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序
1
作者
谢冕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F004-F004,共1页
关键词
《
存在与超越
--生命美学导论》
序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冯小刚电影对个体存在的表达——以《我不是潘金莲》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妍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166,共3页
冯小刚与刘震云合作后,其电影风格发生了很大改变,开始逐渐摆脱王朔话语的影响,而深受刘震云新写实风格和新历史叙事的影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这部小说是刘震云对个体存在之思的延续,冯小刚...
冯小刚与刘震云合作后,其电影风格发生了很大改变,开始逐渐摆脱王朔话语的影响,而深受刘震云新写实风格和新历史叙事的影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这部小说是刘震云对个体存在之思的延续,冯小刚导演在故事上没有做大的突破和修正,但他找到一条用外在形式的疏离感来表达荒诞现实生活内容的影像形式,对电影构图和影像叙事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影像叙事
荒诞喜剧
疏离感
存在与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序
1
作者
谢冕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F004-F004,共1页
关键词
《
存在与超越
--生命美学导论》
序
哲学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冯小刚电影对个体存在的表达——以《我不是潘金莲》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妍妍
机构
中原文化艺术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166,共3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西方大众文化观影响下的中国电视文艺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2016BYS013)
文摘
冯小刚与刘震云合作后,其电影风格发生了很大改变,开始逐渐摆脱王朔话语的影响,而深受刘震云新写实风格和新历史叙事的影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这部小说是刘震云对个体存在之思的延续,冯小刚导演在故事上没有做大的突破和修正,但他找到一条用外在形式的疏离感来表达荒诞现实生活内容的影像形式,对电影构图和影像叙事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影体验。
关键词
冯小刚
影像叙事
荒诞喜剧
疏离感
存在与超越
Keywords
Feng Xiaogang
image narration
absurd comedy
alienation
existence and transcendence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序
谢冕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冯小刚电影对个体存在的表达——以《我不是潘金莲》为例
胡妍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