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孢粉数据的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解读
1
作者 曲天泉 李素萍 +1 位作者 刘惟庆 陈璐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72,共19页
晚中生代一系列的构造运动使中国东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格局。关于白垩纪中国东部是否存在高原或山脉仍存在争议,故对高原或山脉的演化过程、古高程以及其延伸范围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收... 晚中生代一系列的构造运动使中国东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格局。关于白垩纪中国东部是否存在高原或山脉仍存在争议,故对高原或山脉的演化过程、古高程以及其延伸范围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收集了白垩纪中国各地的双气囊花粉和喜干植物花粉的孢粉数据,通过它们百分含量的变化来分析中国东部的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变,为白垩纪中国东部地形地貌的解读提供证据。孢粉分析表明,白垩纪中国大致分为3个气候区:东北地区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暖温带气候区;北方地区为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过渡区;南方和西藏、新疆地区为炎热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古气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孢粉数据对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进行解读,结果显示: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北地区存在1个高海拔地貌区;早白垩世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1个较高海拔的山脉,范围大致在闽浙地区;晚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海岸山脉范围达到最大;晚白垩世最晚期至古新世最早期,中国东部山脉逐步垮塌。推测至古新世早期,中国东部山脉基本已经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中国东部 孢粉数据 古气候 古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孢粉学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潘安定 陈碧姗 +2 位作者 刘会平 杨木壮 王志英 《热带地理》 2008年第6期493-497,共5页
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分析孢粉资料定量重建古环境已成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孢粉复合度-气候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对应分析、孢粉-气候响应面模型、共存因子分析等方法。由于各... 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分析孢粉资料定量重建古环境已成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孢粉复合度-气候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孢粉-气候对应分析、孢粉-气候响应面模型、共存因子分析等方法。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各具特色,并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孢粉资料的分析处理,一般都需要使用多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从而使结果更准确、客观。通过对各种方法实际应用的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的不断改进,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在不断提高,推动了孢粉学和古植被定量重建研究手段的引进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数据 定量分析 古气候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的孢粉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肖霞云 萧家仪 +1 位作者 张瑞虎 郭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8-52,共5页
孢粉信息是研究环境演变的信息 ,它具有时间属性、性质属性和空间属性 ,其空间特征为GIS技术在孢粉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本文在孢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 ,结合GIS与数据库技术 ,初步建立了孢粉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了图形属性数... 孢粉信息是研究环境演变的信息 ,它具有时间属性、性质属性和空间属性 ,其空间特征为GIS技术在孢粉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本文在孢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 ,结合GIS与数据库技术 ,初步建立了孢粉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了图形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 ,为相关科研、应用部门和个人管理、获取孢粉信息提供了便利和一个较友好的工作平台 ,同时也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孢粉信息管理系统 MAPINFO 系统设计 孢粉数据 图形属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