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1—2016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冯国艳
马明国
时伟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94-102,共9页
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脆弱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石漠化则是该区域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2001—2016年MOD13Q1 NDVI数据集和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季节合成植被指数(SINDVI)的趋势模拟、时空统计,探讨西南岩溶区植...
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脆弱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石漠化则是该区域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2001—2016年MOD13Q1 NDVI数据集和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季节合成植被指数(SINDVI)的趋势模拟、时空统计,探讨西南岩溶区植被时空变化趋势、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岩溶区近16年植被覆盖恢复良好,植被覆盖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广西、云南省和贵州省,2009—2016年较2001—2008年植被覆盖度普遍增大,增幅最大的是贵州省,其次是广西,最后是云南省。近16年西南岩溶区植被变化主要以改善为主,2009—2016年较2001—2008年植被改善趋势和改善面积都在增大,改善面积增加了12.39%,其中广西改善趋势和改善面积都最大。通过比较各种石漠化治理模式下植被变化情况,发现小流域治理模式和人工造林模式优于其他模式,经济林木模式下植被改善效果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季节合成植被指数
趋势分析
石漠化治理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1—2016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冯国艳
马明国
时伟宇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遥感大数据应用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94-10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106)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2108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41058)
文摘
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脆弱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石漠化则是该区域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2001—2016年MOD13Q1 NDVI数据集和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季节合成植被指数(SINDVI)的趋势模拟、时空统计,探讨西南岩溶区植被时空变化趋势、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岩溶区近16年植被覆盖恢复良好,植被覆盖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广西、云南省和贵州省,2009—2016年较2001—2008年植被覆盖度普遍增大,增幅最大的是贵州省,其次是广西,最后是云南省。近16年西南岩溶区植被变化主要以改善为主,2009—2016年较2001—2008年植被改善趋势和改善面积都在增大,改善面积增加了12.39%,其中广西改善趋势和改善面积都最大。通过比较各种石漠化治理模式下植被变化情况,发现小流域治理模式和人工造林模式优于其他模式,经济林木模式下植被改善效果最小。
关键词
遥感
季节合成植被指数
趋势分析
石漠化治理
喀斯特地区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SINDVI
trend analysis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Karst areas
分类号
S18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Q948.15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1—2016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冯国艳
马明国
时伟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