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业负担治理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贤文 周险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顽疾,其有效治理成了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回顾近十年的研究发现,学业负担的治理遵循着G2S(Government-School-Society)协同模式:即政府规范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支持参与。然而,...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顽疾,其有效治理成了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回顾近十年的研究发现,学业负担的治理遵循着G2S(Government-School-Society)协同模式:即政府规范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支持参与。然而,由于学业负担理解偏差与减负实践不力的存在,减负顽疾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未来的学业负担治理需确立学业负担的全向性理解,构建彰显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S(Student)-G2S(Government-School-Society)协同模式,以有效的减负手段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减负提质 学业负担治理 协同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评促治:学业负担生成的教学评价机理及其治理之道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铭凯 程姣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教学评价与学业负担之间具有深层内在关联:评价理念通过外塑教育环境影响学业负担的产生,评价行为通过改变教学效能与学习效能调节学业负担的生成,评价结果通过调控反馈的有效性定位学业负担的水平。这意味着,推进学业负担的有效治理需... 教学评价与学业负担之间具有深层内在关联:评价理念通过外塑教育环境影响学业负担的产生,评价行为通过改变教学效能与学习效能调节学业负担的生成,评价结果通过调控反馈的有效性定位学业负担的水平。这意味着,推进学业负担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好教学评价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教学评价的异化甚至扭曲不仅没能发挥对学业负担治理的积极作用,反而助推学业负担的逆向发展。细究起来,主要是主知导向的评价理念消解个体主体性、僵化的评价行为忽略个体能动性和同质化的评价结果忽视个体差异性所致。鉴于此,激活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之于学业负担治理的功效,关键是要探索并开启教学评价的深度变革。具体而言,可在智慧取向的评价理念转向、“对话—理解”的评价范式转型和差异化的评价反馈深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最终释放教学评价的学业负担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改革 学业负担治理 评价理念 评价行为 评价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