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伴反复腹股沟疝1例
1
作者 王振芳 李斌 +1 位作者 侯英勇 徐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24,共2页
患者男性,43岁,体检发现直肠肿物2年余。2019年1月当地医院肠镜示:距肛门口齿状线上方至直肠4 cm内见片状充血糜烂,血管纹理不清晰。活检病理诊断:肠黏膜腺体局灶紊乱,细胞轻度非典型,间质纤维化,散在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少许嗜酸细胞浸... 患者男性,43岁,体检发现直肠肿物2年余。2019年1月当地医院肠镜示:距肛门口齿状线上方至直肠4 cm内见片状充血糜烂,血管纹理不清晰。活检病理诊断:肠黏膜腺体局灶紊乱,细胞轻度非典型,间质纤维化,散在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少许嗜酸细胞浸润;临床医师建议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直肠溃疡综合征 腹股沟疝 黏膜脱垂 COLGALT2基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和MR排粪造影的影像学表现
2
作者 李桂婷 胡美玉 +2 位作者 曾志明 谢佩怡 邸小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56,共7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XRD)和MR排粪造影(MRD)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19例经临床、病理和肠镜检查证实的SRUS患者纳入本研究,15例行XRD,7例行MRD,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XRD和MRD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数据并进行盆底功能测量。结果 在XRD结果中,3例(20%)表现直肠内套叠,8例(53.3%)直肠外脱垂,2例(13.3%)中度直肠前突。另外耻骨直肠肌肥厚患者有2例,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患者各有1例。在MRD结果中,3例(42.9%)表现直肠黏膜脱垂(部分性脱垂),4例(57.1%)直肠前突患者中,3例(均为女性)为中度直肠前突,1例为轻度直肠前突。3例患者同时观察到相关的前、中腔室器官下降,2例耻骨直肠肌肥厚,没有患者表现乙状结肠疝。结论 排粪造影可以评估SRUS患者的直肠外脱垂、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等盆底结构及功能异常,对SRUS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直肠溃疡综合征 X线排粪造影 MR排粪造影 结构异常 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28例报道
3
作者 徐青 高飞 +5 位作者 远丽 陶连元 刘文国 王征美 周红俊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2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SRUS)的病因与诊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8月1日~2011年8月30日收治的260例SCI患者使用肛门指检和肛门直肠镜检查进行肛肠疾病调查,发现溃疡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为SRUS...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SRUS)的病因与诊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8月1日~2011年8月30日收治的260例SCI患者使用肛门指检和肛门直肠镜检查进行肛肠疾病调查,发现溃疡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为SRUS患者使用国际SCI肠功能基础及扩展数据集部分指标进行排便状况调查,并进行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定期复查肛门直肠镜评价疗效。结果和结论排便障碍、便秘、肛门直肠脱垂、开塞露不当使用是导致SCI患者SRUS的重要病因,非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排便管理可以有效治疗SCI患者S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孤立直肠溃疡综合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燕 王进海 +3 位作者 徐艳丽 刘娟 李新红 刘素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目的检测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SERT)在不同分期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IBS)样症状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11年至2015年31名UC患者,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47.2±5.3)岁;活... 目的检测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SERT)在不同分期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IBS)样症状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11年至2015年31名UC患者,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47.2±5.3)岁;活动期患者11名,缓解期患者20名。收集病史资料及常规结肠镜检查检测患者UC分期,NBI成像进行黏膜分型(常规/非常规血管型),HE染色评估黏膜Matts组织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SERT、色氨酸羟化酶-1(TPH-1)及炎性因子的表达,高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炎症及成血管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SERT表达与IBS症状、炎症因子及成血管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8周龄C57B/6J雄性小鼠共4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利用右旋葡聚糖苷钠(DSS)构建结肠炎模型,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SERT和炎症基因在小鼠结肠黏膜的表达。结果缓解期患者黏膜SERT基因相对浓度和组织学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活动期黏膜(P<0.001)。SERT基因表达水平与IBS样症状呈负相关性(P<0.001)。活动期黏膜IL-8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黏膜(P<0.001)。Matts组织分级结果、IL-8 mRNA相对浓度与SERT mRNA的相对浓度呈负相关(r=-0.38,P<0.001;r=-0.59,P=0.002)。TPH-1 mRNA的表达与黏膜IL-8 mRNA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28,P=0.100)。常规血管型黏膜SERT mRNA表达高于非常规血管型,组织学分级及TPH-1mRNA表达低于非常规血管型。IL-1、IL-8、CXCL3、CXCL5、CXCL1在非血管型黏膜组织中显著增高。小鼠结肠炎模型组SERT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SERT在UC患者活动期黏膜中表达下调,在非常规血管型缓解期黏膜中表达下调;SERT下调参与溃疡性患者IBS样症状形成的病理过程,该过程与炎症以及成血管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 溃疡结肠炎 结肠黏膜 炎症 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汪稳庚 江燕 +4 位作者 何银环 程平 窦红漫 胡乃中 蔡永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FOXP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感染性肠炎及孤立性直肠黏膜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4例UC、24例感染性肠炎和14例SRUS。采用... 目的探讨FOXP3表达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感染性肠炎及孤立性直肠黏膜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4例UC、24例感染性肠炎和14例SRUS。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FOXP3在UC、感染性肠炎和SRUS淋巴细胞中的表达,计数10个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 field,HPF)下阳性淋巴细胞数目,取平均值;评估三组病变中4项病理组织学特征:黏膜腺体结构改变、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和隐窝炎、隐窝脓肿。结果UC组中FOXP3阳性淋巴细胞数(52.60个/HPF)明显高于感染性肠炎组(11.30个/HPF)和SRUS组(9.30个/H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特征:与感染性肠炎组相比,UC组具有明显的黏膜腺体结构改变(UC组:61/64;感染性肠炎组:5/24)和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UC组:55/64;感染性肠炎组:5/24),而在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UC组:64/64;感染性肠炎组:24/24)和隐窝炎、隐窝脓肿(UC组:36/64;感染性肠炎组:14/2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RUS组相比,UC组具有明显的固有层慢性炎细胞增多(UC组:64/64;SRUS组:1/14)、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UC组:55/64;SRUS组:1/14)和隐窝炎、隐窝脓肿(UC组:36/64;SRUS组:1/14),而在黏膜腺体结构改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组:61/64;SRUS组:14/14)。FOXP3阳性细胞数>23个/HPF(Cut-off值)时,联合组织学特征高度支持UC的诊断。结论联合FOXP3表达和组织学特点有助于UC的诊断及与感染性肠炎和SRUS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感染肠炎 孤立性直肠黏膜溃疡综合征 FOXP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