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时效制度存在理由论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9,共8页
"权利消减"的时效构成背离了人类的一般道德情操和自然正义观念,而"公益"、"社会秩序"、"信赖保护"、"社会效率"、"不保护权利上的休眠者"等都不能使该构成正当化。将时... "权利消减"的时效构成背离了人类的一般道德情操和自然正义观念,而"公益"、"社会秩序"、"信赖保护"、"社会效率"、"不保护权利上的休眠者"等都不能使该构成正当化。将时效定性为"权利推定"的制度,克服真正权利人或已免责义务人的举证困难,将从根本上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使其成为"人类权利的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灭时效 取得时效 存在理由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理由:来自图书馆使命的注解 被引量:122
2
作者 于良芝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7年第1期1-9,共9页
在世界范围内,几份重要的公共图书馆文献都将当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界定为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传播、促进社会和谐、培育信息素养、培养阅读兴趣、扫盲。文章首先考察了这些文献对公共图书馆使命的阐述,然后以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 在世界范围内,几份重要的公共图书馆文献都将当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界定为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传播、促进社会和谐、培育信息素养、培养阅读兴趣、扫盲。文章首先考察了这些文献对公共图书馆使命的阐述,然后以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发现为依据,考察了这些使命作为公共图书馆存在理由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这些使命在当代政治和社会话语中经常出现,公众对它们也具有很高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的确为公共图书馆的合理性提供着有效注解,但信息服务使命目前正受到互联网的挑战,扫盲及培养阅读兴趣的使命正在受到图书馆借阅量下滑趋势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使命 公共图书馆存在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造国有企业的初衷——共和国初期阶段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国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5,共9页
2014年混合所有制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趋向。之前,国有企业改革35年来的核心指向是效率、效果、竞争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这个问题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就难以找到出路。本文回到新生共和... 2014年混合所有制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趋向。之前,国有企业改革35年来的核心指向是效率、效果、竞争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这个问题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就难以找到出路。本文回到新生共和国最初的十年,去考察政府大规模建造和装备国有企业的初衷,分析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依据,以及当时积累下的政府管控国有企业的弊端,就此来进一步思考国有企业未来改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意图 国有企业 存在理由 管理的弊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个人化”写作 被引量:2
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个人化” 个人化写作 生命体验 时代精神 时代特色 文化体验 创作思潮 生活体验 存在理由 女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铁生论:荒凉的祈盼
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6-106,共1页
史铁生论:荒凉的祈盼薛毅在《上海文学》1997年第三期上撰文指出,当代的困境在于,已有的文化观念,究竟能不能为个体安置一个栖居地,为个体寻找一个可靠的存在的理由,而不是给他一个谎言,一个虚假目标,一个海市蜃楼的家。史... 史铁生论:荒凉的祈盼薛毅在《上海文学》1997年第三期上撰文指出,当代的困境在于,已有的文化观念,究竟能不能为个体安置一个栖居地,为个体寻找一个可靠的存在的理由,而不是给他一个谎言,一个虚假目标,一个海市蜃楼的家。史铁生和他的作品,呈现着的就是这样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务虚笔记》 文化想象力 个体危机 文化观念 个体的生长 虚假目标 上海文学 生存状况 存在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进步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6
作者 崔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36,共1页
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力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认识的功能,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摆脱愚昧无知状态,人们的思维日益科学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碰... 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力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认识的功能,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摆脱愚昧无知状态,人们的思维日益科学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碰到的种种自然之谜不断揭开,自然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原先笼罩在人们头脑中的宗教迷信观念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失去其存在的理由。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们的视野大为开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精神文明 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革命 思维方式 存在理由 宗教迷信 思维科学化 20世纪 社会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功”与“时尚”
7
作者 李力研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3期22-24,共3页
“气功”与“时尚”李力研时尚,是个敏感问题。只要你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你就会从中感觉到社会的精神,民族的灵魂;倘若你足够认真、耐心,那么你还会从中知道有人是否得了精神病、狂想症,是否得了偏食症,是否得了空虚症等等。所以... “气功”与“时尚”李力研时尚,是个敏感问题。只要你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你就会从中感觉到社会的精神,民族的灵魂;倘若你足够认真、耐心,那么你还会从中知道有人是否得了精神病、狂想症,是否得了偏食症,是否得了空虚症等等。所以,时尚问题不是个小问题,也不是个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师 人体科学 超越时空 “歪门斜道” “五·四”运动 马列主义 长生不死 存在理由 封建迷信 茅台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