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闻县西岸珊瑚礁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焕庭 王丽荣 宋朝景 《热带地理》 2008年第3期234-241,共8页
本区珊瑚礁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全面优良。首先它自身条件好,拥有丰富的、多样的现生的造礁生物,包括造礁格架生物、充填生物和粘结生物,构成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它具备造礁生物生长的优良自然条件。本区属北热带,通常其水温、盐度、... 本区珊瑚礁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全面优良。首先它自身条件好,拥有丰富的、多样的现生的造礁生物,包括造礁格架生物、充填生物和粘结生物,构成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它具备造礁生物生长的优良自然条件。本区属北热带,通常其水温、盐度、含沙量与透明度均适宜造礁石珊瑚生长。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冬季水温更暖,珊瑚免受冻死;夏季琼东上升流影响到本区,水温不致过热,利于珊瑚度夏。本区造礁珊瑚生长率和珊瑚礁堆积率均高于预测未来的海平面上升率,加上本区地壳微弱上升,本区珊瑚礁将随着海平面上升而长高。第三,本区社会经济条件尚好,可以同珊瑚礁协调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与升格,不断加强了管理工作,有利于珊瑚的正常生长。本区珊瑚礁是可持续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存在与发展条件 全球变暖 琼东上升流 徐闻县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传统体育在西方近代体育冲击下的存在与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振兵 张少云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3期16-18,共3页
试析我国传统体育在西方近代体育冲击下的存在与发展徐振兵,张少云近代体育是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传入我国。嗣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体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城镇的教会学... 试析我国传统体育在西方近代体育冲击下的存在与发展徐振兵,张少云近代体育是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传入我国。嗣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体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城镇的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中开展得更加蓬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近代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西方体育 武术 现代社会 气功 社会生产力 社会文化现象 存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存在与发展的双重根源
3
作者 戚菊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00-102,共3页
论宗教存在与发展的双重根源戚菊莉一伽利略以自己的死悲壮地证明了宗教的荒谬性。迄今20世纪末,科学的发展水平与伽利略时代相比较,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宗教既没有因人类知识的丰富,也没有因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交往的扩大而消失... 论宗教存在与发展的双重根源戚菊莉一伽利略以自己的死悲壮地证明了宗教的荒谬性。迄今20世纪末,科学的发展水平与伽利略时代相比较,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宗教既没有因人类知识的丰富,也没有因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交往的扩大而消失。它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以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宗教 存在与发展 自我意识 宗教情感 矛盾性 感性存在 费尔巴哈 宗教感情 无限性 类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与发展逻辑的思考
4
作者 沈贵进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33-37,32,共6页
恩格斯指出:“商品交换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就开始了.”因此,要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直到野蛮时代的初级阶段,人们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的物品也仅能养活自己.到了野... 恩格斯指出:“商品交换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就开始了.”因此,要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直到野蛮时代的初级阶段,人们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的物品也仅能养活自己.到了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畜牧业的驯养获得较大的发展.游牧部落有了较多的剩余物品,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铁器的出现,给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 存在与发展 私人劳动 比例性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最高阶段 商品生产 生产力水平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段建斌 祝黄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由于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和功能在阶级社会里常常被看成是不辨自明的,而对其本身却缺乏一种形而上的本体追问。具有终极性意义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应是基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维度,它为思想政治教... 由于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和功能在阶级社会里常常被看成是不辨自明的,而对其本身却缺乏一种形而上的本体追问。具有终极性意义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应是基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维度,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存在的历史前提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因而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在于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精神提升的本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 人的存在与发展 生发之始 价值之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并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伪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共7页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的根本,是人得以立足的基础。同样,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是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本。然而,当今中华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遮蔽了,"关于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论的确立"就理应成为中...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的根本,是人得以立足的基础。同样,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是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本。然而,当今中华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遮蔽了,"关于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论的确立"就理应成为中国哲学界文化研究的迫切课题。走出困境,就必须使中华文化本体回归并建构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对全人类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进步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化本体 中华文化本体 人与文化的缺位与归位 人的存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论
7
作者 王永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性选择 新哲学 个体心灵 理论转型 自我塑造 族类 逻辑 精神能 哲学家 存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宗教:多维视野中的观照──“宗教学国际研讨会”旁听随记
8
作者 闵惠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5期64-65,共2页
面对宗教:多维视野中的观照──“宗教学国际研讨会”旁听随记闵惠泉当我们即将告别20世纪,开始翘首张望21世纪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仍然不得不重新面对许许多多曾经面对、曾经为之困惑或曾经认为已解决了的问题,宗教问题大概就... 面对宗教:多维视野中的观照──“宗教学国际研讨会”旁听随记闵惠泉当我们即将告别20世纪,开始翘首张望21世纪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仍然不得不重新面对许许多多曾经面对、曾经为之困惑或曾经认为已解决了的问题,宗教问题大概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我们似乎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野 宗教学 国际研讨会 社会主义 文化形态 宗教的本质 宗教问题 经济与文化 存在与发展 信仰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选择——兼对人类中心主义诘难的诘难 被引量:4
9
作者 胡长拴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26-29,共4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过程中问题的日益突现,人们普遍开始了以反叛理性和个人主体性为特征的对现代化的反思。许多学者为解救现代化的灾难,倡导各种非人类中心论思想,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但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过程中问题的日益突现,人们普遍开始了以反叛理性和个人主体性为特征的对现代化的反思。许多学者为解救现代化的灾难,倡导各种非人类中心论思想,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但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来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人文化观念,本质是人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最基本的行为法则。到目前为止,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的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现在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谓非人类中心主义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对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带有偏激性的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自体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价值选择 人类社会 主体性存在 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与发展 非人类 人类中心论 马克思恩格斯 个人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农业村集体增收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之全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09-I0009,共1页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农业文明过渡为工业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传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在当前逐渐与工业经济相结合,农业经济地区则依然承载着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作为农业文明的继承者,纯农业村的存在与发展是对传统农业...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农业文明过渡为工业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传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在当前逐渐与工业经济相结合,农业经济地区则依然承载着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作为农业文明的继承者,纯农业村的存在与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经济 传统农业文明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村集体 实践与探索 生产方式 增收 存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域中的鲁迅
11
作者 赵敬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9,共6页
在社会学进入中国之初,鲁迅即广泛接触到了社会学。鲁迅藏书中多有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表明他对这一新兴学科的敏感和关注。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社会学思想和关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论述,对于社会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具有... 在社会学进入中国之初,鲁迅即广泛接触到了社会学。鲁迅藏书中多有社会学方面的著作,表明他对这一新兴学科的敏感和关注。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社会学思想和关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论述,对于社会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突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思想 存在与发展 社会学视域 新兴学科 鲁迅 文学家 形成与发展 革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