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签约与垄断:孤岛时期京伶赴沪演出情况考察——以梅兰芳、程砚秋两家为例
1
作者 张婷婷 黄承悦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27-35,共9页
孤岛时期的上海演剧市场,在特殊的政治与商业环境下,竞争日益白热化。争抢名角与垄断名角,成为获利最大化的形式。作为四大名旦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位京伶,梅兰芳与程砚秋都在孤岛时期受邀赴沪演出,梅兰芳成为上海剧场争抢订约的名角,程砚... 孤岛时期的上海演剧市场,在特殊的政治与商业环境下,竞争日益白热化。争抢名角与垄断名角,成为获利最大化的形式。作为四大名旦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位京伶,梅兰芳与程砚秋都在孤岛时期受邀赴沪演出,梅兰芳成为上海剧场争抢订约的名角,程砚秋与秋声社被黄金大戏院“垄断”。两种竞争模式都为戏院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梅兰芳与程砚秋在上海演出的商业模式与票房收入为考察视角,可窥见孤岛时期京伶赴沪演出的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程砚秋 上海孤岛时期 京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幕外的“摩登女郎”与银幕内的“东方女性”——论孤岛时期陈云裳的形象构建与气质表达
2
作者 赵燕 陈犀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71-74,共4页
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上海陷入“半沦陷”状态,由此直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通常被称作上海的“孤岛”时期.该时期,江南沦陷地区的中小城市有钱人将“孤岛上海”视为“世外桃源”,“纷纷携家带眷逃来做寓公”[1]... 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上海陷入“半沦陷”状态,由此直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通常被称作上海的“孤岛”时期.该时期,江南沦陷地区的中小城市有钱人将“孤岛上海”视为“世外桃源”,“纷纷携家带眷逃来做寓公”[1],电影院自然成为他们娱乐消遣、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因此异常繁荣的电影业竟凭借“三多”一影业公司多、影片产量多、观影人次多,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孤岛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时期 形象构建 东方女性 银幕 气质 陈云 女郎 孤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八年一音专——记孤岛时期的私立上海音专
3
作者 朱建 《音乐爱好者》 1995年第6期22-23,共2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由于各国租界之故,没有全部陷入日军之手,孤零零地昂立在当时广大的沦陷区中,犹如一个孤岛。照例在这兵慌马乱的年代里,人心惶惶,一切事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必现一种苟延残喘、难以维持之势。但谁能想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由于各国租界之故,没有全部陷入日军之手,孤零零地昂立在当时广大的沦陷区中,犹如一个孤岛。照例在这兵慌马乱的年代里,人心惶惶,一切事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必现一种苟延残喘、难以维持之势。但谁能想到,在这满目疮痍的孤岛之中,文艺事业不仅没有受到多大的阻隔,相反,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话剧、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 孤岛时期 音乐学校 音乐会 丁善德 上海 专科学校 40年 周文中 声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孤岛”时期翻译文学特点及原因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邹素 《外文研究》 2016年第1期88-93,107,共6页
"孤岛"时期的上海因特殊的地理及政治环境而成为抗战时期翻译文学出版中心,其文学译介活跃,成绩斐然。以往对此时期的研究多着眼于某个译者、学派或翻译机构的译介,多属于个案研究。本文具体统计了此时期的译者、翻译出版机... "孤岛"时期的上海因特殊的地理及政治环境而成为抗战时期翻译文学出版中心,其文学译介活跃,成绩斐然。以往对此时期的研究多着眼于某个译者、学派或翻译机构的译介,多属于个案研究。本文具体统计了此时期的译者、翻译出版机构、国别来源、文体种类,并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来探讨此时期翻译文学特点及其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时期 上海 翻译文学特点 原因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时期古装片中的女性银幕形象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孤岛"时期(1937—1941)古装片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视作为处于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夹缝中的"孤岛"影人隐晦而曲折的表达爱国意识的一次文本实践,对于被殖民者"阉割"的殖民地知识分子而言,她们是作为一种狂想... "孤岛"时期(1937—1941)古装片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视作为处于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夹缝中的"孤岛"影人隐晦而曲折的表达爱国意识的一次文本实践,对于被殖民者"阉割"的殖民地知识分子而言,她们是作为一种狂想式的"女救世主"而存在的。本文对"孤岛"时期(1937—1941)几部古装片中的女性银幕形象进行了重新解读,通过一系列的文本分析,旨在探讨片中女性角色背后所潜隐的意识形态究竟是如何通过影像策略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时期 古装片 女性 银幕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屈的民族影像——“孤岛”时期上海电影与影人的抗争刍议
6
作者 张代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60,共3页
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那就是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历史,因其特殊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历史背景而使得这一时期的上海电影有着极为特殊的表达。在日伪文化政权的统治下,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处于一种多重话语显隐交锋的边... 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那就是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历史,因其特殊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历史背景而使得这一时期的上海电影有着极为特殊的表达。在日伪文化政权的统治下,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处于一种多重话语显隐交锋的边缘化状态,意识形态的掣肘与民族情绪的压抑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廓清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情状,厘清上海电影的历史脉络,对于还原这段历史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史 民族情绪 孤岛时期 上海 历史时代 抗争 影像 沦陷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青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9,共6页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战时期,上海先是成为孤岛,后又完全沦陷。这一时期上海的戏剧运动还是比较活跃的,然而对它的研究却很不够。陈青生同志的《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现予发表,也是对抗战胜利50周年的...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战时期,上海先是成为孤岛,后又完全沦陷。这一时期上海的戏剧运动还是比较活跃的,然而对它的研究却很不够。陈青生同志的《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现予发表,也是对抗战胜利50周年的一个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时期 历史剧创作 现代剧 周贻白 孤岛时期 上海作家 金丝雀 话剧创作 李健吾 世界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心大剧院》:镜像改编与类型重塑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燕 冉与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1-35,共5页
2021年9月,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顺利举办,作为评委会主席的巩俐成为焦点人物,不仅有其主演的多部经典影片特别展映,更适时推出了由她主演、娄烨导演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在银幕上演绎了一段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错综复杂的谍战风云故事... 2021年9月,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顺利举办,作为评委会主席的巩俐成为焦点人物,不仅有其主演的多部经典影片特别展映,更适时推出了由她主演、娄烨导演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在银幕上演绎了一段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错综复杂的谍战风云故事,颇具关注度与影响力。对于此前已拍摄《春风沉醉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多部现代戏的娄烨导演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委会主席 北京国际电影节 巩俐 娄烨 孤岛时期 上海租界 经典影片 焦点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正气歌》到《文天祥》 被引量:1
9
作者 邵迎建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6期58-67,116,共11页
本文以《正气歌》及话剧公演、电影制作、放映环境为主线,考察其背后的文化人、文化组织的状况,以厘清抗战期间上海影视演艺圈之一脉,填补中国影剧史的一段空白。通过追踪轰动一时的剧目《文天祥》公演轨迹的史实,厘清了孤岛时期与... 本文以《正气歌》及话剧公演、电影制作、放映环境为主线,考察其背后的文化人、文化组织的状况,以厘清抗战期间上海影视演艺圈之一脉,填补中国影剧史的一段空白。通过追踪轰动一时的剧目《文天祥》公演轨迹的史实,厘清了孤岛时期与沦陷时期戏剧之一脉,并证明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一脉相承的血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气歌》 《文天祥》 孤岛时期 沦陷时期 借古喻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版权阿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3,共8页
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问世是上海孤岛时期出版史和文化史上的大事件。关于全集的编校出版、人员分工、发行预约等诸多细节已有反复记述,许广平和复社在整个出版过程的诸多努力也都被反复褒扬,其文化意义毋庸赘言。但遗憾的是,现有... 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问世是上海孤岛时期出版史和文化史上的大事件。关于全集的编校出版、人员分工、发行预约等诸多细节已有反复记述,许广平和复社在整个出版过程的诸多努力也都被反复褒扬,其文化意义毋庸赘言。但遗憾的是,现有研究对《鲁迅全集》涉及的版权问题鲜有触及,原因可能是现有关于许广平处理此问题的资料披露极少,涉及的出版商也多回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版权问题 孤岛时期 人员分工 出版过程 文化意义 出版史 许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卫和三“玩”惊险片
11
作者 董亚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2,共1页
一阵叮钤的电话声,扔过一句气喘嘘嘘的话给我:“我的‘仗’明天就打!”他是谁呢?他要打的是什么“仗”呢? 他就是曾执导了惊险片《秘密金库》和《绑票》
关键词 秘密金库 电影制片厂 电影语言 潇湘 凯旋在子夜 男主角 小说语言 陈凯歌 孤岛时期 北京电影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健灵:重返童年,珍重地对待儿童
12
作者 谷珵 《教育家》 2022年第3期32-35,共4页
包罗千般世态,摆渡童心纯粹。持久地为孩子们写作,殷健灵的一支笔建造出变幻的生活宇宙:情爱萌动的青春期少女,展露迈向成熟过程的幽微心灵;上海石库门的烟火气,流动在孤岛时期少年寻亲的坎坷命途中;以聋人舞蹈家邰丽华童年经历为蓝本,... 包罗千般世态,摆渡童心纯粹。持久地为孩子们写作,殷健灵的一支笔建造出变幻的生活宇宙:情爱萌动的青春期少女,展露迈向成熟过程的幽微心灵;上海石库门的烟火气,流动在孤岛时期少年寻亲的坎坷命途中;以聋人舞蹈家邰丽华童年经历为蓝本,娓娓道来特殊儿童的孤独与抗争……丰富的题材,是殷健灵说自己"不太习惯走阳关大道,更喜欢曲折和四处张望"的心性使然,而青睐尝鲜的深层原因,是她愿意向孩子提供宏阔的阅读背景:儿童文学并非局限于校园与当下,而是和任何文学一样,是宏阔的、丰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时期 青春期少女 童年经历 特殊儿童 殷健灵 儿童文学 一支笔 聋人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俗世浮华与天才灵异——张爱玲散文特色浅说
13
作者 黄艾榕 《写作》 2005年第8期18-21,共4页
张爱玲以小说成名,轰动于抗日战争“孤岛”时期的上海,并声名远播于汉文化圈。成名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信,以至于这样说道:“一个人出名到某一个程度。就有权利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恰恰是解读张爱玲散文的一把钥匙。犹如酒后... 张爱玲以小说成名,轰动于抗日战争“孤岛”时期的上海,并声名远播于汉文化圈。成名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信,以至于这样说道:“一个人出名到某一个程度。就有权利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恰恰是解读张爱玲散文的一把钥匙。犹如酒后吐真言,她在个中道出了自己的身世、襟怀、学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散文特色 灵异 天才 浮华 孤岛时期 抗日战争 汉文化圈 小说 身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百年中的永恒——忆我的老师吴琛
14
作者 孙虹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0,共2页
早在“孤岛”时期的上海,作为影剧导演和编剧的吴琛就已相当有名。他用手中的笔激励热血青年奔赴前线,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为此,他遭到日本特务的追捕。躲在乡间的吴琛隐姓埋名,用“魏予潜”的笔名继续创作,写出了《钗头凤》、《... 早在“孤岛”时期的上海,作为影剧导演和编剧的吴琛就已相当有名。他用手中的笔激励热血青年奔赴前线,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为此,他遭到日本特务的追捕。躲在乡间的吴琛隐姓埋名,用“魏予潜”的笔名继续创作,写出了《钗头凤》、《寒夜曲》等多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短暂 孤岛时期 《钗头凤》 民族解放 吴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