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活决定意识的诸含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忠世
机构
青岛大学<东方论坛>杂志社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83-87,共5页
文摘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理解.1.在人们的生活本身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既改变了对象世界同时也改变、创造了入自身,从而创造了意识的物质前提和生理条件.2.由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意识是生活借以实现的精神条件.3.意识是生活总体中的一个因素,生活决定意识是总体决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4.具体个人的意识是由个人的具体生活决定的.5.意识是生活的表现,因而为生活所决定.6.意识作为反映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7.意识随着生活的变化、演进而变化、演进.
关键词
费尔巴哈
自我意识
唯物史观
存在决定意识
新唯物主义
相互关系
人的意识
旧唯物主义
实际生活过程
“存在 ”
分类号
I041
[文学—文学理论]
题名 论超前意识
2
作者
孙洪敏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5期30-33,共4页
文摘
人们都承认有落后于存在的落后意识,那么,有没有先于存在的超前意识呢?本文就是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恳望大家指正。一、何谓超前意识意识能超前吗?说意识超前是否就否定了存在决定意识呢?笔者认为,承认超前意识如同承认落后意识一样,并不同承认存在决定意识的问题相矛盾。
关键词
超前意识
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
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
人类生存
物质利益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变革
存在决定意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社会主义商品意识初探
3
作者
吴克烈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31-35,共5页
文摘
存在决定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为社会主义的商品意识。因此,认真探讨社会主义商品意识这一范畴,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一所谓商品意识,简言之,即商品经济客观存在的反映。其涵义较为广泛,包括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一般是指人们对商品经济现实的感觉或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商品意识反映商品存在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们能够用从商品经济的现实活动中所引出的概念、思想和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资本主义私有制
有计划商品经济
公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现阶段
客观存在
存在决定意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要区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4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2期70-70,共1页
文摘
“存在决定意识”说,常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谢遐令以为这一点很值得商榷。(1984年1月20日《光明日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有两类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显然,自然存在是可感觉的,物质的,社会存在却是超感觉的、非物质的。然而许多同志在主张“存在决定意识”时,往往把“存在”理解为自然存在,并未理会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存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唯物史观并非建基于自然存在(物质),而是建基于社会存在(非物质,却是客观存在)。作者认为。
关键词
社会存在
客观存在
自然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存在决定意识
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
非物质
基本范畴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题名 暴力犯罪的文化原因及对策
5
作者
刘盛虞
马永明
曹光德
凌凡
王丰顺
李国满
机构
重庆市公安局三处
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6期32-37,共6页
文摘
(一)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整个犯罪,特别是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变革转型时期。社会将对每个社会成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震荡,
关键词
暴力犯罪
文化原因
社会成员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变革
存在决定意识
根本原理
震荡
文化素质
严重暴力犯罪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是“现实”还是“幻影”?——答刘光裕同志
6
作者
刘波
出处
《文史哲》
1983年第5期42-45,共4页
文摘
在本刊83年第二期上,笔者就刘光裕同志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等文(见《文史哲》82年第6期),提出了一点不同看法,旨在通过争鸣,把问题引向深入。紧接着,在本刊第三期、第四期上,相继发表了刘光裕等同志的《“幻影”与现实》等文,都是批评拙文的。对于这些批评,笔者提出以下不同看法。
关键词
高于生活
文艺与生活
社会生活
文史哲
存在决定意识
五十年代
源于生活
主客观
特殊含义
文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千孝不如一顺
7
作者
贾安坤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老人们
传统美德
老年社会
中年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保障体制
国有大中型企业
存在决定意识
经济形态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题名 法律实践中法理学的着眼点
8
作者
刘学灵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18,共2页
文摘
法律实践中法理学的着眼点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刘学灵副研究员法理学的永恒主题是:"法、法律是什么?"于是,人们延伸探讨:"理念中的法是什么?""生活中的法律是什么?"结果答案甚多,分歧甚多。其实,人们只要读一下法律思想史,就会有一个发现,在法律思想史中...
关键词
法理学者
法律实践
法律思想史
司法实践
法学家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治理者
部门法学
思想家
民商法律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题名 哲学发展之路在哪里
9
作者
郑晓江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5-6,共2页
文摘
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决定论为基本骨架:本体论谈物质决定精神;认识论讲存在决定意识;历史唯物论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等。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审视,决定论的思考方式主要建立在牛顿经典物理学基础之上。
关键词
上层建筑
基础决定
决定 论
哲学发展
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历史唯物论
本体论
存在决定意识
认识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注重实绩是识别和选用干部的重要原则
10
作者
曾子其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28-31,共4页
文摘
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及时地、广泛地发现、选拔和合理使用人才,尤其是选拔领导人才。依据什么去识别和选用人才是摆在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实践是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首先,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和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思维和存在,存在决定意识。认识论的这条基本原理在认识干部问题上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干部的才干要通过实践才能锻炼、表现出来。
关键词
选用干部
选拔领导人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唯物辩证法
存在决定意识
干部问题
基本原理
认识论
人事部门
合理使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卷首语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处
《产经评论》
1996年第4期2-2,共1页
文摘
存在决定意识。任何物质文明的进步,最终都以相应的精神文明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往往忽略的是事情的另一面:精神文明自成体系,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是主仆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它可以独立,可以超前。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
关键词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存在决定意识
文明形式
伙伴关系
发展规律
主仆关系
信用交换
主流社会
精神追求
联系方式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对文艺社会性质的思考
12
作者
刘振芳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1期16-19,共4页
文摘
“To de or not to be”这一古老的命题,在繁衍至今的人类社会,总是个不解之谜.文艺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这也是一个是非命题,历来有争论.广袤无垠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人类社会则更是纷繁复杂,错综莫辨.马克思主义则首先立足于唯物观的基点,拨开技蔓,抽刀断木,一侧为物质,一侧为精神.物质的社会为社会存在,精神的社会为社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存在为实,意识为虚,意识是存在的投影,二者外延是吻合的.
关键词
社会性质
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
人类社会
社会存在
存在决定意识
意识 反映
社会意识 形态
唯物观
纷繁复杂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题名 诉讼证据理论杂谈
13
作者
宋世杰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文摘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对诉讼证据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什么是证据及证据的本质特征和属性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折,并作出了颇有见地的论证。
关键词
证据事实
诉讼证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案件事实
实质证据观
客观真实性
形式证据观
存在决定意识
花生壳
客观性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题名 观念变革二重性初探
14
作者
郑少忠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29-34,共6页
文摘
改革已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锐不可挡。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势必引起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乃至意识形态特别是思想观念深的刻变革。如何着眼于商品生产的二重性,探讨观念变革的二重性的内在原因及其主要内容,这是实践向我们提出的又一个严峻课题,不能不引起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深切关注。一、观念变革二重性的内涵及其成因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关键词
二重性
商品生产者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历史唯物主义
内在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关系
理论工作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略论马克思文学社会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原则
15
作者
杨立民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6-70,共5页
文摘
文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解释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马克思文学社会学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辩证方法为灵魂,对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做了深刻的揭示。马克思文学社会学思想包含着多方面的深刻和丰富的内容,辩证方法精神则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理论特征。既然是以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为中心,那么,站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点上来解释和把握“现实”,显然就是重要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文学社会学思想中辩证方法的理论前提。
关键词
文学现象
内容与形式
社会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现实依据
现实关系
存在决定意识
作家作品
社会现实
同构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浅谈如何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16
作者
施谷宏
机构
人民银行武宁县支行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86年第11期53-54,共2页
文摘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开放条件下做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个新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政治形势以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处在日益开放之中使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比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的青年人,他们的观念便不同于前辈人,他们的长辈习惯于纵向比较,觉得现在比过去好;而现在的青年则习惯于横向比较。
关键词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观念
青年人
生活方式
新课题
思想认识
存在决定意识
历史时期
政治形势
开放条件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题名 档案工作还是要讲默默无闻
17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5,共1页
文摘
档案工作还是要讲默默无闻主持人阿昆开场白:《每期一辩》带着几分稚嫩、几分羞怯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不期围绕“档案工作还是要讲默默无闻”这个辩题,我们选登了3个正方和3个反方针锋相对的辩论,我们深信您读了以后,不仅会喜欢这个栏目,还会参与这个栏目。为此,我...
关键词
档案工作
社会档案意识
存在决定意识
大读者
档案工作者
《现代汉语词典》
档案人员
江总书记
档案部门
有充分时间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