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华南春季降水及其季节内振荡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春晖
潘蔚娟
李霞
刘燕
-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气候中心
广东省气象台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1-500,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953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5096
+2 种基金
41505067
41575043)
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HX20160505)
-
文摘
利用NCEP和中国台站资料,探讨了华南春季降水和降水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模态显示全国春季降水量以及降水ISO强度较大区域均分布在华南地区。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比较显著,分别经历了3段年代际变化,即1958—1973年偏少(偏弱)、1974—1990年偏多(偏强)以及1991—2007年偏少(偏弱)。并且,强降水和强降水ISO事件天数和强度也经历了偏少(偏弱)、偏多(偏强)和偏少(偏弱)的变化。但强降水ISO事件天数和强度占总强降水的比率呈现减少的趋势。在不同的年代,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对降水和降水ISO强度的变化起了主要作用,但其中的作用又各有不同。在1958—1973年,周边海温、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大气环流起了共同作用;在1974—1990年,周边海温影响不大,PDO和大气环流起了主要作用;在1991—2007年,PDO和大气环流的相互配置抑制了周边海温的影响。
-
关键词
华南
春季降水
季节内振荡强度
年代
-
Keywords
South China
Rainfall in spring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tensity
Decadal
-
分类号
P46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热带风场季内振荡强度与海表温度异常关系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丽平
王盘兴
徐学义
林中庆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泰安市气象局
-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435,共12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29B02)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801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5025)
-
文摘
利用NCEP/NCAR逐日风场及英国气象局逐月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对流层高低层风场季内振荡强度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年际及年代际异常特征与海表温度异常的关系。热带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是高低层风场季内振荡终年均活跃的区域。对流层高低层风场季内振荡强度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均不存在确定的局地关系。风场季内振荡能量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良好对应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Walker环流减弱,导致亚洲区域季风季内振荡强度减弱,赤道太平洋区域200hPa(850hPa)风场季内振荡在赤道东太平洋增强(减弱),在印度洋东南部—印尼—中西太平洋的暖池区域减弱(增强),促进了ElNino事件的增强。对流层高低层风场季内振荡强度年际异常与ElNino事件关系密切,这一特征在低层(850hPa)风场表现更显著。在事件发展初期,热带中西太平洋区域850hPa风场季内振荡异常增强并东移,事件发生之后这些区域能量减弱。大气季内振荡可能是ElNino事件的激发因素。
-
关键词
季节内振荡强度
风场
海表温度
年际年代际变化
-
Keywords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tensity
wind field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延伸期可预报信号的时空分布特征
- 3
-
-
作者
王凤
孙即霖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2期188-192,196,共6页
-
基金
国家公益性科研专项(201005018)
-
文摘
从大气低频振荡信号强度信号变化入手,分析了季节内振荡强度信号在不同季节的时空变化,定性估计了延伸期预报效果随季节和区域的变化。结果表明:位势高度场11~25 d扰动方差的比重大于30~60 d扰动方差的比重,在2个频段内,中(500 hPa位势高度)、高(200 hPa位势高度)层的方差比大于低层(850 hPa位势高度)的方差比。11~25 d扰动方差百分比在高层的扰动位势方差比重分布具有明显的海陆差异,全年陆地上空对应的比重大于海洋上空的比重,最大值分布区域随季节有明显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变化,春季和夏季比重大的地区偏西北,秋冬季节相对偏东南。中层夏季的方差百分比分布与其他季节有明显差异,大值区在春、夏季的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春季和秋季扰动方差百分比在高层和中层大气中的空间分布形态类似。该文的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原因和估计延伸期天气预报的效果有明显的应用参考价值。鉴于500 hPa等压面上大百分比区域分布为西北—东南向,延伸期预报中对30~60 d的低频系统要多注意较高纬度的系统,而对低纬度地区则多考虑11~25 d的低频系统的影响。
-
关键词
大气季节内振荡强度信号
延伸期预报
方差百分比
-
Keywords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tensity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variance proportion
-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