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保温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闫宏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合理的防冻胀基床结构是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防冻胀的关键。本文通过开展哈大高速铁路正线与线外现场足尺试验,对局部保温措施与全断面保温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路肩和线间局部保温措施只能减小保温部位的冻结深度... 合理的防冻胀基床结构是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防冻胀的关键。本文通过开展哈大高速铁路正线与线外现场足尺试验,对局部保温措施与全断面保温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路肩和线间局部保温措施只能减小保温部位的冻结深度和冻胀,不能抑制轨道结构处的冻胀,不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防冻胀设计;全断面保温措施能够降低轨道结构处的冻结深度和冻胀,有较好的防冻胀效果,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可采用全断面保温基床结构进行防冻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季节性冻土地区 现场试验 基床保温结构 冻胀 冻结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冻胀量和融沉量试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卓 刘斯宏 +2 位作者 王柳江 张凯 孔维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41-2545,共5页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防冻融、冻胀效果,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和土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在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中分别研究了土工袋和土冻胀量、融沉量之间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经历4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封闭系统中...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防冻融、冻胀效果,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工袋和土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在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中分别研究了土工袋和土冻胀量、融沉量之间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经历4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封闭系统中土工袋冻胀量、融沉量分别小于土的冻胀量、融沉量;开放系统中土的冻胀量为土工袋冻胀量的1.9倍,土的融沉量为土工袋融沉量的2.2倍,开放系统中地下水对土工袋的补给量远小于土的补给量,试验验证了土工袋可以有效防止渠道及建筑物基础冻融、冻胀破坏,可为渠道防冻胀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工袋 冻胀量 融沉量 季节性冻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土质路堑边坡浅层含水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单炜 刘红军 +2 位作者 杨林 郭颖 孙玉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335-340,共6页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季节性气温变化、边坡深度、坡面植物种类和坡面朝向等因素对边坡土体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证明:边坡土体冻结过程中,水分向冻结区迁移;随着冻结深度增加,含水率的变化也会向深处发展;坡...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季节性气温变化、边坡深度、坡面植物种类和坡面朝向等因素对边坡土体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证明:边坡土体冻结过程中,水分向冻结区迁移;随着冻结深度增加,含水率的变化也会向深处发展;坡面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有更明显的吸水作用;边坡含水率和土体温度的变化影响土体的强度,边坡土体温度在0℃以上时,土体强度主要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当土体温度在0℃以下时,强度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三轴试验证明:边坡土体的黏聚力首先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含水率达到15%以后,边坡土体的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边坡土体的内摩擦角基本上是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季节性冻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冻融失稳的预警提供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地区 土质路堑边坡 含水率 冻土失稳 植物护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灌区末级渠系衬砌现状与破坏原因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立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宁夏灌区末级渠系面广量大,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衬砌往往破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渠道输水和安全运行。本文在对灌区末级渠系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衬砌破坏程度对渠道的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对破坏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 宁夏灌区末级渠系面广量大,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衬砌往往破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渠道输水和安全运行。本文在对灌区末级渠系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衬砌破坏程度对渠道的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对破坏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可作为灌区渠道设计的依据,也可为灌区节水工程改造和渠道衬砌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工程 季节性冻土地区 末级渠系 衬砌破坏 破坏形式 宁夏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环定扬水干渠冻胀原型试验观测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福升 陆立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7,共7页
针对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三道井干渠破坏严重问题,布设6个冻胀观测断面,通过气温、地温、冻深、冻胀量、基土含水率等主要指标观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提出渠道坡脚和渠底是冻胀变形最为严重的部位,应重点进行防护... 针对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三道井干渠破坏严重问题,布设6个冻胀观测断面,通过气温、地温、冻深、冻胀量、基土含水率等主要指标观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提出渠道坡脚和渠底是冻胀变形最为严重的部位,应重点进行防护;基土含水率是冻胀破坏的决定性因素,减轻渠道冻害关键在于降低基土含水率。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三道井干渠在更新改造时采用聚苯乙烯板的保温防冻胀措施,在冻胀破坏最为严重的坡脚部位采用20 cm厚现浇混凝土弧形坡脚+5 cm厚聚苯乙烯板,全断面采用0.3 mm厚复合土工膜防渗以减少渗漏引起的基土含水率升高等措施,并付诸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地区 混凝土渠道 冻胀试验 防冻胀措施 盐环定扬水干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