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身傲骨,造就一代“冬皇” 评话剧《孟小冬》
1
作者 金莹 《上海戏剧》 2024年第3期36-38,共3页
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孟小冬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他们或许偶尔听过她的名字,知道一些她的爱情经历,也听过她“冬皇”的称号,但孟小冬何以被尊为“冬皇”,大多数人却只是一知半解。如今,顺着狭窄的小巷走入牛庄路上的上海中国大戏院,... 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孟小冬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他们或许偶尔听过她的名字,知道一些她的爱情经历,也听过她“冬皇”的称号,但孟小冬何以被尊为“冬皇”,大多数人却只是一知半解。如今,顺着狭窄的小巷走入牛庄路上的上海中国大戏院,在这位京剧名伶封箱演出的传奇之地再现77年前的传奇之夜,话剧《孟小冬》的上演,可说是戳中了当代年轻人喜欢怀旧的心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小冬 爱情经历 话剧 中国大戏院 京剧 年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小冬在台北(之一)
2
作者 楚慧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3-43,共1页
我叙述的是孟小冬在北平拜京剧宗匠余叔岩为师的往事。小冬私淑余叔岩的剧艺已久,每值叔岩有戏贴演,必抽暇去观摩学习;而且悉心琢磨余的唱片,对余的剧艺崇慕已极,早有拜师之心。当时她已是红伶身份,仍诚意托人向余关说。余虽很赏识小冬... 我叙述的是孟小冬在北平拜京剧宗匠余叔岩为师的往事。小冬私淑余叔岩的剧艺已久,每值叔岩有戏贴演,必抽暇去观摩学习;而且悉心琢磨余的唱片,对余的剧艺崇慕已极,早有拜师之心。当时她已是红伶身份,仍诚意托人向余关说。余虽很赏识小冬的天才,无奈他曾录武生吴彦衡为徒,虽经悉心教导而成就有限,也懒于继续收徒。而他思想保守,不愿增收一个女弟子,此事在无形中耽延下来。其后恰巧李少春父亲“小达子”李桂春商请窦公颖(即梅派名票窦晓东的七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小冬 余叔岩 彦衡 李少春 女弟子 公颖 观摩学习 抽暇 达子 李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小冬 京剧与歌唱剧的跨界
3
作者 王安祈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7,共12页
什么声音? 点滴吊架?电闪雷鸣?疾 风暴雨?枪响?鞭炮? 还是说长道短的人声嘈杂?
关键词 戏剧艺术 孟小冬 京剧 歌唱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面分析电影《梅兰芳》的美术艺术风格
4
作者 郑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8,共3页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电影能直接表现出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也能影响电影的表现形式。电影美术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特别的画面艺术,增加了电影的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因此受到电影创作者的喜爱。电影美术...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电影能直接表现出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也能影响电影的表现形式。电影美术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特别的画面艺术,增加了电影的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因此受到电影创作者的喜爱。电影美术从剧本出发,在深刻理解电影内涵的基础上,创造出电影某一方面的独特造型。电影美术设计就是电影美术设计师对影片总体造型的设计和构想,突出视觉效果,展现影片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电影艺术 艺术风格 京剧艺术 视觉冲击 文化传播 孟小冬 舞台设计 电影制作 文艺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去无雨也无晴 两版新编《御碑亭》的情感书写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韩娴 《上海戏剧》 2021年第5期44-47,共4页
一《御碑亭》原是京剧的一出吉祥老戏,戏文里有人登科高中、夫妻团圆,有人正心诚意、喜结良缘,悲欢离合热闹非凡,逢年过节常有演出。余叔岩、谭富英、孟小冬、叶盛兰,还有“四大名旦”等一众名伶都曾演过此戏。荀慧生清润秀美的扮相、... 一《御碑亭》原是京剧的一出吉祥老戏,戏文里有人登科高中、夫妻团圆,有人正心诚意、喜结良缘,悲欢离合热闹非凡,逢年过节常有演出。余叔岩、谭富英、孟小冬、叶盛兰,还有“四大名旦”等一众名伶都曾演过此戏。荀慧生清润秀美的扮相、孟小冬苍劲顿挫的唱腔、梅兰芳端庄典雅的身段至今仍为戏迷们津津乐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小冬 四大名旦 余叔岩 荀慧生 叶盛兰 谭富英 梅兰芳 端庄典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皇遗恨
6
作者 沈寂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19,共2页
多少年来,京剧《洪羊洞》里那四句悲凉凄怨的“二黄慢板”,《搜孤救孤》中那段激越润厚的“二六”,始终萦绕在我脑际耳边,分不出是谭派传人余叔岩的唱腔,还是余派嫡传孟小冬的嗓音了。 我是戏迷。自小上戏馆看京戏。特别喜爱老生的行腔... 多少年来,京剧《洪羊洞》里那四句悲凉凄怨的“二黄慢板”,《搜孤救孤》中那段激越润厚的“二六”,始终萦绕在我脑际耳边,分不出是谭派传人余叔岩的唱腔,还是余派嫡传孟小冬的嗓音了。 我是戏迷。自小上戏馆看京戏。特别喜爱老生的行腔:谭叫天的“清”、余叔岩的“润”、言菊朋的“柔”、马连良的“甜”、谭富英的“圆”、杨宝森的“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叔岩 二黄慢板 杨宝森 洪羊洞 谭富英 孟小冬 谭派 马连良 言菊朋 谭鑫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批戏曲音像带出版
7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8-38,共1页
为满足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需求,上海声像读物出版社最近发行了一批最新戏曲音像带,其中有:京剧:《关怀·现代京剧唱段》、《冬皇妙音——孟小冬唱腔》、《甘露寺》(全)。越剧:《张云霞流派精选》、《傅全香唱腔精选》、《孔雀东南飞》... 为满足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需求,上海声像读物出版社最近发行了一批最新戏曲音像带,其中有:京剧:《关怀·现代京剧唱段》、《冬皇妙音——孟小冬唱腔》、《甘露寺》(全)。越剧:《张云霞流派精选》、《傅全香唱腔精选》、《孔雀东南飞》(尹桂芳唱腔)、《盘妻索妻》、《春草闯堂》。黄梅戏:《桃花扇》、《牛郎织女》(上、下)、《天仙配》。沪剧:《徐俊专辑》、《茅善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善玉 春草闯堂 京剧唱段 傅全香 尹桂芳 《天仙配》 《牛郎织女》 《桃花扇》 孟小冬 《孔雀东南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和京剧
8
作者 程之 《上海戏剧》 1985年第6期25-26,共2页
小时扎下的根一个人小时候的兴趣和爱好,往往和他长大了走什么道路很有关系。我出生于一个戏剧爱好者的家庭,家里常年累月地处在锣鼓丝弦歌唱的气氛之中,可以说,我在娘胎里就“听戏”了。我父亲程君谋是老一辈京剧内外行所熟知的谭派须... 小时扎下的根一个人小时候的兴趣和爱好,往往和他长大了走什么道路很有关系。我出生于一个戏剧爱好者的家庭,家里常年累月地处在锣鼓丝弦歌唱的气氛之中,可以说,我在娘胎里就“听戏”了。我父亲程君谋是老一辈京剧内外行所熟知的谭派须生名票,虽未正式下海,却以毕生精力致力于京剧艺术的研究。他早年拜过名师陈彦衡,青年时代辗转演出于武汉、北京、上海,有“汉口谭鑫培”之称。他还曾与程砚秋、荀慧生合作演出,给著名须生演员孟小冬、陈大濩、梅葆玥、孙岳、徐琴芳(电影前辈女演员,后改行唱京剧)、李永德等说过戏,灌有唱片,整理出版过多出谭派京剧演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派 陈大濩 孙岳 程砚秋 荀慧生 彦衡 谭鑫培 合作演出 孟小冬 女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可染和京剧
9
作者 任愚颖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189-190,共2页
1989年12月5日,李可染在北京与世长辞。清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在他画室中的沙发旁发现了几盘京剧盒式磁带,其中有程砚秋的《锁麟囊》、孟小冬的《搜孤救孤》。平时写字、作画累了的时候,李可染就用录音机放这些带子,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1989年12月5日,李可染在北京与世长辞。清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在他画室中的沙发旁发现了几盘京剧盒式磁带,其中有程砚秋的《锁麟囊》、孟小冬的《搜孤救孤》。平时写字、作画累了的时候,李可染就用录音机放这些带子,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既养神,又解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可染 孟小冬 盒式磁带 程砚秋 锁麟囊 堂会戏 尚和玉 杨宝森 张君秋 谭鑫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城小江南 五感相融的“民国情怀”
10
作者 张颖 张致毓 《餐饮世界》 2017年第8期35-37,共3页
如果想普及民国知识,那么就到京城小江南吧。一走进餐厅,时间就仿佛流转回民国,充满古意的竹灯笼高高挂起,穿着蓝色民国学生装的服务生在餐厅里忙碌着……餐厅一侧的戏台上,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黄梅戏,让你领略江南的似水柔情——京城... 如果想普及民国知识,那么就到京城小江南吧。一走进餐厅,时间就仿佛流转回民国,充满古意的竹灯笼高高挂起,穿着蓝色民国学生装的服务生在餐厅里忙碌着……餐厅一侧的戏台上,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黄梅戏,让你领略江南的似水柔情——京城小江南餐厅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打造了"民国文化"主题餐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南 似水柔情 餐饮文化 感相 夏雨 浙菜 孟小冬 完一 煮制 北方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