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加拉红染色对口腔扁平苔癣癌变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作良 熊金兰 +1 位作者 陈汉正 徐学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共3页
利用孟加拉红染色对2组口腔扁平苔癣(OLP)进行了癌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38例初诊组OLP染色的深浅程度与组织病理的重轻呈一致性,染色值在0.25以下者为良性损害,染色值在0.75以上者为不良损害,染色值在0.5者为可疑损害。对复查组51例OL... 利用孟加拉红染色对2组口腔扁平苔癣(OLP)进行了癌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38例初诊组OLP染色的深浅程度与组织病理的重轻呈一致性,染色值在0.25以下者为良性损害,染色值在0.75以上者为不良损害,染色值在0.5者为可疑损害。对复查组51例OLP的染色结果表明,染色值的浅深与临床转归的好坏呈平行关系,可根据染色深浅制订不同的处理方案,而且通过染色检查,大大降低了复查时的活检率,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红染色 口腔 扁平苔癣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红染色检查在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中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汉正 陈作良 +2 位作者 徐学义 苏倩倩 陈新明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52-155,共4页
活检是目前诊断白斑癌变的主要手段,但在什么时候、仆么地方取活检最能反映整个病损的组织变化和最具有诊断价值呢?本文用盂加拉红染料对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定量染色观察,发现染色值的变化与组织学的改变有明显关... 活检是目前诊断白斑癌变的主要手段,但在什么时候、仆么地方取活检最能反映整个病损的组织变化和最具有诊断价值呢?本文用盂加拉红染料对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定量染色观察,发现染色值的变化与组织学的改变有明显关系,组织学上表现为单纯增生性白斑样损害的染色值在0.28左右,一旦发生癌变,其染色值明显升高,预计这一结果将成为我们指导手术活检和非手术监测口腔白斑癌变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红 白斑样损害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偶联玫瑰红纳米光敏剂及其光动力抗菌织物
3
作者 陈彧彦 吕子豪 +2 位作者 郑梦姣 光晓翠 李蔚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解决光敏剂在蛋白质纤维应用上效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偶联壳聚糖(CS)和孟加拉玫瑰红(RB)制得一种高效的纳米光动力抗菌剂CS-RB,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及光动力特性,并研究了其吸附织物后的光动力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RB生成^(1)O_(2)的能... 为解决光敏剂在蛋白质纤维应用上效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偶联壳聚糖(CS)和孟加拉玫瑰红(RB)制得一种高效的纳米光动力抗菌剂CS-RB,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及光动力特性,并研究了其吸附织物后的光动力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RB生成^(1)O_(2)的能力提升2.98倍,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9.99%,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提升了77.52个百分点。负载CS-RB的蛋白质纤维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9%和99.90%,且具备优良的服用性能。此外,CS-RB对不同基材织物也显示出良好的光动力抗菌效能(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 壳聚糖 孟加拉玫瑰 纳米光敏剂 羊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玫瑰红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4
作者 黄佃宇 庄颖 +2 位作者 田美 董雪 马卫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0-724,共5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在pH 3.0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孟加拉玫瑰红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发生反应引起共振光散射光谱发生变化,其共振光散射峰强度差值随着马来酸氯苯那敏浓度增加而增大。实验显示,...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在pH 3.0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孟加拉玫瑰红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发生反应引起共振光散射光谱发生变化,其共振光散射峰强度差值随着马来酸氯苯那敏浓度增加而增大。实验显示,共振光散射波长在309 nm时,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的强度差值达到最大,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差值与马来酸氯苯那敏浓度在0.05~0.4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检测限为0.0418 mg/L。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氯苯那敏 孟加拉玫瑰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离检测红枣中四种色素成份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军漫 苏晓娜 +3 位作者 袁凯松 翟海云 余晓 郭敏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95-1299,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红枣中的罗丹明6G、藏红T、孟加拉玫瑰红和荧光桃红B四种工业染料的方法。对电泳介质的种类、浓度、p H值及分离电压和进样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0.01 mol·L^-1硼砂-30%乙腈(p H=9.5)...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红枣中的罗丹明6G、藏红T、孟加拉玫瑰红和荧光桃红B四种工业染料的方法。对电泳介质的种类、浓度、p H值及分离电压和进样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0.01 mol·L^-1硼砂-30%乙腈(p H=9.5)条件下,可在8 min内实现罗丹明6G、藏红T、孟加拉玫瑰红和荧光桃红B的分离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7.2-407.2、70.2-350.8、101.8-1017.6和41.5-705.2 ng·m L^-1,检出限分别为3.7、38.2、64.4和20.9 ng·m L^-1,回收率分别为101.8%、98.3%、97.7%和103.0%。可用于红枣中四种工业染料的分离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荧光检测 罗丹明6G T 孟加拉玫瑰 荧光桃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6
作者 黄佃宇 马卫兴 +2 位作者 庄颖 董雪 田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205,共8页
建立了两种快速、直接的分光光度法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方法是基于在Clark-Lubs缓冲溶液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能与赤藓红B(方法 A)或孟加拉玫瑰红(方法 B)之间发生反应,引起体系的吸光度发生变化。通过测量体系在560 nm和577 nm处的... 建立了两种快速、直接的分光光度法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方法是基于在Clark-Lubs缓冲溶液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能与赤藓红B(方法 A)或孟加拉玫瑰红(方法 B)之间发生反应,引起体系的吸光度发生变化。通过测量体系在560 nm和577 nm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得到的结果显示,方法 A即赤藓红B体系在560nm处的吸光度差值与1.00~10.00 mg·L^(-1)浓度范围内马来酸氯苯那敏呈线性关系(ΔA=0.125C+0.028 3,相关系数为0.999 6),检出限为0.222 8 mg·L^(-1)。方法 B即孟加拉玫瑰红体系在577 nm处的吸光度差值与1.00~16.00 mg·L^(-1)浓度范围内马来酸氯苯那敏呈线性关系(ΔA=0.086 1C-0.012 8,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3571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氯苯那敏 分光光度法 赤藓B 孟加拉玫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筛选染料脱色真菌的新方法——脱色圈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宝阳 贺龙泽 +1 位作者 龚思齐 李金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以孟加拉红为指示染料,利用脱色透明圈法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得到一株脱色菌,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该菌株的脱色能力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该黑曲霉菌株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染料脱色能力;以孟加拉红为指... 以孟加拉红为指示染料,利用脱色透明圈法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得到一株脱色菌,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该菌株的脱色能力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该黑曲霉菌株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染料脱色能力;以孟加拉红为指示染料的脱色透明圈法分离染料脱色菌的效果好,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菌株 孟加拉红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症的病因诊断和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44
8
作者 宋念东 宋爱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干眼症 SCHIRMER试验 孟加拉红试验 人工泪液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料和糖果中5种非法添加色素的检测 被引量:23
9
作者 邵仕萍 奚星林 +1 位作者 陈洁贞 梁瑞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9-192,共4页
采用聚酰胺吸附法提取样品溶液的色素,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采用ODS柱分离,以甲醇和硫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520nm波长处检测。亮黑、荧光素钠、红色2G、荧光桃红和孟加拉玫瑰红的... 采用聚酰胺吸附法提取样品溶液的色素,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采用ODS柱分离,以甲醇和硫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520nm波长处检测。亮黑、荧光素钠、红色2G、荧光桃红和孟加拉玫瑰红的质量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1、2、5mg/kg添加水平时的平均回收率在82.95%~95.43%范围内,RSD值在1.99%~5.95%范围内。方法检出限为1.0mg/kg。该方法准确度高,分离效能好,结果稳定可靠,适合于饮料和糖果中亮黑、荧光素钠、红色2G、荧光桃红和孟加拉玫瑰红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亮黑 荧光素钠 色2G 荧光桃 孟加拉玫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培养基在饲料霉菌总数检验中的应用比对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刘益 佘容 +1 位作者 刘耀敏 张凤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0,共3页
为考核饲料霉菌总数的检验过程中孟加拉红(RBC)培养基和国标指定用高盐察氏琼脂(COA)培养基在实际应用效果上的差异,研究对30份饲料成品进行检测,其中COA培养基中霉菌的检出率为43.33%,RBC培养基的检出率为36.7%,无显著差异;两者在饲料... 为考核饲料霉菌总数的检验过程中孟加拉红(RBC)培养基和国标指定用高盐察氏琼脂(COA)培养基在实际应用效果上的差异,研究对30份饲料成品进行检测,其中COA培养基中霉菌的检出率为43.33%,RBC培养基的检出率为36.7%,无显著差异;两者在饲料原料方面检出率相同,无差异。RBC的超标率(18.71%)高于COA(13.45%),两者无显著差异。在时间上,RBC培养基需48 h,COA培养基则需96~120 h不等。综上可得,RBC培养基可以应用于饲料霉菌检测的初步快速筛查和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总数 高盐察氏琼脂培养基 孟加拉红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广谱抗菌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玉荣 张晓妍 +4 位作者 邹明辰 邓永龙 王子聪 沈慧颖 王清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4-267,272,共5页
针对细菌对抗生素存在较强耐药性的问题,利用光动力原理实现广谱抗菌。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纺布为基材,孟加拉玫瑰红(RB)为光敏剂,通过使用可以进行光交联的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Q)将光敏剂RB负载在PET无纺布... 针对细菌对抗生素存在较强耐药性的问题,利用光动力原理实现广谱抗菌。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纺布为基材,孟加拉玫瑰红(RB)为光敏剂,通过使用可以进行光交联的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Q)将光敏剂RB负载在PET无纺布上,制备了抗菌性能优异的光动力RB/PET复合材料。通过静态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分析复合材料的亲疏水性、基本形貌以及热稳定性。测试复合材料对碘化钾溶液的底物氧化性能以及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研究复合材料的光动力效率。结果表明,经过光交联后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能明显增强,纤维间发生粘连,热稳定性提高。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强65mW/cm^(2),波长420~780nm,光照时间30min),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底物氧化性能和抗菌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89%和9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玫瑰 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Q)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光动力抗菌 光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的布氏杆菌感染
12
作者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1期5-5,共1页
埃及学者Salem取30尾尼罗鲇鱼(Nile catfish),其中15尾皮下注射从牛分离到的马尔他布氏杆菌牛生物3型菌株,另15尾作对照。之后每7天扑杀3尾,用标准凝集和孟加拉玫瑰红平皿试验检测,结果发现在接种后1—5周内接种鱼为布氏杆菌阳性。在接... 埃及学者Salem取30尾尼罗鲇鱼(Nile catfish),其中15尾皮下注射从牛分离到的马尔他布氏杆菌牛生物3型菌株,另15尾作对照。之后每7天扑杀3尾,用标准凝集和孟加拉玫瑰红平皿试验检测,结果发现在接种后1—5周内接种鱼为布氏杆菌阳性。在接种后2—5周内共死亡12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孟加拉玫瑰 试验检测 马尔他 埃及学 布氏杆菌病 皮下注射 接种后 人工感染 鱼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抗菌驼绒/棉混纺纱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邓永龙 夏雨婷 +3 位作者 安博华 夏鑫 王颖 周惠敏 《丝绸》 2025年第10期84-90,共7页
为开发光动力抗菌型驼绒混纺纱,本文选择环锭纺纺纱方式,试制线密度为36.4 tex的三种不同比例(30/70、50/50、70/30)光动力抗菌驼绒与棉的混纺纱。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纱线毛羽测试仪和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等对以孟加拉玫瑰红为光敏剂... 为开发光动力抗菌型驼绒混纺纱,本文选择环锭纺纺纱方式,试制线密度为36.4 tex的三种不同比例(30/70、50/50、70/30)光动力抗菌驼绒与棉的混纺纱。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纱线毛羽测试仪和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等对以孟加拉玫瑰红为光敏剂的3种光动力抗菌驼绒混纺纱的基本形貌、物理性能、光动力氧化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光动力驼绒纤维含量增加,混纺纱物理性能下降,在可见光下混纺纱的抗菌能力和底物氧化性能提高,当负载光敏剂后的驼绒纤维含量达到70%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99.99%。本文开发的光动力抗菌型驼绒混纺纱赋予了驼绒混纺纱在可见光照射下的抑菌性能,拓宽了驼绒产品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纱 光动力抗菌 驼绒纤维 棉纤维 环锭纺 孟加拉玫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