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壳缝硅藻中国2新记录种——肿胀类辐节藻和英格兰盘状藻具孤点变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祝祥 刘冰 +2 位作者 全思瑾 龙继艳 莫雯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84-1791,共8页
该研究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的2种双壳缝硅藻中国新记录种——肿胀类辐节藻和英格兰盘状藻具孤点变种的标本进行了详细形态学研究。观察发现:(1)肿胀类辐节藻具有4个鉴定特征:①壳瓣轮廓在大的标本中... 该研究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的2种双壳缝硅藻中国新记录种——肿胀类辐节藻和英格兰盘状藻具孤点变种的标本进行了详细形态学研究。观察发现:(1)肿胀类辐节藻具有4个鉴定特征:①壳瓣轮廓在大的标本中呈披针形,在小的标本中呈椭圆披针形;②线纹在壳面中部呈辐射状排列,彼此间隔相对较宽;③假隔片在壳面两端都存在;④孔纹在内壳面被具微孔的膜完全覆盖。(2)英格兰盘状藻具孤点变种也具有4个鉴定特征:①壳瓣线性椭圆形或椭圆形;②线纹除了在壳面两端呈平行排列外,在壳面大部区域呈辐射状排列,中部线纹密度10~14条/10μm;③在壳面中央有一个孤点;④孔纹内部开口被由4个支柱支撑的孔板所覆盖,孔纹密度35~40个/10μm。该研究的详细描述和清晰的插图为肿胀类辐节藻和英格兰盘状藻具孤点变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底栖硅藻 肿胀类辐节藻 英格兰盘状藻具孤点变种 假隔片 孤点 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点云孤岛数据高精度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晓锐 章智涵 +1 位作者 张弛 李红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6-121,共6页
针对车载激光雷达线性测量数据中由于遮挡造成的远离主体点云且成簇状分布的孤岛数据滤除困难问题,提出一种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点云滤波方法。通过对点云数据帧中相邻数据点构造高差序列,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求解高差序列的幅频... 针对车载激光雷达线性测量数据中由于遮挡造成的远离主体点云且成簇状分布的孤岛数据滤除困难问题,提出一种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点云滤波方法。通过对点云数据帧中相邻数据点构造高差序列,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求解高差序列的幅频响应。经过频域信号的低通滤波与反傅里叶变换,还原出孤岛数据被极大修正的比较信号。通过比较信号对点云数据帧中数据点进行阈值判断,从而滤除孤岛区域点信息。通过实验验证算法性能,结果表明,该滤波方法实现了孤岛数据的全部滤除,同时,一类误差与三类误差均低于1%,滤波对主体点云特征影响较小。满足中大型测量场中对点云滤波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滤波 岛数据 数字信号处理 离散傅里叶变换 孤点查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解释力·密集的信息——读《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大为 《汉语学习》 1987年第2期30-32,共3页
学术界近年来讨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伍铁平同志的文章是影响较大的了。观点的新颖锐利、材料的丰富扎实,固然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文章致力于突破一种固化模式、一种承袭相因的思维定势,其意义远远超过了问题的本... 学术界近年来讨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伍铁平同志的文章是影响较大的了。观点的新颖锐利、材料的丰富扎实,固然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文章致力于突破一种固化模式、一种承袭相因的思维定势,其意义远远超过了问题的本身。一个想步入这个研究领域的初学者,伍铁平同志的文章恐怕是不可不读的。《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的出版,不仅向我们较为集中地展示了作者在这个领域的努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让我们在讨论已趋低潮的情况下展望一下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与思维 解释力 伍铁平 关系研究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火地人 余关系 孤点 固化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中国新记录种——帕瓦拉桥弯藻
4
作者 龙继艳 刘冰 +2 位作者 周阳艳 徐三妹 陈锦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91-1796,共6页
在对湖南省硅藻多样性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中一采自湘江的桥弯藻种类具有以下鉴定特征:(1)细胞小,长度小于29μm;(2)壳面略微呈背腹之分;(3)远缝端末梢向壳面背侧弯曲;(4)顶孔区很小,由1~3横列形态不同的两种类型孔纹组成,一种孔纹与壳面... 在对湖南省硅藻多样性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中一采自湘江的桥弯藻种类具有以下鉴定特征:(1)细胞小,长度小于29μm;(2)壳面略微呈背腹之分;(3)远缝端末梢向壳面背侧弯曲;(4)顶孔区很小,由1~3横列形态不同的两种类型孔纹组成,一种孔纹与壳面上的孔纹相似,呈狭缝隙状,另一种为圆形小孔,其内部开口上方有袋盖状硅质突出物覆盖;(5)壳面背侧中部处线纹密度每10μm为10~12条、腹侧中部处每10μm为11~13条,孔纹密度每10μm为30~40个;(6)在靠近壳面腹侧中央区具有1~2个孤点。经与帕瓦拉桥弯藻(Cymbella pavanaensis A.Vigneshwaran et al.)模式种群相比较,该文确定上述桥弯藻即为帕瓦拉桥弯藻。该文提供了对帕瓦拉桥弯藻超微结构的更多清晰认识,扩大了其地理分布区域,且是该种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弯藻属 顶孔区 孤点 超微结构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中国新记录种——沃氏具脊桥弯藻
5
作者 郑妍 刘冰 +2 位作者 易曼琪 杨彬 徐子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5-1980,共6页
研究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一源头水溪流的硅藻标本进行观察,鉴定出中国新记录种——沃氏具脊桥弯藻(Oricymba voronkinae Glushchenko,Kulikovskiy&Kociolek)。研究结果显示该具脊桥弯藻具有以下鉴... 研究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一源头水溪流的硅藻标本进行观察,鉴定出中国新记录种——沃氏具脊桥弯藻(Oricymba voronkinae Glushchenko,Kulikovskiy&Kociolek)。研究结果显示该具脊桥弯藻具有以下鉴别特征,(1)壳面呈披针形,末端钝圆;(2)壳面平坦,壳面和壳套区别明显,被1条边缘脊分开;(3)边缘脊两侧具凹槽;(4)近缝端向壳面腹侧偏转,远缝端几乎呈直角向壳面背侧弯曲,且在远缝末梢的背侧处有1个缺刻;(5)壳面中央孤点外侧开口为1个简单圆形,内壳面开口为被向内生长物所遮挡的2个裂缝;(6)壳面孔纹呈裂缝状,仅近中轴区的孔纹呈半圆至弧形,孔纹的开口被齿状突出物部分遮挡;(7)顶孔区内侧开口被波浪形的贯壳列硅质条所覆盖,但未完全封闭内侧开口;(8)壳面中部的线纹密度为8~11条/(10μm),孔纹密度25~30个/(10μm)。文章提供了沃氏具脊桥弯藻孔纹密度和原始描述中未揭示的顶孔区内壳面的详细超微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脊桥弯藻属 硅藻新记录 孤点 边缘脊 顶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