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徐蒋振 李洁 +5 位作者 张帅 董浩然 邵阳浩 章炉军 张丹 宋春艳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将1个云南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孢子单核体菌株DH10分别与190个‘申香215’孢子单核体菌株进行两两杂交,构建杂交群体,测定11个分级农艺性状和10个数值农艺性状,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杂交子中148个可以正常出菇,分... 将1个云南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孢子单核体菌株DH10分别与190个‘申香215’孢子单核体菌株进行两两杂交,构建杂交群体,测定11个分级农艺性状和10个数值农艺性状,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杂交子中148个可以正常出菇,分级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71~1.386(平均为0.627);与其他3种不同交配型菌株比较,交配型为A_(2)B_(3)A_(4)B_(4)菌株的出菇整齐度较高(多样性指数为0.210);交配型为A_(2)B_(2)A_(4)B_(4)、A_(3)B_(2)A_(4)B_(4)菌株的菌柄为上下等粗型(多样性指数为0);交配型为A_(2)B_(2)A_(4)B_(4)、A_(2)B_(3)A_(4)B_(4)菌株较易开伞(多样性指数为0)。数值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91~1.755,平均为1.548,菌柄长度的多样性指数(1.755)最大,菌柄直径的多样性指数(0.991)最小。所有数值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55%~73.52%(平均为41.03%),子实体数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3.52%;菌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6.55%。杂交群体的10个数值农艺性状中仅有单棒产量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交配型为A2B3A4B4菌株的单菇质量最大,菌盖质量较大,菌盖较厚;交配型为A_(3)B_(2)A_(4)B_(4)菌株的菌柄质量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香菇野生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野生种质 孢子单核体 交配型 多样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冀平16’孢子单核体分离及交配型鉴定
2
作者 冯璠 孙悦 +5 位作者 郝刘斌 安金璐 盖赵鹏 王雅暄 郑素月 王春霞 《食药用菌》 2024年第6期386-392,共7页
以平菇‘冀平16’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孢子单核菌株,观测单核菌株的菌落形态及菌丝长速,进行四极性交配型的遗传学分析,同时结合核迁移试验,对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准确鉴定。结果表明,单孢分离获得113个孢子单核菌株,单核... 以平菇‘冀平16’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孢子单核菌株,观测单核菌株的菌落形态及菌丝长速,进行四极性交配型的遗传学分析,同时结合核迁移试验,对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准确鉴定。结果表明,单孢分离获得113个孢子单核菌株,单核体的菌落形态有疏松型、致密型、贴生不均匀型及贴生均匀型4种;通过常规杂交和核迁移试验,准确鉴定出孢子单核菌株的4种交配型分别为AxBx、AyBy、AxBy、AyBx,数量比例为64∶35∶7∶7;4种交配型的菌丝生长速度由快到慢为AxBx>AxBy>AyBy>AyBx;χ^(2)=78.82,证实‘冀平16’为标准的四极性异宗结合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平16 孢子单核体 交配型 核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孢子单核体与原生质体单核体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谭琦 杨建明 +3 位作者 陈明杰 贺冬梅 潘迎捷 黄为一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25,共4页
本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 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79条DNA带 ,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孢子单核体遗传变异大于原生质体单核体 ,同... 本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 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79条DNA带 ,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孢子单核体遗传变异大于原生质体单核体 ,同种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遗传相似性分别为 6 6 3%和 71 7% ,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相似性为 98 7%、 93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单核 遗传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交配型基因的遗传研究——Ⅱ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形态与生化性状上的差异 被引量:6
4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5 位作者 汪昭月 谭琦 冯志勇 贺冬梅 郑连胜 沈宗英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三个性状上表现出相同的差异趋势,在同一种交配型的个体间,孢子单核体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原生质单核体,在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这一性状上,用聚类方法可以将绝大多数单核体归入所属的交配型范围内。这两类单核体具有的不同表型与它们的不同来源有密切的联系,有性世代中复杂的遗传行为导致孢子单核体中性状出现较大的变异,而作为无性后代的原生质单核体则表现出性状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两类单核体表现出的差异为香菇的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单核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孢子单核体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鲍大鹏 谭琦 +1 位作者 吴国富 潘迎捷 《中国食用菌》 2000年第6期3-5,共3页
本研究以香菇四种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为材料 ,用酶解的方法制备出高得率的具四种交配型的原生质体 ,且均可再生。研究表明 :四种交配型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大小 ,与原生质体的得率高低并不是一致的 ,但与菌丝生长速度、再生菌落出现的时间... 本研究以香菇四种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为材料 ,用酶解的方法制备出高得率的具四种交配型的原生质体 ,且均可再生。研究表明 :四种交配型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大小 ,与原生质体的得率高低并不是一致的 ,但与菌丝生长速度、再生菌落出现的时间以及交配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为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是受交配型基因控制的推断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 再生 制备 交配型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不同交配型单核体亲本配合力的测定 被引量:5
6
作者 林范学 程水明 林芳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9-523,共5页
采用香菇栽培菌株苏香和野生菌株HL7 6各 4种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为亲本进行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等 13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单核体在不同性状中具有不同的一般配... 采用香菇栽培菌株苏香和野生菌株HL7 6各 4种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为亲本进行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等 13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单核体在不同性状中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 ,不同单核体在同一性状中亦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 ,并且一般配合力较高的单核体的杂交组合在 13个性状中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小。同时发现 ,从整体上看 ,栽培菌株苏香的一般配合力高于野生菌株的一般配合力。在 16个供试杂交组合中 ,A1B2×A4B4在菌丝生长速度性状、有关发育期、产量及子实体形状等性状方面的SCA相对效应值符合育种目标 ,是比较理想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配合力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根菇交配系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守现 刘宇 +2 位作者 耿小丽 王兰青 孟莉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547-12548,共2页
[目的]研究长根菇交配系统,指导遗传育种工作。[方法]以长根菇子实体为材料,收集并分离单孢,以锁状联合为标记鉴别是否为单核菌丝体。采用三轮交配反应对110株孢子单核体进行三轮两两交配反应。[结果]110株单核体按交配型被分为4组,分... [目的]研究长根菇交配系统,指导遗传育种工作。[方法]以长根菇子实体为材料,收集并分离单孢,以锁状联合为标记鉴别是否为单核菌丝体。采用三轮交配反应对110株孢子单核体进行三轮两两交配反应。[结果]110株单核体按交配型被分为4组,分别含有21、30、13和46个菌株。[结论]长根菇的交配型受双因子控制,属于四极性交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单核体 四极性交配系统 三轮交配反应 偏向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杂交菌株鲁灰86的选育 被引量:4
8
作者 谢红艳 王艳 +6 位作者 万鲁长 黄春燕 韩建东 李瑾 姚强 杨鹏 宫志远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7,共7页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野生菌株梯灰1号和栽培菌株庆灰151为亲本,各取10个孢子单核体单单杂交,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锁状联合结构及通过与亲本的拮抗实验最终获得65个杂交子。选取23个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杂交子进行小试初筛...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野生菌株梯灰1号和栽培菌株庆灰151为亲本,各取10个孢子单核体单单杂交,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锁状联合结构及通过与亲本的拮抗实验最终获得65个杂交子。选取23个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杂交子进行小试初筛栽培实验,并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筛选出的优良杂交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鲁灰86子实体颜色较深、朵型较大、菌管较短,产量分别比亲本梯灰1号和庆灰151提高了74.47%和20.53%,生物学转化率大于50%,且子实体中多糖含量较高;鲁灰86与两亲本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是具有推广潜力的优质高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孢子单核体 单单杂交 鲁灰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