色范畴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构思 巧手点石
4
作者 程翔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1,共3页
看了苍郁和龚翔两位老师撰写的《红楼梦》阅读教学设计方案,我有些想法,写几句话与设计者并老师们交流。《红楼梦》已经纳入高中统编教材的学习范畴,而且明确考试必考。这么大的一部书,要考试,一线教师必然负担加重。单从字数上来说,一... 看了苍郁和龚翔两位老师撰写的《红楼梦》阅读教学设计方案,我有些想法,写几句话与设计者并老师们交流。《红楼梦》已经纳入高中统编教材的学习范畴,而且明确考试必考。这么大的一部书,要考试,一线教师必然负担加重。单从字数上来说,一部《红楼梦》超过了原来的六本语文书。怎么教?怎么考?大家都很茫然,所以一线教师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是如此。但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教师 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书 统编教材 精心构思 《红楼梦》 老师 学习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