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期望、体验和回忆:当消费者不能从体验中学习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菁 蒋多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5-752,共8页
人们对消费体验的期望、回忆与真实体验时常发生分离,而且人们很少从真实体验中得到学习。本研究认为原因之一是期望、体验和回忆三者基于不同的输入信息,以及三者特殊的交互关系。本研究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消费者期望、体验和回忆的理... 人们对消费体验的期望、回忆与真实体验时常发生分离,而且人们很少从真实体验中得到学习。本研究认为原因之一是期望、体验和回忆三者基于不同的输入信息,以及三者特殊的交互关系。本研究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消费者期望、体验和回忆的理论框架,系统阐述了消费者何时不能从体验中学习以及如何能促进学习,然后在一个消费情景中通过3×2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三者的关系。实验比较了在"预期(无体验)"、"体验后即时评价"和"体验后延迟评价"三种评价方式下被试对两种品牌火腿肠的口味评价和偏好选择。结果发现:消费者对口味体验的期望和回忆相似,但两者都和真实体验发生分离。最后,本研究还讨论了这一理论框架在消费者行为中的应用、未来研究拓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体验 期望 回忆 消费者决策 消费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消费者学习视角 被引量:15
2
作者 莫赞 李燕飞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共5页
为了理解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文章采集淘宝网400多家店铺的在线评论信息,基于S-O-R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从消费者学习的角度,研究体验型商品的在线评论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 为了理解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文章采集淘宝网400多家店铺的在线评论信息,基于S-O-R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从消费者学习的角度,研究体验型商品的在线评论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好评数量、描述评分、有图片评论数量、追加评论数量和累计评论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造成影响,中评数量、差评数量、物流评分和服务评分影响效果不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建议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评论 消费学习 体验型商品 购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概念学习的消费者品牌购买行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晓晴 孙习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从消费者学习的视角,分析基于产品概念的品牌知识构成:产品概念在消费者记忆中形成知识节点、联想链接和情感回应,从而构成完整的消费者品牌知识结构,包括品牌熟悉度、品牌形象和品牌态度。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从消费者学习的视角,分析基于产品概念的品牌知识构成:产品概念在消费者记忆中形成知识节点、联想链接和情感回应,从而构成完整的消费者品牌知识结构,包括品牌熟悉度、品牌形象和品牌态度。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品牌态度是预测和解释产品概念信息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概念 消费学习 品牌态度 购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学习的品牌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卜正学 朱文岩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27,共6页
根据对国内外品牌识别模型的理论研究发现,传统的品牌识别模型,把消费者学习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是欠妥当的。结合现实发展趋势来看,消费者学习才是品牌识别的主体。消费者的知觉、记忆、创造等这些由浅到深的行为与品牌识别之间存在着必... 根据对国内外品牌识别模型的理论研究发现,传统的品牌识别模型,把消费者学习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是欠妥当的。结合现实发展趋势来看,消费者学习才是品牌识别的主体。消费者的知觉、记忆、创造等这些由浅到深的行为与品牌识别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为此,本文构建了基于消费者学习的品牌识别模型,并运用品牌识别效用函数对模型进行检验。由此可知,消费者对品牌内容学习程度越深,其品牌识别能力就越高。在此基础上,根据消费者学习方法提出相应的品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识别 消费学习 品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学习机制与“饭圈”文化的利弊 被引量:6
5
作者 金雪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6-51,共6页
饭圈所代表的独特的亚文化现象与消费者行为,正深刻地影响着文娱产业的营销链条。"饭圈"文化在帮助培养向善的集体情感、实现自我表达和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造成信息封闭、非理性模仿以及畸形商业化的现象。通过消费者学习机... 饭圈所代表的独特的亚文化现象与消费者行为,正深刻地影响着文娱产业的营销链条。"饭圈"文化在帮助培养向善的集体情感、实现自我表达和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造成信息封闭、非理性模仿以及畸形商业化的现象。通过消费者学习机制分析"饭圈"指向的产品或服务,并以此为依据,在不同环节施以恰当引导或规制:加强娱乐化媒体信息内容监管净化网络空间;建设粉丝防沉迷系统引导粉丝理性行为;推进行业自律塑造"正能量偶像",从而引导"饭圈"理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 组织特征 亚文化 消费学习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消费与储蓄的行为特点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怡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消费还是储蓄,表面上属于相互制衡抑或对立的负相关选择,但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从长远而深层的意义上两者其实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前,网络新生代不仅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也具备很强的储蓄意愿。网络新生代具备学习... 消费还是储蓄,表面上属于相互制衡抑或对立的负相关选择,但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从长远而深层的意义上两者其实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前,网络新生代不仅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也具备很强的储蓄意愿。网络新生代具备学习型消费者的特征,这一特征由其成长过程的社会化学习与互联网技术化学习的同步所决定。正是在两种同步进行的学习中,网络新生代既能够像前辈一样在集体与个体、节俭与消费之间取得平衡;也能够在其娴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中创造性地实践,积极干预自己的消费和储蓄,凸显了代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生代 消费 储蓄 学习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学习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玉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消费学习 企业营销 认知学习 消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消费者情景下企业BBPD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凯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40,共17页
当前,有关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信息的价格歧视策略(BBPD)的研究普遍隐含着一个假设:消费者不具有学习性,即在两期动态模型中,消费者在购买前和购买后获得的基本效用保持不变,消费者并没有从消费中改变产晶的基本效用.显然,该假设与消费... 当前,有关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信息的价格歧视策略(BBPD)的研究普遍隐含着一个假设:消费者不具有学习性,即在两期动态模型中,消费者在购买前和购买后获得的基本效用保持不变,消费者并没有从消费中改变产晶的基本效用.显然,该假设与消费者具有不同用户体验的现实不相符.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企业的三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假设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用户体验,研究消费者在三期模型中的留下和转移行为,对比BBPD和UP(统一定价)两种定价策略之间的差异,探讨企业最优定价策略的战略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总是对重复购买消费者制定高价,而对新消费者制定低价;与UP相比,BBPD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在第二期和第三期转移,增加企业的第一期期望利润,并降低社会福利;当两个企业都能自主选择BBPD和UP时,(BBPD,BBPD)是纳什均衡解,两个企业都获得较少的第一期期望利润,即出现“囚徒困境”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消费 BBPD UP 囚徒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消费者学习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季远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53-58,共6页
(一) 1.本文拟就消费者行为的一个侧面——消费者学习模式作一些尝试,旨在了解消费者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以指导消费,促进生产。 2.消费者学习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采用某些方式与外界接触,使购买行... (一) 1.本文拟就消费者行为的一个侧面——消费者学习模式作一些尝试,旨在了解消费者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以指导消费,促进生产。 2.消费者学习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采用某些方式与外界接触,使购买行为持续地、不断地转变的过程。消费者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方式也多种多样。 3.消费者学习模式,是把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各种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模式 消费学习 消费者购买行为 消费者行为 学习方式 促进生产 因素影响 购买动机 购买决策 消费者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寡头时间限制型免费试用策略竞争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海平 刘树林 林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30,共8页
目前,提供限时免费试用已经成为软件厂商降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确定性及促进新产品扩散的常见做法。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垄断情况,对现实中常出现的寡头竞争情况鲜有探讨。在考虑消费者学习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Hotelling模型研究了双寡头... 目前,提供限时免费试用已经成为软件厂商降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确定性及促进新产品扩散的常见做法。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垄断情况,对现实中常出现的寡头竞争情况鲜有探讨。在考虑消费者学习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Hotelling模型研究了双寡头企业免费试用策略博弈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如果两家企业的期望用户体验都比较好,都应该提供免费试用;如果期望用户体验都比较差,都不提供。(2)否则,均衡结果进一步取决于消费者对他们之间水平差异的敏感性。如果很不敏感,则两家企业必须采取相反的免费试用提供策略,并且只有当它们的期望用户体验差距很大时,优势企业一定提供而劣势企业不提供;否则,保持相反即可。如果非常敏感,则两家企业只需在免费试用提供策略上保持一致即可。(3)消费者完全学习软件所需时间越长,两家企业"都不提供"和"只需一致"的可能性增大,而"都提供"和"必定相反"的可能性降低。这是对免费试用策略竞争问题进行的首次探索,所得结果对相关理论研究具有补充和促进作用,也能为相关实践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时免费试用 HOTELLING模型 经验品 消费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联合场景下联合匹配性感知形成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公广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5-80,共6页
已有文献表明联合匹配性是影响品牌联合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认为在品牌联合场景下消费者对合伙品牌间匹配性感知由合伙品牌间形象相似性程度决定。通过实验研究法检验了联合匹配性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引入营销传播变量探析形象突出... 已有文献表明联合匹配性是影响品牌联合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认为在品牌联合场景下消费者对合伙品牌间匹配性感知由合伙品牌间形象相似性程度决定。通过实验研究法检验了联合匹配性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引入营销传播变量探析形象突出性维度对联合匹配性感知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匹配性感知形成受到联合品牌间形象相似性维度的显著影响;有无广告提示的存在,形象突出性维度对联合匹配性感知形成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匹配性 品牌联合评价 外部提示 消费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体育赞助营销活动中品牌形象转移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永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6,共8页
品牌形象转移是体育赞助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近二十年国外体育赞助营销活动中品牌形象转移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从基于名人代言理论、多重赞助视角以及消费者学习视角等3个方面对品牌形象转移研究... 品牌形象转移是体育赞助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近二十年国外体育赞助营销活动中品牌形象转移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从基于名人代言理论、多重赞助视角以及消费者学习视角等3个方面对品牌形象转移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述评,对品牌形象转移研究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建构、研究内容、研究调查对象、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提出未来体育赞助营销中品牌形象转移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动我国体育赞助营销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赞助营销 品牌形象转移 名人代言 多重赞助 消费学习视角 逆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过程最优化内涵浅议
13
作者 蒋福伟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2年第S1期34-36,44,共4页
最优化的实质就是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最优化也适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如果能用最少的时间、最省的经费,使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强的能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那末这就是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最优化。教育最优化包括选... 最优化的实质就是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最优化也适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如果能用最少的时间、最省的经费,使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强的能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那末这就是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最优化。教育最优化包括选择与确定最优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设计最优的教育过程等,它涉及面很广,本文仅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育过程 学习态度 教育目标 教学最优化 巴班斯基 学习消费 行为目标 教学质量 电教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销传播视角下的角色分离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春梅 杨宝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3-24,共2页
在购买者和使用者角色分离的情境下,企业的营销说服投入往往转变为沉默成本,由于目标市场不能精确锁定以及角色分离导致的传播鸿沟,使得企业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理念难以写进消费者的认知结构,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营销说服效果。本文从营销... 在购买者和使用者角色分离的情境下,企业的营销说服投入往往转变为沉默成本,由于目标市场不能精确锁定以及角色分离导致的传播鸿沟,使得企业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理念难以写进消费者的认知结构,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营销说服效果。本文从营销传播视角出发,从消费者学习、反馈联结、营销传播信息的错位阐释等角度来深入探析角色分离机理,以期有助于企业的营销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学习 消费者介入 角色分离 营销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