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孟郊诗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
尚永亮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3
|
|
|
2
|
“望今制奇”:孟郊诗的新变取向 |
范新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3
|
孟郊诗简论 |
吴积才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
4
|
孟郊贾岛诗歌艺术比较 |
房日晰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
5
|
孟郊与宋诗 |
喻学才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2
|
|
|
6
|
孟郊思想及创作初探 |
谢晓春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
7
|
“扬韩抑孟”平议 |
崔炳扬
张天健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
8
|
孟郊山水诗的特色 |
喻学才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
9
|
论孟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傅绍良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
10
|
论孟郊《秋怀》诗的语言意味 |
李汉超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0 |
|
|
11
|
苏轼诗的议论 |
赵仁珪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
12
|
“抑孟扬韩”辩 |
张天健
崔炳扬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3 |
0 |
|
|
13
|
苦涩之诗与畅达之文──评戴建业《孟诗论稿》 |
刘明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
14
|
为孟郊一辩 |
张天健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