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遮蔽抑或实行:《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论差异
1
作者 马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231,232,共10页
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被海德格尔称为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差异在海德格尔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存在与时间》中是否有存在论差异的问题,马里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认为《存在与时间》中经由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而提出的“存在论差异... 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被海德格尔称为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差异在海德格尔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存在与时间》中是否有存在论差异的问题,马里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认为《存在与时间》中经由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而提出的“存在论差异”,尽管构成了现象学的“第二次突破”,却同时遮蔽了真正的存在论差异。但是,如果此在的生存已经在不同层面上实行着差异,存在领会作为存在论差异的可能性植根于此在的时间性,那么《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分析论就可以被理解为对存在论差异的明确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差异 存在与时间 此在 实行 海德格尔 马里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空间化转向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奎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6,共7页
相比于前期把时间看成存在之领悟的境域,海德格尔后期则把空间看成与栖居一体相关的问题,出现了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的转移。海德格尔的空间化转向,一方面表现在更加强调本真时间的"同时性"与&q... 相比于前期把时间看成存在之领悟的境域,海德格尔后期则把空间看成与栖居一体相关的问题,出现了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的转移。海德格尔的空间化转向,一方面表现在更加强调本真时间的"同时性"与"时—空"本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突出强调空间问题的源始性,并力图在与"大道"的关系中从空间本身思考空间问题。而大道是通过"道说"成其本质的。从"大道道说观"出发,空间是天地神人四方世界澄明、切近和自由游戏的场所,人的栖居也就是在"四重整体"中存在并"保护"四重整体。海德格尔这种与栖居相关的空间化转向联系着他对现代技术造成的"新时代的无家可归状态"的深层忧虑,对生态美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栖居与空间 空间化转向 生态美学意义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超越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庆节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9,共16页
超越/超越论(Transzendenz/transzendental)问题是贯穿《存在与时间》全书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康德哲学中"transzendental"概念的梳理以及对海德格尔从现象学角度对相关概念所进行的批判性思考的文本分析,文章力图指出:超越与... 超越/超越论(Transzendenz/transzendental)问题是贯穿《存在与时间》全书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康德哲学中"transzendental"概念的梳理以及对海德格尔从现象学角度对相关概念所进行的批判性思考的文本分析,文章力图指出:超越与超越论问题在海德格尔那里,首要地和根本地是一个存在论和生存论的问题,而非知识论(康德)或者意识哲学(胡塞尔)的问题。这也就是说,科学经验知识,乃至全部意向性意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只有在人类亲在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把握。也只有在这个基本线索的引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以及它与传统的康德哲学、胡塞尔现象学哲学之间的传承性、突破性与批判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超越 超越论 基础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存在与时间》到《哲学论稿》: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关系疏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柯小刚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6,共6页
《哲学论稿》是海德格尔在30年代的重要手稿,与晚期思想关系密切。如何解说《哲学论稿》与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成为疏通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联系的关键。这个疏通工作把Befragtes的问题作为引导性问题,以之为追问的线索,考... 《哲学论稿》是海德格尔在30年代的重要手稿,与晚期思想关系密切。如何解说《哲学论稿》与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成为疏通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联系的关键。这个疏通工作把Befragtes的问题作为引导性问题,以之为追问的线索,考察了两个问题:一、以此在为Befragtes如何决定了《存在与时间》必须以此在的生存现象学描述为主体内容;而直接"从Ereignis而来"如何决定了《从Ereignis而来》向哲学的投稿贡献是Ereignis的自行发生成文?二、是否借助一个Befragtes或以什么存在者为Befragtes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成文时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哲学论稿》 存在与时间 此在 本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性高于现实性──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一个基本观念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寿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6,13,共7页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现实性 存在 DASEIN 现象学 此在生 存在 德国古典哲学 超越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旭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 2 0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既需要对这本著作有一种整体的眼光 ,也需要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加以考察。从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来看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方法是...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 2 0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既需要对这本著作有一种整体的眼光 ,也需要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加以考察。从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来看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方法是来自于胡塞尔和狄尔泰的“解释学的现象学” ,而《存在与时间》的实质内容就是来自于克尔凯郭尔的“生存主义”。从《存在与时间》整体的叙事结构来看 ,整个著作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部分 :从日常生活的解释学 ,到清醒的畏的意志论及其对日常状态的否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西方哲学 叙事结构 解释学 现象学 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实际性及其反思性诠释——纪念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出版90周年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宣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146,共6页
贯穿《存在与时间》的思想,作为一种"在场呈现"的哲学思想,始终与当时处于运动中的海德格尔本人的反思过程紧密相关,也自然紧密地与作者此前此后的思路保持内在联系,尤其是集中地显示海德格尔个人对自身生命自我呈现的反思深... 贯穿《存在与时间》的思想,作为一种"在场呈现"的哲学思想,始终与当时处于运动中的海德格尔本人的反思过程紧密相关,也自然紧密地与作者此前此后的思路保持内在联系,尤其是集中地显示海德格尔个人对自身生命自我呈现的反思深度;因此,有必要就生命、存在、思想、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复杂性循环互动游戏进行考查,必须集中显示"存在"的生命性及其"在场显现"的实际生命活力,并进一步超出《存在与时间》的范围,像海德格尔本人那样,沿着其活生生的思路,从《存在与时间》发表之前出发,透过《存在与时间》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到它发表之后的"流浪"旅程,探讨海德格尔哲学思路的活力及其在哲学发展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实际性诠释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的先验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3,共8页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追问的主题是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存在对我们来说如何成为一个问题的,为此海德格尔构建了他的基础存在学,通过对此在(Dasein)的生存论结构的现象学分析,海德格尔揭示了在世界中存在的此在是存在真理向我们敞...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追问的主题是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存在对我们来说如何成为一个问题的,为此海德格尔构建了他的基础存在学,通过对此在(Dasein)的生存论结构的现象学分析,海德格尔揭示了在世界中存在的此在是存在真理向我们敞开的可能性条件,此在因此作为理解的可能性条件对存在具有优先性,成为先验的,海德格尔对此并不满意。转向之后,海德格尔在追问存在意义的道路上从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转向了对存在本身的本质发生或本现(wesen)的描述,这一转向的意图之一就是为了避免此在的主体性、先验的取向,使得存在与此在相互归属,互为条件,但本有(Ereignis)的本现就彻底摆脱了先验论吗?这仍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论 海德格尔 此在 存在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存在与时间》所展示的三重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包国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代表作,其中的此在分析论是生存论的"还原-建构-解构"的实行。按照《存在与时间》中的展开线索,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还原步骤,"看"技术是如何显现的和被给予的。...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代表作,其中的此在分析论是生存论的"还原-建构-解构"的实行。按照《存在与时间》中的展开线索,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还原步骤,"看"技术是如何显现的和被给予的。通过现象学-存在论的"看"和"领会",逐步回溯还原展示出"技术现象"的三重显示:在此在的生存状态层面上,技术显示为"揭示";在此在的存在结构(操心)层面上,技术显示为"寓世存在"的方式;在此在的存在的意义(时间性)层面上,技术作为绽出的"通道"而被给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技术 揭示 操心 时间 到时 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的诗性与诗性的解读——读《追寻最后的一道青烟——〈存在与时间〉前38节的思想》
10
作者 牟方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作为经典文本,《存在与时间》(以下简称《存在》)追问存在,开启了基本本体论转向,也推进了现代西哲的生活世界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存在》还有自身特色:厚积与急就之统一。它一问世就不同凡响。几十年来诸多学人到其中探幽揽胜,... 作为经典文本,《存在与时间》(以下简称《存在》)追问存在,开启了基本本体论转向,也推进了现代西哲的生活世界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存在》还有自身特色:厚积与急就之统一。它一问世就不同凡响。几十年来诸多学人到其中探幽揽胜,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何以要再添上此书(《追寻最后的一道青烟——(存在与时间〉前38节的思想》,张文初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诗性 解读 存在 本体论转向 语言论转向 经典文本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世与看——追踪《存在与时间》和《哲学研究》中的“看”问题
11
作者 张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9,共9页
本文从在世与看的关系入手,探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之间的共同点:二者都对传统哲学中图像化的认知模式予以了批判。通过回溯认识论传统,指出这种图像化的表征模式源于某种狭隘的"符合论",正... 本文从在世与看的关系入手,探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之间的共同点:二者都对传统哲学中图像化的认知模式予以了批判。通过回溯认识论传统,指出这种图像化的表征模式源于某种狭隘的"符合论",正是它造成了我们对"看"奠基于"在世界之中"的生活世界的遗漏。然而,在此基础上,二者又呈现出各自的方法论和哲学旨趣的差异: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对"看"进行了深层的生存论的整体建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形而上学;维特根斯坦却取消了这一深层建构的设定,通过对"看"的日常使用的语法分析,呈现其在生活情境中的复杂维度,从而彻底消解了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哲学研究》 在世 论建构 日常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缺失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不完整性与失败
12
作者 埃里克.S.尼尔森 王佳鑫 李大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哲学史上,许多学者阐释了《存在与时间》的碎片化和"失败",海德格尔本人对此也提出了三种阐释。《存在与时间》因出版条件导致了偶然的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后来又作为存在历史的一部分而被提出。在思想(或未思)与偶然的... 在哲学史上,许多学者阐释了《存在与时间》的碎片化和"失败",海德格尔本人对此也提出了三种阐释。《存在与时间》因出版条件导致了偶然的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性后来又作为存在历史的一部分而被提出。在思想(或未思)与偶然的经验意义上或存在者意义上生存着的"作者"之间,存在着"间隙",关于这个"间隙"的研究表明: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生涯中,他对《存在与时间》的重要性做出的最好阐释蕴含着一种关于"生活与著作"之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包含对生活经历的批判性理解和反思在内的理解,这种理解不同于海德格尔本人所坚持的更接近于解释学视角和阐释策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未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时间》之后的解释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约翰·D.卡普托 曾誉铭(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2,共8页
《存在与时间》之后,解释学沿着三条道路前行。后期海德格尔为探索性批判提出"视域"与"前—结构"等概念,这导致他自己的著作不再是解释学;而无视海德格尔自身这种发展的伽达默尔运用了《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观点:前... 《存在与时间》之后,解释学沿着三条道路前行。后期海德格尔为探索性批判提出"视域"与"前—结构"等概念,这导致他自己的著作不再是解释学;而无视海德格尔自身这种发展的伽达默尔运用了《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观点:前理解、解释学循环、现象学视域理论并使之成为"哲学解释学"的基础;德里达则激进地挖掘海德格尔的解构面,批判与拆解环节,并且用它来反对他称之为"在场形而上学"的东西,在其中他包括解释学本身及意义与真理的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解释学 重演 回返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时间》“世界”观中的源始技术思想
14
作者 沈广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30,共8页
《技术的追问》针对现代技术的危险效应,所诉诸的源始技术在《存在与时间》的实存论中已有具体的解释。据海德格尔的λγo9解释可知《技术的追问》中的源始技术在《存在与时间》中就是"人"与"存在"发生行为,亦即&... 《技术的追问》针对现代技术的危险效应,所诉诸的源始技术在《存在与时间》的实存论中已有具体的解释。据海德格尔的λγo9解释可知《技术的追问》中的源始技术在《存在与时间》中就是"人"与"存在"发生行为,亦即"实存"。"实存"、λγo9、技术的源始含义皆为解蔽——真理发生领域的解蔽。"人"与"自然"在用具性、关联及空间性诸源始技术方式构建下形成具有"世界性"的源始世界。以源始技术为视角观照当下技术化世界所彰显的现代性批判旨趣,海德格尔技术之思为现代人给出具有自由与意义的栖居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世界 源始技术 操劳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性与否定性——《存在与时间》中黑格尔的反衬意义及其局限
15
作者 马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1,共7页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82节对黑格尔时间概念及其与精神之关系的展示是在此在的生存论时间性分析语境中,对此在的时间性与世界时间之关系的一种反衬。海德格尔对黑格尔时间与精神之关系的分析,仅满足于否定之否定这一形式上的统一...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82节对黑格尔时间概念及其与精神之关系的展示是在此在的生存论时间性分析语境中,对此在的时间性与世界时间之关系的一种反衬。海德格尔对黑格尔时间与精神之关系的分析,仅满足于否定之否定这一形式上的统一性,而未有对否定性本身的彻底思考。否定性问题不仅是《存在与时间》中断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争辩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黑格尔 存在与时间 时间 否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跳跃入一个崭新开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持续批注》
16
作者 杨汐(译)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7,共12页
文章研究了近几年新出版的《海德格尔全集》第82卷中收录的《〈存在与时间〉持续批注》这一文本。与《存在与时间》的先验立场不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之后首先发展了一种有关“开端”的思想,开端被理解为在伟大的历史时刻涌现的... 文章研究了近几年新出版的《海德格尔全集》第82卷中收录的《〈存在与时间〉持续批注》这一文本。与《存在与时间》的先验立场不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之后首先发展了一种有关“开端”的思想,开端被理解为在伟大的历史时刻涌现的发生事件。这种开端进一步需要在此在的跳跃行动中被打开,而不是现成存在在那里。与此同时,《存在与时间》中也存在着对在《〈存在与时间〉持续批注》中得到发展的观点的预见。文章最后则试图对《〈存在与时间〉持续批注》进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持续批注》 跳跃 开端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真理的本质》对《存在与时间》中真理理论的继承
17
作者 陈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3,共11页
文章重新审视了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与《存在与时间》中真理理论的关系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区分了命题真理(包括理论命题和日常命题)与现象真理(无蔽)。传统真理观以命题为真理的处所,并认为真理的本质在于认识与对... 文章重新审视了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与《存在与时间》中真理理论的关系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区分了命题真理(包括理论命题和日常命题)与现象真理(无蔽)。传统真理观以命题为真理的处所,并认为真理的本质在于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海德格尔则认为命题真理的本质建基于现象真理,即此在的展开状态。此在的展开状态又分为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后者是一种遮蔽;前者则意味着自由地"让存在者存在",是最本源的真理。之后,在《论真理的本质》中,海德格尔沿着这条思路,进一步阐释了"自由作为最本源的真理"和原初意义上的遮蔽现象。总之,文章认为,《论真理的本质》更多的是对《存在与时间》中真理理论的一个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 存在与时间 真理+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穿越电影中的时间意识——一种悲剧性审美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静 杨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86-88,共3页
对于人生现实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众多哲人和艺术家对此已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克尔凯郭尔对人生在"或此或彼"的处境之中艰难抉择的揭示[1],叔本华对人生被欲念追逐而陷入无法解胶的痛苦命运的洞察[2],萨特对人在冷漠的必然性世界里面追... 对于人生现实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众多哲人和艺术家对此已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克尔凯郭尔对人生在"或此或彼"的处境之中艰难抉择的揭示[1],叔本华对人生被欲念追逐而陷入无法解胶的痛苦命运的洞察[2],萨特对人在冷漠的必然性世界里面追求自由的探讨[3],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悲剧性。其中,海德格尔对人生存在论上由时间构造的"罪责"(亦可称之为"悲剧性")最为深刻,它与我们讨论的时空穿越电影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或此或彼 克尔凯郭尔 叔本华 性审美 存在 存在 存在与时间 悲剧意识 苦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中时间的表述与价值指向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院林 冯月月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2,共8页
《论语》中的时间表述与自然界时令季节的变化、先民的生存感知息息相关,形成了时、日、月、年等基本的时间单位,具有时间经验性。孔子强调祭祀祖先,对父母兄弟遵守孝悌之道,在这种一纵一横的血缘时间连接下,种族得以传承,达到时间的延... 《论语》中的时间表述与自然界时令季节的变化、先民的生存感知息息相关,形成了时、日、月、年等基本的时间单位,具有时间经验性。孔子强调祭祀祖先,对父母兄弟遵守孝悌之道,在这种一纵一横的血缘时间连接下,种族得以传承,达到时间的延续。时间的社会性具有实践功能,对正朔的肯定体现出大一统观念,"以人为纪""王正月"等规矩确立礼的规范。孔子不满现实的无序,致力于"克己复礼"、推崇先贤,这是时间的排列,也是历史主义的价值指向。《论语》中的时间注重当下,强调就生存而言,要规划好人生的每一阶段,并把握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论语译注》 历史主义 存在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时间性的缘起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恒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3-219,共7页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的缘起有三条进路:从“时间概念”到《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的进路,时间性呈现为源始的、自在自为的“出离自身”本身;恩典时刻(Kairos)的进路,“本真的当下”显示出深厚的神学渊源;作为《存在与时间》导言的《康德书》进...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的缘起有三条进路:从“时间概念”到《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的进路,时间性呈现为源始的、自在自为的“出离自身”本身;恩典时刻(Kairos)的进路,“本真的当下”显示出深厚的神学渊源;作为《存在与时间》导言的《康德书》进路,引入有限性使此在自身时间化得以完成。文章在区分了两个概念Zeitlichkeit和Temporalitaet后,主要论述了后两条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康德书》 恩典时刻 有限性 海德格尔 间性 缘起 存在与时间 时间概念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