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17年的孟什维克:挣扎在教条、幻想和现实之间 |
В.И.巴库林
张广翔
张文华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
|
俄国十月革命与孟什维克的命运 |
陈耀刚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3
|
论两个“版本”的民主集中制 |
管怀伦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4
|
十六大以来民主集中制研究述评 |
何益忠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关于西方“斯大林学”的若干问题 |
叶卫平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6
|
关于列宁一党存在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 |
叶卫平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7
|
1917年2月至10月列宁指导革命斗争的策略 |
奇秀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8
|
列宁在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时期对普列汉诺夫的评论 |
高敬增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9
|
徒有其名的党员白给也不要——读列宁有关清党工作的论述札记 |
魏泽焕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3 |
0 |
|
10
|
忘记、诋毁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杂感 |
张旭东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1
|
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几点思考 |
万国新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1999 |
0 |
|
12
|
学习列宁关于党内斗争的辩证法 |
柯士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13
|
西方“列宁学”家所提出的三桩疑案考析 |
叶卫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14
|
《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时代背景答疑 |
马家骏
|
《人文杂志》
|
1981 |
0 |
|
15
|
《普列汉诺夫评传》前言(附全书目录) |
高放
高敬增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6
|
普列汉诺夫功过之源 |
高放
高敬增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7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宁在第二国际中的历史功绩 |
孙景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18
|
学习列宁民主集中制理论和实践 |
徐善广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5 |
0 |
|
19
|
对俄共党内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斗争的再认识 |
康泠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20
|
简析三次革命期间俄共土地纲领的几个阶段 |
李德硕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