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中东部季德屯钼矿床含矿岩体地质、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卢志强 李绪俊 +1 位作者 秋晨 梁本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9-364,共16页
季德屯钼矿床是近年内在吉林中东部地区发现并初步探明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和花岗闪长岩体与二长花岗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和单颗粒锆石U-Pb年代... 季德屯钼矿床是近年内在吉林中东部地区发现并初步探明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和花岗闪长岩体与二长花岗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和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它们均属于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均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Y等高场强元素;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0.2±0.8)Ma和(180.1±0.6)Ma;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9±3)Ma。综合研究表明,季德屯斑岩型钼矿床类型属于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有关的深成侵入体型钼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的活动大陆板块边缘岩浆弧环境,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从岩体侵位成岩到最终形成钼矿床大致经历了11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含矿岩体 锆石U-Pb年龄 斑岩型钼矿 季德屯 吉林中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季德屯钼矿区石英二长岩SI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庆丰 于晓飞 郑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7-932,共16页
吉林省季德屯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钼矿床,其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本文以季德屯石英二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地球化学特征、SI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同位素... 吉林省季德屯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钼矿床,其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本文以季德屯石英二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地球化学特征、SI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60.48±0.82 Ma,通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限定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170.9~160.5Ma之间,即中生代燕山早期。石英二长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SiO_2含量在67.72%~70.84%之间,Al_2O_3含量为14.26%~15.68%,K_2O+Na_2O含量介于7.23%~7.95%,K_2O/Na_2O=0.72~0.97,铝饱和指数A/CNK=0.97~0.98。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_N/Yb_N=6.39~32.34),具有弱的铕异常(δEu为0.68~0.9),HFSE和LILE分异明显,富集Rb、Th、U、K等元素,亏损Nb、Ta、P和Ti等元素。该岩体的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变化于4.02~9.11,平均值为7.1,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625~950 Ma,成岩物质有可能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期间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下地壳物质。结合区内已有的岩石地球化学、高精度成岩成矿年龄资料和区域构造演化史,表明季德屯斑岩钼矿床是中侏罗世大陆内部构造岩浆活化的产物,其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德屯钼矿 SI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