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的生态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南中 邱骏鹏 田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共11页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在空间、时间和功能维度上深度耦合,即两者在生成空间上通过竞合关系拓展资源,在建构时间上相互依存、互利发展,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形塑、支持对方功能实现。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态基础,学习型社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拓展学习者规模、形塑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环境,服务教育强国的本体建设、认知建设、学习生态优化和可持续方法论的生成,塑造教育强国所需的现代化学习生态、高品质学习条件、“家—校—社”联动教育机制和大规模个性化教学。要实现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对教育强国的滋养,需要系统强化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数字化基础能力,完善数字技术功能内嵌的基础环境;夯实建设主体的联动关系,围绕数字化学习建构行动者网络;聚焦学习者数字化参与体验,形成“历时+共时”交织的高品质学习过程;针对数字化生态提高技术适配水平,释放数字化解放教育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学习型社会 数字化技术 教育生态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价值、挑战与本土型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兰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61,共10页
为贯彻二十大精神,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全民学习、国民素质等核心概念关联。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建成依赖终身教育价值功能的发挥,“学习社会”与“学习体系”虽深... 为贯彻二十大精神,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全民学习、国民素质等核心概念关联。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建成依赖终身教育价值功能的发挥,“学习社会”与“学习体系”虽深度融合,但并非当然的同一问题、同一目标,对学习型社会的理解与描述是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学习型社会是立足本土实际且面向未来的革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案与视野下诠释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面向与价值内涵,理性分析实践基础与复杂性,促成国家、社会及个体的共建与共治,在发展理念、体系建构、公民意识与社会文化层面形成完整的系统性支持,使之成为教育、科技、人才建设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重要场域。学习型社会的积极探索将直面人类面临的教育与社会问题,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强国 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 教育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习型社会的大教育建设
3
作者 侯怀银 岳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其达成亟须以大教育为依托和引领。学习型社会图景的实现需要着重解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基本制度和保障等问题,这也是大教育建设的核心关切。两者体现为三重契合关系:其一,学习...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其达成亟须以大教育为依托和引领。学习型社会图景的实现需要着重解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基本制度和保障等问题,这也是大教育建设的核心关切。两者体现为三重契合关系:其一,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与大教育建设强调的向高水平终身学习服务深化的质量内涵相契合;其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任务与大教育建设强调的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扩展融合的内在意蕴相契合;其三,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制度和保障与大教育建设强调的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的制度内涵相契合。以学习型社会为目标推进大教育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树立系统综合的“大教育观”,奠定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基础;第二,建设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夯实学习型社会资源保障;第三,完善多元协同的教育治理机制,凝聚学习型社会建设合力;第四,追求公平优质的可选择性教育,提高学习型社会发展实效;第五,推进大教育学建设,增强学习型社会理论建设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大教育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大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秦玉莲 殷玉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2,共6页
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都要求建设数字化的学习型社会。打造数字化学习型社会的新生态,可以有效保障终身学习和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应以“中国式”“可持续”和“智能化”为指向,... 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都要求建设数字化的学习型社会。打造数字化学习型社会的新生态,可以有效保障终身学习和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应以“中国式”“可持续”和“智能化”为指向,践行数字人文理念,健全数字化赋能机制,升级公共教育智慧平台,推进个性化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先导性和基础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终身学习 数字化学习型社会 全生命周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建设视域下社区数字资源建设新生态的样态特征、逻辑构架与实然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婷婷 李朝有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1,共7页
社区数字学习资源建设是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关键一环。目前,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面临优质数字资源匮乏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新时代社区数字学习资源样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数智化技术为支撑,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目标... 社区数字学习资源建设是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关键一环。目前,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面临优质数字资源匮乏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新时代社区数字学习资源样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数智化技术为支撑,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的社区数字学习资源新生态,并深入分析该生态系统各要素逻辑关系,厘清其逻辑内涵,进而提出资源建设新路径,打造沉浸式学习新模式,以提高社区学习者学习质量,实现以数智化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数字学习资源 新生态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茶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
6
作者 李业明 《福建茶叶》 2025年第4期3-5,共3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探讨了茶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协同发展路径。通过系统分析茶产业的现状、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其实际应用,揭示了数字化不仅提升了茶产业的链条效率,还通过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播,促进了...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探讨了茶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协同发展路径。通过系统分析茶产业的现状、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其实际应用,揭示了数字化不仅提升了茶产业的链条效率,还通过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播,促进了乡村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为茶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茶产业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仍面临技术推广、资源分配与政策支持等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在茶产业中的全面应用,优化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模式,并通过跨学科合作,提供更系统的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中的茶产业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茶产业 数字化转型 学习型社会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视域下终身学习制度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7
作者 张伟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围绕谋划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这条主线,推动形成教育强国建设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生动局面。为了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围绕谋划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这条主线,推动形成教育强国建设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生动局面。为了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精神,我们要坚守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构建以资历框架为基础、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终身学习制度,通过数字化赋能,不断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历框架 终身学习 学分银行 学习型社会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全过程·全数字时代:迈向教育强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8
作者 程豪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3,共7页
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新时代对教育规划的一种表达。当前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结构、评价及策略。透视教育强国政策发现,绘制学习型社会的愿景成为重要期待和可能想象。“全民·全过程·全数字时代”的分析框... 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新时代对教育规划的一种表达。当前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结构、评价及策略。透视教育强国政策发现,绘制学习型社会的愿景成为重要期待和可能想象。“全民·全过程·全数字时代”的分析框架在理论、实践与政策的融通中被建构,为理解迈向教育强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增添新的知识空间。立足教育强国的宏大事业,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面临“受教育权与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矛盾”“教育体系断裂与社会系统阻隔”及“学习型社会与数字时代脱节”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立场,可从“以类别有序的方式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在纵横联通中绘制学习型社会图景”以及“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学习型社会发展”等方面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战略行动。尚需强调,迈向教育强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新时代描绘全民、教育、学习、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宣言”。根植于我国新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境,是建设教育强国、赋能学习型社会的未来选择与可能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学习型社会 教育权 终身学习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图谱
9
作者 李家成 于星漫 李德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0,112,共11页
中外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域发展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CNKI知网数据库和WOS全球引文数据库中“学习型社会”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了2003年至2023年间国内外学习型社会研究的可视化... 中外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域发展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CNKI知网数据库和WOS全球引文数据库中“学习型社会”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了2003年至2023年间国内外学习型社会研究的可视化图谱,并通过对不同发文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热点词与聚类分析,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到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学习共同体构建三个主要方向,且对三个方向的聚类进行了深度分析。以国内外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探索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了国内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比较研究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价值诉求、核心理念与推进路向
10
作者 陈晓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7,共8页
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既是展开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然之举。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打破时空壁垒,重构教育公平、包容的底层逻辑;培育数字公民,推动人力资本与国家发展的两相协调;... 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既是展开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然之举。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打破时空壁垒,重构教育公平、包容的底层逻辑;培育数字公民,推动人力资本与国家发展的两相协调;发展数字学习空间,参与构建全球终身教育共同体。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就是聚焦数字文明的深度阐释,深化学习型社会的实质理解;响应数字中国的战略规划,破解全民终身学习的结构难题;优化教育生态的构建,确保学习型大国建设的行稳致远。面对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急迫性的凸显,当前我国亟须弥合数字鸿沟,扩大基础设施技术普惠范围;建设数字大学,完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激活数智动能,推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供给;强化法律规制,营造技术赋能的安全学习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共建全球数字终身教育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数字化 学习型社会 数字鸿沟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学习的文化本质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11
作者 刘卫华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132,共8页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大学校”的育人作用,应充分认识博物馆学习的文化本质,理解博物馆学习所具有的观众主体性、以文物为核心的探索性、超越知识的综合性、开放环境下的沉浸性以及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等特点,从而摆脱学校课堂学习的惯...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大学校”的育人作用,应充分认识博物馆学习的文化本质,理解博物馆学习所具有的观众主体性、以文物为核心的探索性、超越知识的综合性、开放环境下的沉浸性以及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等特点,从而摆脱学校课堂学习的惯性影响,打破传统经验中对博物馆学习的窄化理解。博物馆应促进公众学习支持系统的立体化、全面化建设,进行整合性全员动员,营造全场域学习氛围、加强以文物为核心的知识生产,促进与学习者的交互协同,并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博物馆学习体系,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学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学习 文化本质 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数字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现实逻辑、内涵要义及发展路向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青松 高茜 许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从宏观政策层面为我国指明了建设中国式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方向。“二十... 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从宏观政策层面为我国指明了建设中国式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方向。“二十大”报告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基于人与学习关系深化、教育与学习观念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等历史背景提出来的,其本质核心是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价值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大国,方法支撑是教育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提出了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并从文化意识引导、数字技术应用、强化治理监测等维度提出实施建议,期望为我国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程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大国 教育数字化 学习成果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演进与发展特征--基于对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政府注意力配置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岳祥 祝若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推进学习型大国建设工程的重要抓手,政府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导向决定着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应有高度。基于3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构建任务...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推进学习型大国建设工程的重要抓手,政府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导向决定着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应有高度。基于3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构建任务维度、建设维度和保障维度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发现:从纵向看,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经历初期全面扫盲和发展职业教育等任务维度,到聚焦资源和技术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支持等建设维度,再到依法治教、协调资源等三维度注意力配置趋于均衡;从横向看,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注意力配置内部结构及次级维度关注点分布不均衡,任务维度以教育质量提升为重点,建设维度以各类学习支持为导向,保障维度以制度引领为关键。对此,政府应加大政策和制度保障力度,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立齐抓共管队伍体系,统筹推进新时代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建设;优化个性化教育培训方式,健全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工作要点》 学习型城市 注意力配置 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融通互构研究——基于全人教育理论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星月 李朝有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4,共7页
高等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数智技术支持下,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融合发展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全人教育理论,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 高等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数智技术支持下,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融合发展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全人教育理论,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融通互构的“五育并举1234渐进式育人新模式”,通过教育目标“再审视”、课程体系“再扩展”、教育资源“再建设”、教育管理“再提升”打造高等继续教育育人新形态:以“数智技术+学校”,营造高沉浸式学习环境(HILE);以“学习者画像+教学”,实现资源精准推送;以“人工智能+教师”,实现人机协同教学;以“区块链+管理”,提升人才培养的治理效能。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等继续教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学习型社会 高等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全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学习型社会的老年教育变革:历史溯源、本土扎根和未来转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颖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共8页
作为终身教育实践大国,我国的老年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学习型社会进行深入变革,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的现代化价值。从历史溯源看,老年教育思想萌芽于古代社会中老而弥坚... 作为终身教育实践大国,我国的老年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学习型社会进行深入变革,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的现代化价值。从历史溯源看,老年教育思想萌芽于古代社会中老而弥坚的终身学习理念,实践开启于现代社会中积极老龄化的效用价值;从扎根本土看,老年教育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主要来自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动、普惠各地的全面铺展以及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生命完善;从未来转向看,老年教育需要深度嵌入学习型社会建设实践中,努力实现价值观的理念迭代、终身化的系统融入、进阶化的认证转换以及空间化的数字根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老年教育 历史溯源 本土扎根 未来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逻辑架构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志章 吴南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12,共10页
学习型社会建构是社会焕发生命力的关键,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学习型社会建构需要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通过数字化重构学习型社会建构的底层逻辑和实施路径。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蕴含了学习型社会本体的数字化重塑、社会空... 学习型社会建构是社会焕发生命力的关键,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学习型社会建构需要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通过数字化重构学习型社会建构的底层逻辑和实施路径。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蕴含了学习型社会本体的数字化重塑、社会空间的数字化开放和社会时间的数字化重构等实践逻辑,其行动结构是系统、组织、资源支配下的运行整体,包含了政府、教育体系、技术体系和社会组织等主体性要素,数字化嵌入的自然、社会、生物和心理等环境性要素,教育供给制度相关的组织、权力和资源等制度性要素,以及超越当前社会形态建设的人才培养理念性要素。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并不会自动发生,需要重构技术维系的“个体—社会”互动关系为依托的关系本体,强化“个体—组织”契约为依托的实质载体,推进“个体—个体”行动网络的组织系统建构。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路径指向全社会参与的行动者网络体系建构,可以通过学校体系嵌入数字化发展的“文化基因”,通过数字化平台夯实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通过适配个体学习进程形成契合学习者学习逻辑的学习进路,以及通过个体与社会的多重互动关系生成整体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教育数字化 数字化生成 逻辑架构 行动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障碍跨越、机制设计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爱芹 刘磊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7-84,共8页
学习型社会作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我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其建设进程中仍需要跨越从少数人到大多数人的认知障碍,从时空距离到触手可及的时空障碍,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 学习型社会作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我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其建设进程中仍需要跨越从少数人到大多数人的认知障碍,从时空距离到触手可及的时空障碍,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程度障碍。通过以数字化统合思维设计牵引机制,以系统性结构思维设计支撑机制和以考核性评价思维设计约束机制等加速跨越障碍。构建稳定制度“保障墙”,明确主体责任意识;建设学习资源“共享库”,提供集成学习场域;打造学分银行“交换机”,营造持续学习文化;建立评价考核“助推器”,推进机制高效运行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学习型社会 障碍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笔谈)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进 乐传永 +1 位作者 沈光辉 张伟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15,共13页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深刻指明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深刻指明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教育改革视域,面向全民、面向社会,全面加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让职业教育改革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为此,本刊特聚焦学习型社会建设,邀约专家学者从理论基础、调整应对、改革建议等不同侧面,提供见解和建议,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习型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动力结构、实践尺度与支持条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飞霞 肖永莲 王旭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20,30,共9页
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是指在学习型社会建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和要素深度嵌入,成为塑造社会学习生态的基本方式。依托数字化推进学习型社会建构蕴含了以数字化支撑学习终身化、依托数字化开展制度设计、塑造数字化学习文化和全方位推... 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是指在学习型社会建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和要素深度嵌入,成为塑造社会学习生态的基本方式。依托数字化推进学习型社会建构蕴含了以数字化支撑学习终身化、依托数字化开展制度设计、塑造数字化学习文化和全方位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等隐喻。学习型社会数字化生成的动力源包括行动主体的自发发展力、社会组织的自为型动力、技术变革的直接驱动力和制度驱动的外部推动力,需要以开放生态激活行动主体动力、以组织发展激发组织自为动力、以技术浸润培育直接作用力、以战略决策激活外部制度推动力。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遵循特定的实践尺度,表现为开放与统整建设思想的实践理念、指向缺位和发展现实问题的实践起点、拓展与互嵌体系重构的实践旨向、行动与结构秩序重置的实践过程。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需要通过制度、资源、认知和环境支持来整体建构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数字化生成 动力结构 实践尺度 支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式构建
20
作者 辛蕾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5-131,共7页
作为“中国之治”民生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构建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职业本科教育评价模式可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为精准的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式具有凸显职教类型、明确本科定位、打造核心特色的... 作为“中国之治”民生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构建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职业本科教育评价模式可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为精准的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式具有凸显职教类型、明确本科定位、打造核心特色的内涵意蕴,可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立体化、评价方法客观化层面对其进行多维解码。基于此,提出强化评价主体“专业—职业”自洽度,突出主体联动性;提升评价内容“供给—需求”衔接度,提高内容全面性;优化评价方法“过程—结果”契合度,凸显方法科学性;重塑评价观念“创新—发展”贴合度,彰显观念先进性评价模式构建路径,以此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建设 职业本科教育 高质量发展 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