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孟郊诗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3
1
作者 尚永亮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5-54,共10页
在繁星丽天、百花竞艳的唐代诗坛上,孟郊以其独特的风格,不凡的造诣,与韩愈等人一起,高举着韩孟诗派的大旗,开创出一块别具洞天的园地;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翻开孟郊诗集,他那造语奇特、峭硬而又略... 在繁星丽天、百花竞艳的唐代诗坛上,孟郊以其独特的风格,不凡的造诣,与韩愈等人一起,高举着韩孟诗派的大旗,开创出一块别具洞天的园地;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翻开孟郊诗集,他那造语奇特、峭硬而又略带冷僻的诗风,就会迎面扑来。请看他的《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这首诗,写实与夸张熔于一炉,气势宏大,意象万千。在诗人如椽之笔的描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原因 孟郊诗 艺术风格 韩愈 韩孟诗派 终南山 北江诗话 洪亮吉 作者 上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今制奇”:孟郊诗的新变取向
2
作者 范新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147,共7页
处中唐之世,受崇尚主观的佛、道二教影响,受追求瘦硬的审美风尚濡染,受皎然主变诗学观的启发,孟郊诗表现出崇主观、尚瘦硬、求理致的新变取向。其"崇主观",主要表现在诗歌意象的创造,从"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的... 处中唐之世,受崇尚主观的佛、道二教影响,受追求瘦硬的审美风尚濡染,受皎然主变诗学观的启发,孟郊诗表现出崇主观、尚瘦硬、求理致的新变取向。其"崇主观",主要表现在诗歌意象的创造,从"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的认识出发,孟郊构拟了山水组诗以及与韩愈联句中的奇崛意象,奠定了"韩孟诗派"的险怪基调。其"尚瘦硬",主要表现在锤炼狠重有力的字眼,选用质地坚硬的物象和采用奇险斩截的形式。其"求理致",主要表现为借象明理、以情驭理和语参道佛。孟郊诗的新变取向,已开宋诗之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诗 崇主观 尚瘦硬 求理致 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郊诗简论
3
作者 吴积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42-45,共4页
唐代诗人孟郊(公元七五一——八一四年)生前就颇有诗名,其名篇名句,至今犹传诵人口。但历来评论的人,常受苏轼说的“郊寒岛瘦”的影响,认为孟郊的诗“憔悴枯槁”“局促不伸”而加以否定。近来读孟郊诗集,觉得其中有不少同情人民、反映... 唐代诗人孟郊(公元七五一——八一四年)生前就颇有诗名,其名篇名句,至今犹传诵人口。但历来评论的人,常受苏轼说的“郊寒岛瘦”的影响,认为孟郊的诗“憔悴枯槁”“局促不伸”而加以否定。近来读孟郊诗集,觉得其中有不少同情人民、反映社会生活的好诗,特别突出的是,集中刻画了封建社会里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的悲惨生活,抒发了愤世疾俗之情,呼喊出正义之声。确有其独特的艺术造诣,不愧为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金人元好问是鄙薄孟诗最激烈的一个,他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如果从正面来理解,这两句诗倒也概括了孟郊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突出了孟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诗 知识分子 封建社会 社会生活 韩孟诗派 豪门贵族 唐代诗人 元好问 苏轼 艺术造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郊贾岛诗歌艺术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房日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孟郊贾岛都是活跃在元和诗坛的著名诗人,他们以苦吟著称而贫寒终身,仕途的蹭蹬,生活的潦倒以及身后的寂寞等,其生平遭遇极为相似。自苏轼说了“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以后,文学史家往往将贾孟二人诗歌并称,并以寒瘦概括其诗歌艺术风格。其... 孟郊贾岛都是活跃在元和诗坛的著名诗人,他们以苦吟著称而贫寒终身,仕途的蹭蹬,生活的潦倒以及身后的寂寞等,其生平遭遇极为相似。自苏轼说了“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以后,文学史家往往将贾孟二人诗歌并称,并以寒瘦概括其诗歌艺术风格。其实,他们本来就是忘年交的诗友,孟郊对比他小28岁的青年诗人贾岛极为推崇,他曾赞扬贾岛说:“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可惜李杜诗,不见此狂痴。”(《戏赠无本二首》)他认为贾岛的诗的风骨与诗才,不在自己和韩愈之下,直可上追李杜。贾岛对孟郊的诗歌成就,也十分钦佩。他称赞孟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 贾岛诗 艺术比较 苦吟 东野 诗歌艺术 孟郊诗 李杜 寒士 韩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郊与宋诗 被引量:2
5
作者 喻学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37-43,共7页
本文从影响学的角度探讨了孟郊和宋诗的关系。认为孟郊在中唐诗歌复古(革新)运动中居于领袖地位,宋人学唐主要是从中晚唐入手。分析了宋人既受孟郊诗影响又不肯公开承认的原因。
关键词 孟郊诗 东野 韩愈 苏拭 欧阳修 谢翱 梅尧臣 诗歌 黄庭坚 瘦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郊思想及创作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7-21,共5页
经过初唐四杰的努力和陈子昂的诗风革新,唐诗发展到开元、天宝年间,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这是一个名家辈出、诗体大备的诗歌黄金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异彩纷呈的辉煌的诗歌奇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 经过初唐四杰的努力和陈子昂的诗风革新,唐诗发展到开元、天宝年间,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这是一个名家辈出、诗体大备的诗歌黄金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异彩纷呈的辉煌的诗歌奇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地反映;诗体艺术的各种潜能,都被那各有擅长的诗派和诗杰发展到了极致。一座巨大的山峰背后,必有一片巨大的阴影。诗经盛唐之后,也给它的后继者留下了一个举步维艰、极盛难继的难题。处于这一时期的“苦寒诗人”孟郊,秉承盛唐诗歌的优秀传统,大胆创新,另辟蹊径,终于为中唐诗坛开出了一条新路。唯其如此,他的思想及创作在当时和后世造成了巨大的反响和回声。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从中国诗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我认为最能结合自己生活实践继承发扬杜甫写实精神,为实现诗歌继续向前发展开出一条新路的,似乎应该是终身苦吟的孟东野。”因此,就孟郊思想及作品艺术内涵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对我们深入理解唐诗中后期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孟郊诗 诗歌体式 佛教艺术 中唐诗坛 中国文学史 唐人 继承发扬 大胆创新 儒家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韩抑孟”平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炳扬 张天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5-52,79,共9页
在中唐元和时期,同时崛起而风格迥异的,主要有两大诗派:一是元(稹)白(居易)诗派,一是韩孟诗派。韩愈和孟郊是“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中唐诗坛上都是盛名卓著的诗人。唐人赵玲《因话录》卷三载:“韩文公与孟东野相友善。韩公文至... 在中唐元和时期,同时崛起而风格迥异的,主要有两大诗派:一是元(稹)白(居易)诗派,一是韩孟诗派。韩愈和孟郊是“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中唐诗坛上都是盛名卓著的诗人。唐人赵玲《因话录》卷三载:“韩文公与孟东野相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两人诗风相近,工力相敌。他们高举“韩孟诗派”大旗。努力革新诗歌,以各自的创作成就,为扫荡颓弱的大历诗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奇怪的是,自唐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孟郊诗 东野 诗歌 韩孟 张籍 古文革新 汴州 元和体 居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郊山水诗的特色 被引量:1
8
作者 喻学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前人评论孟郊,多喜称道其言愁言穷的诗篇,于其山水诗作则很少提及。这一半因为历史上扬韩抑孟偏见的影响,一半因为他的诗太工于抒写愁苦之音,妨碍了人们对其山水诗的认识。事实上,孟郊的山水诗很富个性、颇具特色。说它是中唐山水文学... 前人评论孟郊,多喜称道其言愁言穷的诗篇,于其山水诗作则很少提及。这一半因为历史上扬韩抑孟偏见的影响,一半因为他的诗太工于抒写愁苦之音,妨碍了人们对其山水诗的认识。事实上,孟郊的山水诗很富个性、颇具特色。说它是中唐山水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也不为过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 山水诗 东野 组诗 孟郊诗 山水文学 诗集 王维 瘦硬 终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孟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9
作者 傅绍良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0-96,共7页
孟郊是诗坛的怪杰,孟诗是诗苑的奇葩。对孟郊在文学史上功过的评价,历来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中唐韩愈、张籍、贾岛、李观乃至白居易等人,对孟郊推崇备至,给了他无以复加的声誉。但是自宋代苏轼以“郊寒”、“寒虫”贬斥孟郊以来,历代的... 孟郊是诗坛的怪杰,孟诗是诗苑的奇葩。对孟郊在文学史上功过的评价,历来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中唐韩愈、张籍、贾岛、李观乃至白居易等人,对孟郊推崇备至,给了他无以复加的声誉。但是自宋代苏轼以“郊寒”、“寒虫”贬斥孟郊以来,历代的诗论家如严羽、元好问、陆时雍、翁方纲等对孟郊的人品和诗品都予以彻底的否定,把孟诗说得毫无是处。虽然历代也有个别以持平态度去评价孟郊的,但他们却又只停留在为孟郊辩护的表层上,直到今天,对孟郊的研究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他为什么写险怪诗、为什么会称雄于中唐诗坛等问题探讨得仍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诗 政治思想 人品 唐代中期 文学史 地主阶级 欧阳修 政治态度 韩愈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孟郊《秋怀》诗的语言意味
10
作者 李汉超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生平与韩愈、贾岛友善,在诗文创作上,他们之间同气相求,世称“盂诗韩笔”,“郊寒岛瘦”。有的文学史家把孟郊、贾岛这一派诗人称作“苦吟诗人”。这是说:他们把作诗当成性命,创作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生平与韩愈、贾岛友善,在诗文创作上,他们之间同气相求,世称“盂诗韩笔”,“郊寒岛瘦”。有的文学史家把孟郊、贾岛这一派诗人称作“苦吟诗人”。这是说:他们把作诗当成性命,创作态度十分严肃认真。但由于对人生对艺术过分地严肃,反而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禁锢起来,所以他们的诗风显得不那么豁达豪放。元好同就批评孟郊说:“东野穷愁死不休,天高地厚一诗囚”。但从孟郊的立场来看,也未尝不可以说是诗人用他的诗笔牢笼了天地间的万物,把它们变为囚徒了。他的朋友王建在《哭东野二首》中就说:“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天得散行。”大意是说孟郊的诗把天上的朗朗秋月都吟得昏暗不明,使香兰失去了芬芳,白鹤不能嘹唳。自从东野死后,它们才得到了解救,月亮又能傍近云天,芳兰又能吐出馨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意味 孟郊诗 艺术风格 诗文创作 创作态度 韩愈 苦吟诗人 同气相求 文学史家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诗的议论
11
作者 赵仁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52-58,29,共8页
以议论入诗,古往今来常受人非议,宋诗多议论,而苏轼又堪称宋诗的最高代表,那么应如何评价苏诗的议论呢?
关键词 苏武 苏诗 苏轼诗 论诗 欧阳修 东坡 寓言诗 养口体 孟郊诗 生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孟扬韩”辩
12
作者 张天健 崔炳扬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4期25-29,共5页
诗人孟郊,在中唐社会盛名卓著,而奇怪的是,千百年来,毁誉蜂起.象一桩未了的历史公案,至今对他的看法也未能持平.其中以“抑孟扬韩”为代表的议论尤多.倡此说者,最有影响的是宋代苏武的诗论:“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读孟郊诗二首》)... 诗人孟郊,在中唐社会盛名卓著,而奇怪的是,千百年来,毁誉蜂起.象一桩未了的历史公案,至今对他的看法也未能持平.其中以“抑孟扬韩”为代表的议论尤多.倡此说者,最有影响的是宋代苏武的诗论:“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读孟郊诗二首》).清人翁方纲说此“乃定评不可易”(《石洲诗话》).这样武断是不能服人的.金朝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卧元龙百尺楼.”明人俞弁又据此认为“推尊退之而鄙薄东野至矣,此诗断尽百年公案”(《逸老堂诗话》).“断尽”没有呢?否.这里我们试从“抑孟扬韩”的源流认真探索,就不难看出,“抑孟扬韩”之说并不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孟郊诗 东野 诗歌 韩诗 翁方纲 中唐社会 《石洲诗话》 唐诗 诗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涩之诗与畅达之文──评戴建业《孟诗论稿》
13
作者 刘明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128-128,共1页
苦涩之诗与畅达之文──评戴建业《孟诗论稿》刘明华中国人对孟郊大多不太陌生,他的《游子吟》古往今来童子能诵。但在学界,一说到孟郊,人们想到的就是“郊寒岛瘦”。确实,他的大多数作品都那么平易自然,亲切感人。也正因为他的寒... 苦涩之诗与畅达之文──评戴建业《孟诗论稿》刘明华中国人对孟郊大多不太陌生,他的《游子吟》古往今来童子能诵。但在学界,一说到孟郊,人们想到的就是“郊寒岛瘦”。确实,他的大多数作品都那么平易自然,亲切感人。也正因为他的寒瘦的风格,他的身后没有李白杜甫、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诗 论稿 古典文学研究 建业 学术个性 审美特征 文学思想史 诗风格 “郊寒” 艺术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孟郊一辩
14
作者 张天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38-42,共5页
孟郊字东野,是中唐时期别开生面的一位著名诗人。新旧两唐书对他却吝啬得只有字数不多的一点传记。他郁郁一生,惨淡伤情,时常过着生计艰虞的日子。韩愈说他:“朝飧动及午,夜讽恒至卯”(《答孟郊》)。勤奋的学习,饥饿的折磨,人生的失意,... 孟郊字东野,是中唐时期别开生面的一位著名诗人。新旧两唐书对他却吝啬得只有字数不多的一点传记。他郁郁一生,惨淡伤情,时常过着生计艰虞的日子。韩愈说他:“朝飧动及午,夜讽恒至卯”(《答孟郊》)。勤奋的学习,饥饿的折磨,人生的失意,终于使他在穷愁潦倒中度完了最后的一息,留下一个几乎难以为生的家,卒年六十四岁。《日唐书》载:“郑余庆在调镇兴元奏为从事,却辟书下而卒。余庆给钱数万葬送,赡及其妻子者累年。”死后都在别人送钱帮助下才得到安葬。历史上象孟郊这样贫困至极的诗人,实在是罕见的。 千余年来,孟郊的诗歌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得到持平的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 东野 韩愈 孟郊诗 余庆 世风 昌黎 李翱 封建社会 探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