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硬膜下血肿的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宣 张敏敏 +5 位作者 陈蕾 张萍 姜一 袁绘 邓本强 吴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265,共3页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很少见,因皮质静脉解剖变异大、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缺少影像学金标准,故常被延误诊断或漏诊,而伴硬膜下血肿的脑静脉血栓形成更为罕见。由于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选择尤为复杂。作者总结1例合...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很少见,因皮质静脉解剖变异大、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缺少影像学金标准,故常被延误诊断或漏诊,而伴硬膜下血肿的脑静脉血栓形成更为罕见。由于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选择尤为复杂。作者总结1例合并硬膜下血肿的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产褥期患者病例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 血肿 硬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段建钢 宋宝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9-463,共5页
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严重,预后较差,现有治疗方案无法明显改善预后,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手段。炎症反应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抗炎症治疗可能是颇具前景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 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严重,预后较差,现有治疗方案无法明显改善预后,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手段。炎症反应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抗炎症治疗可能是颇具前景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一直存有争议,新近研究提示,糖皮质激素短期冲击治疗联合抗凝治疗可能是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其疗效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因此,梳理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成果、分析以炎症为靶点的抗炎症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潜力,可以为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行的、有效且安全的抗炎症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 危重病 皮质激素类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发作的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3
作者 刘萍 刘梅丽 +1 位作者 陆卉 冀俊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1-942,共2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而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CVT)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由于目前对ICVT的研究极少,故常被忽视。我们所介绍的患者,临床上以短暂性发作...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而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CVT)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由于目前对ICVT的研究极少,故常被忽视。我们所介绍的患者,临床上以短暂性发作症状为主要表现,国内外鲜见相关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短暂性发作 皮质 孤立 脑卒中患者 脑血管病 主要表现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典型CT“绳索征”为主要影像表现的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告
4
作者 罗瑞琦 张燕平 +2 位作者 严美茹 王思媛 刘向哲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58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 d、抽搐15 h”于2020年12月30日入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1 d前出现左上肢麻木、抬举无力,下肢可行走,15 h前出现四肢抽搐,持续3~5 min缓解,无头痛、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 d、抽搐15 h”于2020年12月30日入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1 d前出现左上肢麻木、抬举无力,下肢可行走,15 h前出现四肢抽搐,持续3~5 min缓解,无头痛、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服用降压药,无深静脉血栓及出血、凝血病史,无自身免疫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卧位右侧血压为126/95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高级皮质功能粗测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面部针刺觉对称,双侧角膜反射正常引出,双侧咀嚼对称有力;双侧额纹、面纹对称,闭目及示齿有力;双耳粗测听力可,韦伯试验骨导听力居中,林纳试验双侧气导>骨导;双侧软腭上抬有力,双侧咽反射存在;双侧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未见舌肌纤颤;四肢肌容积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索征 计算机断层扫描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孤立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龚洁芹 沈慧 李继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以孤立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住院的6例表现为孤立性头痛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D... 目的探讨以孤立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住院的6例表现为孤立性头痛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D-二聚体水平、头颅CT及头颅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CE-MRV)。结果 6例患者均为青年,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以急性起病的头痛为单一临床表现,头痛程度均为中重度,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部位以额颞部和枕部居多,性质多为胀痛或搏动性疼痛。6例患者中4例D-二聚体水平升高,2例正常。5例患者起病时头颅CT平扫可见横窦密度增高,入院后所有患者经头颅MRI+CEMRV检查证实为CVST,受累静脉窦多为横窦、乙状窦。经抗凝治疗后6例患者头痛均缓解,预后良好。结论以孤立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CVST患者极为少见,因此,对初发的进行性加重的孤立性头痛患者需在临床上引起重视,即使D-二聚体检测正常,仍需尽早行头颅MRI+CE-MRV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此类患者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头痛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勇安 石巍巍 杨丕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点。方法收集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例,均行常规头部CT和MRI检查;7例同时行脑MR静脉造影;6例行静脉期脑DSA。2例行经导管静脉窦溶栓术;2例行探查及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点。方法收集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例,均行常规头部CT和MRI检查;7例同时行脑MR静脉造影;6例行静脉期脑DSA。2例行经导管静脉窦溶栓术;2例行探查及血肿清除术。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表现对照,总结其具有诊断意义的征象。结果9例均为大脑上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单侧6例,双侧3例;2例为单纯大脑上静脉血栓形成,7例合并上矢状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8例并发皮质脑实质病变,其中3例为静脉脑梗死,5例为出血性静脉脑梗死。2例CT见高密度束带征,5例MRI静脉内血栓呈高亮信号。7例MR静脉造影可见病变区域皮质引流静脉稀少或缺如,以及向深静脉或其他皮质浅静脉的侧支引流。6例DSA均见病变区域皮质浅静脉充盈延迟,引流静脉稀少、缺如,以及向深静脉或经皮质浅静脉侧支的引流,2例可见病变浅静脉引流入上矢状窦前“截断”征象。结论CT、MRI及DSA是诊断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其典型改变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静脉血栓形成 大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额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脑叶出血一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福 林欣 焦德让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左额皮质静脉血栓形成 继发脑叶出血 影像学检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孤立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祝杰(综述) 龙波 刘海霞(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7-200,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是导致癌症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在VTE中占比多、危害大,可分为近端DVT形成(proximal deep vein thrombosi...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是导致癌症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在VTE中占比多、危害大,可分为近端DVT形成(proximal deep vein thrombosis,PDVT)及孤立性下肢远端DVT形成(isolated distal deep vein thrombosis,IDDVT)。PDVT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已有较多研究,然而对约占下肢DVT 50%的IDDVT却鲜有研究,临床工作中对癌症相关性IDDVT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策略也欠规范,因此本文对癌症相关性孤立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下肢远端深静脉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 恶性肿瘤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结合抗Ⅹa因子活性监测诊治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一例
9
作者 谷亚钦 马红蕊 +2 位作者 胡舒缘 吉训明 段建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5-408,共4页
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ICoVT)的诊断一直充满挑战,根据患者体质量给予低分子肝素的常规抗凝治疗并不能使全部患者获得满意疗效。该文报道1例经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诊断为重症ICoVT,并通过监测抗Ⅹa因子活性调整抗凝药物剂量进行治疗的患者... 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ICoVT)的诊断一直充满挑战,根据患者体质量给予低分子肝素的常规抗凝治疗并不能使全部患者获得满意疗效。该文报道1例经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诊断为重症ICoVT,并通过监测抗Ⅹa因子活性调整抗凝药物剂量进行治疗的患者,以期为ICoVT的诊断及精准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静脉血栓形成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 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 抗Ⅹa因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在急性/亚急性重症颅内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舒缘 张开元 +4 位作者 谷亚钦 李京凯 周陈 吉训明 段建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 本研究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在急性/亚急性重症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10例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的急性/亚急性重症CVT患者,对治疗前后及出院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 本研究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在急性/亚急性重症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10例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的急性/亚急性重症CVT患者,对治疗前后及出院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压增高情况和血清、脑脊液炎症指标及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2周,与入院时基线值相比,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P<0.05),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P<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P<0.01)和脑脊液IL-6浓度(P<0.01)均明显下降;与入院时基线值相比,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ore,NIHSS)(P<0.01)和颅内压(P<0.01)均明显下降;出院3个月时mRS、NIHSS进一步下降(P<0.01)。在住院及随访期间,10例患者均未出现静脉血栓复发、自发性骨折或骨坏死等激素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对急性/亚急性重症CVT患者可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亚急性期 皮质激素 抗凝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远端深静脉血栓的抗凝疗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玉林 单位 杨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孤立性深静脉血栓患者87例,根据抗凝时长不同分为3组,回顾性分析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栓复发率。结果显示,3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栓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抗凝不足3个月者与抗凝满...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孤立性深静脉血栓患者87例,根据抗凝时长不同分为3组,回顾性分析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栓复发率。结果显示,3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栓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抗凝不足3个月者与抗凝满3个月者疗效相似,提示部分无法坚持3个月持续抗凝的或医从性较差的患者,可至少保证2个月的持续抗凝,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孤立性远端深静脉血栓 抗凝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