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季节性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
37
1
作者
赵康
宝音陶格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长季内放牧时间及放牧方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群落地上生物量为单峰曲线且与羊草及糙隐子草地上现...
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长季内放牧时间及放牧方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群落地上生物量为单峰曲线且与羊草及糙隐子草地上现存量显著相关;(2)以群落留茬高度6cm确定各个季节终牧时间,T3处理的草地利用率最高;除9月生长季末期之外,各个季节放牧周期内群落放牧间期的净积累量能够补偿放牧处理期羊群的采食量;(3)放牧间期,群落净增长速率高于对照处理,即放牧间期植物群落存在普遍的补偿性生长机制;(4)放牧处理降低草地群落地下根系的积累,尤其表现在降低0~30cm土壤层的根系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适应性
利用
季节
性
利用
草地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昭苏马场季节草地牧草经济类群营养成分初步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超
安沙舟
+2 位作者
周小丽
范天文
李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81-1687,共7页
【目的】测定昭苏马场春秋草场、夏草场、冬草场牧草不同经济类群营养成分,确定草群的营养价值,为合理配置草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利用方式下不同季节牧场牧草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无...
【目的】测定昭苏马场春秋草场、夏草场、冬草场牧草不同经济类群营养成分,确定草群的营养价值,为合理配置草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利用方式下不同季节牧场牧草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结果】春秋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在传统放牧方式下最高;粗脂肪平均含量以围栏内利用方式下牧草经济类群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粗灰分含量围栏外最高。夏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围栏内利用方式偏低;粗脂肪含量围栏外>围栏内;粗纤维含量围栏内>围栏外;牧草经济类群中粗纤维含量均低于25%;粗灰分含量围栏外>围栏内。冬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豆科草最高;粗脂肪含量以杂类草最高;其粗纤维含量均高于25%,并以杂类草含量最低;粗灰分含量鸭茅最高。【结论】围栏外利用方式下草地营养略好于围栏内利用方式下草地营养;春秋草地和夏草地各利用方式下牧草营养成分的平均含量之间均未表现差异显著(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营养成分
季节利用
昭苏马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卫星追踪定位技术的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生境利用和迁移规律
被引量:
7
3
作者
薛亚东
李迪强
李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198,共7页
【目的】确定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生境利用情况,识别野骆驼的迁移路径,为野骆驼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对策。【方法】利用卫星追踪定位技术,于2014—2016年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对3峰野骆驼进行追踪监测,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计算野...
【目的】确定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生境利用情况,识别野骆驼的迁移路径,为野骆驼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对策。【方法】利用卫星追踪定位技术,于2014—2016年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对3峰野骆驼进行追踪监测,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计算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利用内核法分析野骆驼对生境利用的情况。【结果】3峰野骆驼个体的家域面积分别为7596.44、8152.10、1162.17 km2;从季节来看,春季野骆驼平均活动范围最大,为902.79 km2,冬季次之,秋季和夏季最小;总体来说,3峰野骆驼的生境利用有所重叠,但不同个体对生境利用的主要区域有所差别;不同季节野骆驼的生境利用也有所不同,夏季均在较为凉爽的阿尔金山北麓活动,冬季并不是所有个体会聚集在温暖的阿奇克谷地活动;春、秋2季野骆驼的活动热点分布在水源点附近。野骆驼最快能在30 h内完成1次跨越库姆塔格沙漠的迁移,其迁移多数是在发情繁殖期间,尤其是末期的4月。【结论】通过对野骆驼生境利用的分析,可初步确定不同季节野骆驼集中利用的区域和迁移路线,这将为野骆驼及其生境保护管理提供依据。但本研究数据量偏少,需要进一步开展系统研究,以期深入揭示野骆驼的生境需求和迁移活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有蹄类
家域
季节
性生境
利用
繁殖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季节性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
37
1
作者
赵康
宝音陶格涛
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基础研究开放课题:典型草原放牧生态系统草地生产与碳库优化管理研究(2011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6013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半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及资源持续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典型草原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2011BAC07B00)资助
文摘
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长季内放牧时间及放牧方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群落地上生物量为单峰曲线且与羊草及糙隐子草地上现存量显著相关;(2)以群落留茬高度6cm确定各个季节终牧时间,T3处理的草地利用率最高;除9月生长季末期之外,各个季节放牧周期内群落放牧间期的净积累量能够补偿放牧处理期羊群的采食量;(3)放牧间期,群落净增长速率高于对照处理,即放牧间期植物群落存在普遍的补偿性生长机制;(4)放牧处理降低草地群落地下根系的积累,尤其表现在降低0~30cm土壤层的根系积累量.
关键词
典型草原
适应性
利用
季节
性
利用
草地生产力
Keywords
Typical grassland
Seasonal use
Grassland productio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昭苏马场季节草地牧草经济类群营养成分初步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超
安沙舟
周小丽
范天文
李海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伊犁州草原站
新疆昭苏马场草原站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81-1687,共7页
基金
新疆现代化畜牧业试验与示范项目"伊犁河谷现代畜牧业试验示范研究"
文摘
【目的】测定昭苏马场春秋草场、夏草场、冬草场牧草不同经济类群营养成分,确定草群的营养价值,为合理配置草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利用方式下不同季节牧场牧草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结果】春秋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在传统放牧方式下最高;粗脂肪平均含量以围栏内利用方式下牧草经济类群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粗灰分含量围栏外最高。夏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围栏内利用方式偏低;粗脂肪含量围栏外>围栏内;粗纤维含量围栏内>围栏外;牧草经济类群中粗纤维含量均低于25%;粗灰分含量围栏外>围栏内。冬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豆科草最高;粗脂肪含量以杂类草最高;其粗纤维含量均高于25%,并以杂类草含量最低;粗灰分含量鸭茅最高。【结论】围栏外利用方式下草地营养略好于围栏内利用方式下草地营养;春秋草地和夏草地各利用方式下牧草营养成分的平均含量之间均未表现差异显著(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水平。
关键词
牧草
营养成分
季节利用
昭苏马场
Keywords
forag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seasonal using
Zhaosu Horse Farm
分类号
S812.8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卫星追踪定位技术的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生境利用和迁移规律
被引量:
7
3
作者
薛亚东
李迪强
李佳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19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8003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31540070)。
文摘
【目的】确定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生境利用情况,识别野骆驼的迁移路径,为野骆驼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对策。【方法】利用卫星追踪定位技术,于2014—2016年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对3峰野骆驼进行追踪监测,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计算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利用内核法分析野骆驼对生境利用的情况。【结果】3峰野骆驼个体的家域面积分别为7596.44、8152.10、1162.17 km2;从季节来看,春季野骆驼平均活动范围最大,为902.79 km2,冬季次之,秋季和夏季最小;总体来说,3峰野骆驼的生境利用有所重叠,但不同个体对生境利用的主要区域有所差别;不同季节野骆驼的生境利用也有所不同,夏季均在较为凉爽的阿尔金山北麓活动,冬季并不是所有个体会聚集在温暖的阿奇克谷地活动;春、秋2季野骆驼的活动热点分布在水源点附近。野骆驼最快能在30 h内完成1次跨越库姆塔格沙漠的迁移,其迁移多数是在发情繁殖期间,尤其是末期的4月。【结论】通过对野骆驼生境利用的分析,可初步确定不同季节野骆驼集中利用的区域和迁移路线,这将为野骆驼及其生境保护管理提供依据。但本研究数据量偏少,需要进一步开展系统研究,以期深入揭示野骆驼的生境需求和迁移活动规律。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有蹄类
家域
季节
性生境
利用
繁殖期迁移
Keywords
desert ecosystem
ungulate
home range
seasonal habitat selection
movement in breeding season
分类号
S718.6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季节性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赵康
宝音陶格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昭苏马场季节草地牧草经济类群营养成分初步分析
李超
安沙舟
周小丽
范天文
李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卫星追踪定位技术的库姆塔格沙漠野骆驼生境利用和迁移规律
薛亚东
李迪强
李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