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王船山《正蒙注》的存神尽性论(上)
- 1
-
-
作者
陈来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1期78-82,共5页
-
文摘
“存神尽性”问题是王船山《张子正蒙注》体系的落脚点,涉及《正蒙注》之根本宗旨和终极关怀,意义重大。“神”指心神,“性”指人性,“存”与“尽”是功夫,文章重点讨论“存神尽性”论中的心性和功夫问题。文章以为船山所论存神尽性功夫并非十分清楚,但大体上可以说存神尽性的为学意义是既要穷理也要涵养,伦理意义是破除物欲的阻碍,功夫极致是达到化物不滞的境界,宇宙论意义是形死而神不亡之超道德的带有准宗教意义的宇宙意识。
-
关键词
王船山
《张子正蒙注》
存神尽性论
宇宙论
人道论
天道论
哲学思想
-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王船山《正蒙注》的存神尽性论(下)
- 2
-
-
作者
陈来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78-82,共5页
-
文摘
四、存神尽性
以上所论是<正蒙注>的心性论观点,现在来看<正蒙注>存神尽性的功夫论.船山在对<正蒙>的太和篇的解释中,在许多横渠论天道的地方都转向了人道的解释,如他在对<正蒙>"不如野马纲缊,不足谓之太和"的解释中,便特别提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肖太和之本体":此言体道者不于物感未交、喜怒哀乐未倚之中,合气于神,合神于性,以健顺五常之理融会于清通,生气变化而有滞有息,则不足以肖太和之本体,而用亦不足以行矣.(太和)[42]
-
关键词
王船山
《正蒙注》
存神尽性论
理学式
道学
道德修养
-
Keywords
Wang Chuanshan
'Zhang Zi Zheng Meng Zhu'
preserve mentality and exert humanity
mentality
effort
-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