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辣椒疫霉菌生物学特性和辣椒抗霉疫病性鉴定方法初探 被引量:21
1
作者 彭化贤 刘波微 李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对四川辣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辣椒室内叶片抗性鉴定和田间抗性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4~30℃,在CA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产生游动孢子囊数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培养能提高游动孢子囊数量。通... 对四川辣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辣椒室内叶片抗性鉴定和田间抗性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4~30℃,在CA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产生游动孢子囊数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培养能提高游动孢子囊数量。通过5种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表明灌根法最接近田间自然发病,室内叶片鉴定与田间灌根法鉴定结果吻合率在72 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生物学特性 孢子 田间抗性 抗性鉴定 疫病 病性 霉菌 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17个辣椒品种对疫病抗性的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洋 蓝国兵 +3 位作者 佘小漫 周冬梅 金宝红 何自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4期138-141,共4页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和绿色的措施。采用孢子悬浮液苗期灌根接种法,对海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7个辣椒品种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金艳、泰丽、...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和绿色的措施。采用孢子悬浮液苗期灌根接种法,对海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7个辣椒品种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金艳、泰丽、长艳3个品种表现免疫,红妃、热辣4号2个品种表现为高抗,金骄红玉、湘辣十七号、金骄M6、权御天下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金骄3.0表现为中抗,而热甜3号、热甜5号、湘研珍丽、热辣3号、湘研6A、金骄神龙和热辣2号7个品种表现为高感。可见,朝天椒类对疫病的抗性优于其他辣椒,线椒次之,而牛角椒和甜椒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辣椒 疫病 抗病性 孢子悬浮液苗期灌根法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方辣椒种质资源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烈干 邹芬 +2 位作者 熊水平 胡铭 马辉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90,共7页
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205份江西省地方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疫霉菌抗性进行鉴定,分析辣椒种质接种5、9、14 d后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后14 d病株率为0%~30.0%、30.1%~70.0%和70.1%~100%的材料分别有39、56、11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19.... 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205份江西省地方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疫霉菌抗性进行鉴定,分析辣椒种质接种5、9、14 d后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后14 d病株率为0%~30.0%、30.1%~70.0%和70.1%~100%的材料分别有39、56、11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19.02%、27.32%和53.66%;抗性表现为高抗、抗病、中抗和感病的材料分别有26、43、33和103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12.68%、20.98%、16.10%和50.24%。分析供试材料在接种后5、9、14 d的发病情况可知,材料间发病速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时间段材料间的病情相关性不显著,接种后14 d调查时病情发展趋于缓慢,可以此次鉴定结果来评价材料的最终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霉菌 游动孢子 抗性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