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滇西南南捧河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 |
李建伟
原日强
周幸
徐梦蔚
周训康
何程程
杜凡
石明
|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张志钧
李忠文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0
|
|
3
|
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C贮量分布 |
唐旭利
周国逸
温达志
张德强
闫俊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5
|
|
4
|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异分析 |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黄小波
张志钧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1
|
|
5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死木生物量及其特征 |
魏平
温达志
黄忠良
张倩媚
孔国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3
|
|
6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个体死亡动态 |
张池
黄忠良
史军辉
李林
魏识广
李炯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2
|
|
7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下层3种优势树种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
鲁显楷
莫江明
彭少麟
方运霆
李德军
林琼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8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研究 |
任海
彭少麟
张祝平
张文其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5
|
|
9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各层次优势种热值研究 |
旷远文
温达志
周国逸
刘世忠
张德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5
|
|
10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酸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刘菊秀
周国逸
褚国伟
张倩媚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6
|
|
11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层化学性质的研究 |
张德强
余清发
孔国辉
张佑倡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7
|
|
12
|
模拟酸雨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初期影响 |
梁国华
吴建平
熊鑫
吴小映
褚国伟
周国逸
曾任森
张德强
|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3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特征分析 |
闫俊华
周国逸
韦琴
|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
2000 |
41
|
|
14
|
3个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主要性状特征比较 |
易慧琳
郭颖涛
刘玲
刘晓丹
黄柳菁
刘世忠
张倩媚
刘楠
韩瑞宏
任海
|
《生态科学》
CSCD
|
2017 |
11
|
|
15
|
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菌根资源及其与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
郑克举
唐旭利
张静
韩天丰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6
|
东山岛海岸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各层次优势种的热值 |
朱美琴
叶功富
游水生
陈增鸿
白永会
尤龙辉
高伟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7
|
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比较 |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张志钧
刘庆云
李忠文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8
|
影响季风常绿阔叶林幼苗定居的主要因素 |
黄忠良
彭少麟
易俗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6
|
|
19
|
季风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的死亡动态格局 |
李林
伍婵翠
莫德清
魏识广
黄忠良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
2014 |
4
|
|
20
|
降水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水氘特征的影响 |
高德强
徐庆
张蓓蓓
陈婕
刘世荣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