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孤立性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章礼勇
施雪英
曹莉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8-383,404,共7页
-
基金
安庆市2018年第二批自筹经费科技计划项目(2018Z2009)。
-
文摘
目的分析孤立性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国家脑卒中高级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孤立性丘脑梗死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发病3个月后予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校正教育程度因素后,MoCA<26分为认知障碍,纳入认知障碍组(32例),MoCA≥26分为非认知障碍,纳入非认知障碍组(92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文化教育程度(文盲、小学、中学、大学)及既往史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心脏病、卒中病史,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分析影响孤立性丘脑梗死发病3个月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绘制森林图,以诺莫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因素对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在年龄[(66±11)岁比(62±11)岁]、高Hcy血症[34.4%(11/32)比9.8%(9/92)]、发病时间[10.0(5.5,24.0)h比24.0(7.0,72.0)h]、入院NIHSS评分[3(1,4)分比1(1,2)分]、丘脑梗死部位[前部、外侧部、内侧部、后部分别为:9.4%(3/32)、53.1%(17/32)、25.0%(8/32)、12.5%(4/32)比4.3%(4/92)、71.7%(66/92)、10.4%(6/92)、14.8%(16/92)]、后循环大血管狭窄程度[无或轻度、中度、重度或闭塞分别为:56.3%(18/32)、9.4%(3/32)、34.4%(11/32)比80.4%(74/92)、12.0%(11/92)、7.6%(7/92)]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Hcy血症(OR=4.175,95%CI:1.189~14.655,P=0.026)、后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OR=6.084,95%CI:1.463~25.308,P=0.013)、丘脑内侧部梗死(OR=4.789,95%CI:1.109~20.676,P=0.036)是孤立性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预测孤立性丘脑梗死后发生认知障碍的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78.3%,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0.676~0.878,P<0.01)。结论高Hcy血症、丘脑梗死部位差异、后循环大血管狭窄程度等是孤立性丘脑梗死发病3个月后认知障碍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
关键词
孤立性丘脑梗死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Keywords
Isolated thalamic infarction
Cognitive impairment
Risk factors
-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