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小年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2,共4页
"孙志刚事件"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一个理想的公共政策过程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进行观察。从而有望打开一扇公共政策过程重建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户,本文发现了一个以政策需要...
"孙志刚事件"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一个理想的公共政策过程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进行观察。从而有望打开一扇公共政策过程重建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户,本文发现了一个以政策需要为起点,包括政策目标、政策结构、政策距离与政策发展等五环节的公共政策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问题缠身的主流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一种突围,又可望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孙志刚事件
”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需要的政策过程
需要的政策过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孙志刚事件”看警察危机公关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2-137,共6页
2003年上半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给我国警察造成了严重的声誉危机。警察危机公关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从“孙志刚事件”来看,警察机关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维护和塑造警察新形象;加强理论研究,确保警察话语权;高度重视网络传...
2003年上半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给我国警察造成了严重的声誉危机。警察危机公关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从“孙志刚事件”来看,警察机关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维护和塑造警察新形象;加强理论研究,确保警察话语权;高度重视网络传媒的影响,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认真借鉴企业与其它机构危机公关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孙志刚事件
”
警察机关
危机公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丽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社会救助
《收容遣送办法》
“
孙志刚事件
”
救助管理工作
收容遣送制度
救济制度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暴力及其法律规治
被引量:
2
4
作者
满洪杰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7期66-67,共2页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初引发网民表达愿望的,是对有关行为的不满而产生的朴素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在虐猫事件中表现为对残害生灵的谴责,在铜须事件中表现为夫妻忠贞的道德要求,在后妈事件中表现为对虐待儿童者的愤怒。这种动机的...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初引发网民表达愿望的,是对有关行为的不满而产生的朴素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在虐猫事件中表现为对残害生灵的谴责,在铜须事件中表现为夫妻忠贞的道德要求,在后妈事件中表现为对虐待儿童者的愤怒。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决定了网络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可以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的范围内,则其后果往往是肯定性的。如在孙志刚事件中,网上舆论的不断推动,对于促进我国有关法制的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大多数可以称得上网络暴力的事件中,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往往被扭曲、被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正义性
正义感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
网络暴力
事件
侵权行为
侵权损害
法律行为
虐猫
事件
铜须
事件
虐待儿童
网络舆论
孙志刚事件
网络虚拟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
5
作者
武玉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收容遣送制度在最初的设计上,是一种救济制度,后来偏离了收容遣送福利性、救济性的本来目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量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剧增,为解决城市市容和治安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收容遣送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收容遣送制度在最初的设计上,是一种救济制度,后来偏离了收容遣送福利性、救济性的本来目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量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剧增,为解决城市市容和治安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收容遣送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就内容上来说,其中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以及有关法律相抵触,影响了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在实践中,收容遣送的自由裁量权很大,严肃性大大下降,很多方面缺乏公正性,演变成了一项限制公民基本宪法权利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容遣送制度
人身自由
“
孙志刚事件
”
人权
公民权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伤记忆的现实回访与自我书写——在线社区中集体记忆个案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洪杰文
杨金
汤恋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6期86-98,共13页
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进行阐释的机会,都能在集体记忆的形成中获得主动构建和书写的权利。文章从文化创伤的视角出发,对2003年至2017年间,在线社区“天涯论坛”中有关孙志刚事件的文本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
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进行阐释的机会,都能在集体记忆的形成中获得主动构建和书写的权利。文章从文化创伤的视角出发,对2003年至2017年间,在线社区“天涯论坛”中有关孙志刚事件的文本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天涯论坛”中围绕孙志刚事件形成的集体记忆呈现出明显的创伤样貌。在对创伤记忆进行现实回访中,悲剧成为主流的叙述基调,悲伤、愤怒和失望是创伤记忆中的主流情绪。在集体记忆的构建上,大量网友积极主动地自我书写,将自己类似的亲身经历注入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中,还建立了与孙志刚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受害者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志刚”及“孙志刚事件”逐渐被抽象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以及不公平遭遇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集体记忆
孙志刚事件
文化创伤
自我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小年
机构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2,共4页
文摘
"孙志刚事件"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一个理想的公共政策过程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进行观察。从而有望打开一扇公共政策过程重建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户,本文发现了一个以政策需要为起点,包括政策目标、政策结构、政策距离与政策发展等五环节的公共政策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问题缠身的主流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一种突围,又可望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主动性。
关键词
“
孙志刚事件
”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需要的政策过程
需要的政策过程意义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孙志刚事件”看警察危机公关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文摘
2003年上半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给我国警察造成了严重的声誉危机。警察危机公关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从“孙志刚事件”来看,警察机关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维护和塑造警察新形象;加强理论研究,确保警察话语权;高度重视网络传媒的影响,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认真借鉴企业与其它机构危机公关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
“
孙志刚事件
”
警察机关
危机公关
Keywords
SUN Zhi-gang's Event' , Police organs, crisis in public relations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丽丽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社会救助
《收容遣送办法》
“
孙志刚事件
”
救助管理工作
收容遣送制度
救济制度
社会福利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暴力及其法律规治
被引量:
2
4
作者
满洪杰
机构
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7期66-67,共2页
文摘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初引发网民表达愿望的,是对有关行为的不满而产生的朴素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在虐猫事件中表现为对残害生灵的谴责,在铜须事件中表现为夫妻忠贞的道德要求,在后妈事件中表现为对虐待儿童者的愤怒。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决定了网络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可以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的范围内,则其后果往往是肯定性的。如在孙志刚事件中,网上舆论的不断推动,对于促进我国有关法制的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大多数可以称得上网络暴力的事件中,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往往被扭曲、被掩盖。"
关键词
网络暴力
正义性
正义感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
网络暴力
事件
侵权行为
侵权损害
法律行为
虐猫
事件
铜须
事件
虐待儿童
网络舆论
孙志刚事件
网络虚拟世界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
5
作者
武玉红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文摘
收容遣送制度在最初的设计上,是一种救济制度,后来偏离了收容遣送福利性、救济性的本来目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量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剧增,为解决城市市容和治安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收容遣送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就内容上来说,其中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与我国现行宪法以及有关法律相抵触,影响了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在实践中,收容遣送的自由裁量权很大,严肃性大大下降,很多方面缺乏公正性,演变成了一项限制公民基本宪法权利的制度。
关键词
收容遣送制度
人身自由
“
孙志刚事件
”
人权
公民权利
中国
Keywords
accommodating and sending back the homeless and the slight offenders, personal freedom, reflection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伤记忆的现实回访与自我书写——在线社区中集体记忆个案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洪杰文
杨金
汤恋
机构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6期86-98,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60003)。
文摘
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进行阐释的机会,都能在集体记忆的形成中获得主动构建和书写的权利。文章从文化创伤的视角出发,对2003年至2017年间,在线社区“天涯论坛”中有关孙志刚事件的文本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天涯论坛”中围绕孙志刚事件形成的集体记忆呈现出明显的创伤样貌。在对创伤记忆进行现实回访中,悲剧成为主流的叙述基调,悲伤、愤怒和失望是创伤记忆中的主流情绪。在集体记忆的构建上,大量网友积极主动地自我书写,将自己类似的亲身经历注入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中,还建立了与孙志刚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受害者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志刚”及“孙志刚事件”逐渐被抽象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以及不公平遭遇的象征。
关键词
在线集体记忆
孙志刚事件
文化创伤
自我书写
Keywords
online collective memory
Sun Zhigang event
cultural trauma
self-writing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
刘小年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孙志刚事件”看警察危机公关
李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韩丽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网络暴力及其法律规治
满洪杰
《信息网络安全》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
武玉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创伤记忆的现实回访与自我书写——在线社区中集体记忆个案研究
洪杰文
杨金
汤恋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