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06年大亚湾大鹏澳养殖区甲藻孢囊通量的沉积捕捉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朝晖 曹宇 张玉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于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在大亚湾的大鹏澳养殖区采用沉积物捕捉器,对甲藻孢囊形成和水温、盐度、营养盐含量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探索该区孢囊形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一年的沉积物捕捉器研究中,共分析鉴定出27种甲藻孢... 于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在大亚湾的大鹏澳养殖区采用沉积物捕捉器,对甲藻孢囊形成和水温、盐度、营养盐含量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探索该区孢囊形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一年的沉积物捕捉器研究中,共分析鉴定出27种甲藻孢囊类型,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孢囊为该区最优势孢囊类群,从孢囊的组成显示了该区的污染是以养殖和生活污染为主。孢囊形成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两个站年平均为1.07×105cysts.(m2.d)?1。高、低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孢囊的生成,氮限制对孢囊的形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首次发现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孢囊在冬季形成的高峰,最高值达4.26×105cysts.(m2.d)?1。这说明核电站温排水冬季高水温对大亚湾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 孢囊通量 沉积物捕捉器 大亚湾 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