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孙家鼐
1
作者 郭卫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6-46,共11页
孙家鼐经历晚清咸同光宣四朝,科场得意,官运发达,身为“帝师”,始终恩遇优渥,于汉族廷臣中实属难得。孙氏作为地缘政治聚合中尤为重要的京官群体的领袖人物,行状低调谨严,实则位高权重。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的首位主持者,对中... 孙家鼐经历晚清咸同光宣四朝,科场得意,官运发达,身为“帝师”,始终恩遇优渥,于汉族廷臣中实属难得。孙氏作为地缘政治聚合中尤为重要的京官群体的领袖人物,行状低调谨严,实则位高权重。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的首位主持者,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及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接轨有良多开创性贡献。作为官绅主流派的重要代表,此翼是为政坛各派均须借助的势力,进而每每成为左右政局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鼐 京官领袖 京师大学堂掌门人 主流派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探寻与围剿:孙家鼐与康有为派的论争
2
作者 王传凯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13,共4页
孙家鼐与康有为之间官位品阶不同,一个贵为"帝师",一个是工部主事,但是在甲午战后特别是戊戌变法期间,却同处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政局漩涡之中。从京师大学堂的总办提调名单"无一人是康党"、上海... 孙家鼐与康有为之间官位品阶不同,一个贵为"帝师",一个是工部主事,但是在甲午战后特别是戊戌变法期间,却同处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政局漩涡之中。从京师大学堂的总办提调名单"无一人是康党"、上海《时务报》的人事安排,再到开设懋勤殿后顾问"尽是维新派",一个处于权力的守势,一个处于权力的攻势。虽然二人有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的差异,但是二人对于权力的攻守确是争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鼐 康有为 京师大学堂 《时务报》 懋勤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家鼐与晚清寿州孙氏家族之崛起
3
作者 郭坤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14,共7页
寿州孙氏家族在官绅商学等界人才辈出,多有建树,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孙家鼐为代表的家族杰出人物为寿州孙氏家族发展提供强大拉力,给予族人以精神引领,推动家族共同体打造,在家族崛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寿州孙... 寿州孙氏家族在官绅商学等界人才辈出,多有建树,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孙家鼐为代表的家族杰出人物为寿州孙氏家族发展提供强大拉力,给予族人以精神引领,推动家族共同体打造,在家族崛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寿州孙氏家族向上晋升过程中,孙家鼐及其僚属对于寿州孙氏族人多有提携与关照,为族人发展风险规避及腾飞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及支撑。孙家鼐身故后,虽影响力日渐式微,但依旧成为寿州孙氏族人认同的精神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鼐 寿州孙氏家族 佑护 家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家鼐与《钦定书经图说》
4
作者 廖大伟 沈乘风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12,共6页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痛则思变,学制改革作为改革举措之一被推行。新式学堂需有新式教科书,孙家鼐等人奉命编纂《钦定书经图说》以俟书成后颁发各省。从编辑图书、印刷图书到修复此书,虽限于经费不足等问题,但多个部门携手合作,最终得以将...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痛则思变,学制改革作为改革举措之一被推行。新式学堂需有新式教科书,孙家鼐等人奉命编纂《钦定书经图说》以俟书成后颁发各省。从编辑图书、印刷图书到修复此书,虽限于经费不足等问题,但多个部门携手合作,最终得以将《钦定书经图说》付梓。书成以后,被赏赐给王公大臣等,还曾作为礼物赠与日本人犬养毅,同时作为钦定教科书颁发各省学堂,甚至参与直隶出品展览会。通过梳理奏折、报刊等史料可发现,孙家鼐主编的《钦定书经图说》既包含中国传统经典,又吸收西方近代地理学成果,印刷时又采用西方传入的石印技术,越发图文并茂,此可谓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同时,孙家鼐苦心孤诣编纂此书,与其抱有博采众长的开明态度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鼐 《钦定书经图说》 编印 中西文化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家鼐近代高等教育思想初探
5
作者 余梓东 谢泽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孙家鼐是京师大学堂的筹办者和第一任管学大臣,是晚清著名的高等教育家。他为官持正,开明担当,为晚清时期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孙家鼐主张建立京师大学堂是为国储才,强调办学宗旨是中体西用。他引入了先进的分科教学模式,认... 孙家鼐是京师大学堂的筹办者和第一任管学大臣,是晚清著名的高等教育家。他为官持正,开明担当,为晚清时期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孙家鼐主张建立京师大学堂是为国储才,强调办学宗旨是中体西用。他引入了先进的分科教学模式,认为大学堂培养的学生应学有所成,成有所用。时至今日,孙家鼐关于高等教育的思考仍有着现实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鼐 京师大学堂 高等教育思想 晚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源深跋吴儁《补竹图》考
6
作者 武宝民 《中国书画》 2022年第7期8-13,共6页
一、《补竹图》与作者《补竹图》轴纸本设色,纵190厘米,横40厘米,江阴博物馆藏(见图1)该画轴由三部分拼接组成:上部一纸有张之万、赵佑宸、孙家鼐、林犬龄、黄倬五人题写画赞。
关键词 博物馆藏 孙家鼐 鲍源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