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码本模型中码字结构的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辉 李慧春 +2 位作者 王莹 姜园媛 孙明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7-522,共6页
针对码本结构,提出一种简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码字元组中判断该码字是否冗余的元素——最大未使用时间改为由元组的其他变量直接计算而不存储在码字中,去除了该变量所占用的空间,将6元组替换为5元组.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不会对运动目标... 针对码本结构,提出一种简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码字元组中判断该码字是否冗余的元素——最大未使用时间改为由元组的其他变量直接计算而不存储在码字中,去除了该变量所占用的空间,将6元组替换为5元组.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不会对运动目标检测增加额外计算,准确性和实时性不受影响,并可减少码本模型占用的内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码本模型 字结构 5元组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藏语的“的”字结构 被引量:10
2
作者 戴庆厦 闻静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1-20,95,共11页
本文认为汉藏语"的"字结构的共性特征是类型学上的共性,而非发生学上的共性。"的"字结构的发达与否与语言的分析性强弱存在着蕴涵关系,即分析性强蕴涵着"的"字结构发达或趋向发达,反之亦然。此外,还对汉... 本文认为汉藏语"的"字结构的共性特征是类型学上的共性,而非发生学上的共性。"的"字结构的发达与否与语言的分析性强弱存在着蕴涵关系,即分析性强蕴涵着"的"字结构发达或趋向发达,反之亦然。此外,还对汉藏语"的"字的词源关系,以及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字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 “的”字结构 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代称谓的"的"字结构的表达功能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芳杰 冯雪梅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5期6-8,共3页
汉语称谓有时不用称谓词而用“的”字结构“VP的”指代。根据VP的构成分三类:A.包含亲属、职位称谓词;B.包含姓氏称谓词;C.包含表示人物生理、职业等特征的词语。A类用于强调责任和义务,B类多带贬义色彩,C类较为复杂... 汉语称谓有时不用称谓词而用“的”字结构“VP的”指代。根据VP的构成分三类:A.包含亲属、职位称谓词;B.包含姓氏称谓词;C.包含表示人物生理、职业等特征的词语。A类用于强调责任和义务,B类多带贬义色彩,C类较为复杂,或轻视、或自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 "的"字结构 表达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OCDMA二维码字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辛雨 余重秀 +2 位作者 吴强 郑文潇 刘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以一维 EQC码为例 ,研究了“不同时片不同波长”的二维码字结构的特点 ,分析了实现这种二维码字编码的光纤光栅编解码技术及其特点 ,并叙述了实现这种
关键词 OCDMA EQC码 二维码字结构 光纤光栅 光码分多址 光纤通信 多比特率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语中的“来”和“来”字结构 被引量:14
5
作者 钱乃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吴语中表示方位的“来”起源于动词,逐步应化为介词和语气助词,由介词“采”构成了4个“来”字结构,也能用作动词和介词,进而成为表示进行体和存续体的体动词,再虚化为语气动词。本文试用明清以来散见于各种小说、曲艺和传教士方... 吴语中表示方位的“来”起源于动词,逐步应化为介词和语气助词,由介词“采”构成了4个“来”字结构,也能用作动词和介词,进而成为表示进行体和存续体的体动词,再虚化为语气动词。本文试用明清以来散见于各种小说、曲艺和传教士方言著作中的吴语语料证明“来”和“来”字结构的这些语法功能以及它们的演受过程,着重说明吴语的进行体、存续体与普通话有关用法的异同,并列举了当代普遍流行于吴语各地的这类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字结构 功能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与“的”字结构有关的谓词隐含 被引量:15
6
作者 宋作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8,共9页
本文首先通过对"的"左右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细致分类,考察了"VP+的+NP"、"NP1+的+NP2"结构中隐含的谓词及其隐现情况。然后解释了谓词隐含的原因,并分别从动词的类型以及动词义与构式义之间的关系两... 本文首先通过对"的"左右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细致分类,考察了"VP+的+NP"、"NP1+的+NP2"结构中隐含的谓词及其隐现情况。然后解释了谓词隐含的原因,并分别从动词的类型以及动词义与构式义之间的关系两个角度找出了谓词隐现的规律:语义越实在的谓词越容易显现,与构式义不完全匹配的谓词越容易显现。最后,讨论了"NP1+的+NP2"结构的语义解释问题,指出这一结构的多义性主要缘于结构的歧义性和构式义的概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字结构 谓词隐含 生成词库理论 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的”字结构的构式观与转喻思维属性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香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4,共5页
以往对"的"字结构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语法角度进行。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进行。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从认知角度阐释为何把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看作构式;2.该构式意义获得的转喻思维操作机制和高低层属性;3."的&... 以往对"的"字结构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语法角度进行。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进行。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从认知角度阐释为何把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看作构式;2.该构式意义获得的转喻思维操作机制和高低层属性;3."的"字结构转喻思维的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字结构 构式的形式-意义匹配 转喻思维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俚曲中的“煞(杀)”字结构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春田 《语言科学》 2003年第4期66-72,共7页
聊斋俚曲中的“煞(杀)”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一般性结果(非死亡义)和表示程度,后者又有表示极甚程度和假设性无限程度两种类型。从总体上说,“煞(杀)”表示一般结果和表示程度都源自相应的补充结构,但其中次类具体的形成方式则或... 聊斋俚曲中的“煞(杀)”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一般性结果(非死亡义)和表示程度,后者又有表示极甚程度和假设性无限程度两种类型。从总体上说,“煞(杀)”表示一般结果和表示程度都源自相应的补充结构,但其中次类具体的形成方式则或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煞(杀)字结构 类型 形成 聊斋俚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括义“都”字结构三种语义指称的中介语句法实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志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7,共11页
目前,针对"都"字总括义的实证调查聚焦于三种次类语义的中介语句法实现模式。本项实证调查初步得出:1)母语组对统指义否定式、逐指义否定式以及任指义肯定式的接受度都偏低,而这可以为三种语义指称的母语直觉判断提供实证支持... 目前,针对"都"字总括义的实证调查聚焦于三种次类语义的中介语句法实现模式。本项实证调查初步得出:1)母语组对统指义否定式、逐指义否定式以及任指义肯定式的接受度都偏低,而这可以为三种语义指称的母语直觉判断提供实证支持;2)韩语者在统指义否定式、英语组在任指义肯定式方面均表现出或然性;3)英语组在统指义肯定式、任指义否定式,韩语组在逐指义肯定式、任指义两类句式方面的习得程度都趋近母语组。研究认为,习得者母语的类型学特征是影响内界面语义指称中介语句法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字结构 二语习得 中介语 总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主语或小主语是“的”字结构的主谓谓语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芳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92-96,共5页
大主语是“的”字结构时,多为VP受事;小主语是“的”字结构时,多从属于大主语。小主语从属大主语是主谓谓语句各类语义结构中最为典型的一类,而“的”字结构充任小主语最能体现这种关系。小谓语如果也是主谓结构,就形成层层包孕... 大主语是“的”字结构时,多为VP受事;小主语是“的”字结构时,多从属于大主语。小主语从属大主语是主谓谓语句各类语义结构中最为典型的一类,而“的”字结构充任小主语最能体现这种关系。小谓语如果也是主谓结构,就形成层层包孕、外延渐小的语义关系及其变化;汉语里不少语义系列也具有外延越来越小的特点,所不同的是这些语义系列各项是并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主语 小主语 “的”字结构 语义结构 语义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的”字结构为核心的最长名词短语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小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38-141,共4页
以"的"字结构为核心的最长名词短语是汉语最长名词短语的一个特殊子类。以该短语的自动识别为基础重新分化了汉语MNP的识别任务。在考察其结构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先识别右边界,识别成果参与左边界识别"的策略... 以"的"字结构为核心的最长名词短语是汉语最长名词短语的一个特殊子类。以该短语的自动识别为基础重新分化了汉语MNP的识别任务。在考察其结构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先识别右边界,识别成果参与左边界识别"的策略,并使用边界分布概率模型分治了左右边界。实验基于85万字的新闻语料上进行训练,并在42万字的同质语料上进行了开放测试,取得了80.63%的正确率和75.68%的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长名词短语 “的”字结构 识别 浅层句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新兴的“零”字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磊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零”字结构 构词 汉语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四字结构在英译汉中的优化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有贵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四字结构是汉语的重要修辞手法,它言简意赅,节奏明快。本文着重论述了汉语四字结构在英译汉中的运用方法;并运用实例,论述了汉语四字结构在译文中传神达意,不可替代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 字结构 英汉翻译 优化作用 翻译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透视《兰亭集序》中“四字结构”的异同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明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26-27,共2页
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分析不仅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语言的交流与沟通。本文通过《兰亭集序》中"四字结构"翻译特点的分析与思考,以期对英汉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 英汉对比 兰亭集序 字结构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受事“被”字结构的句法研究
15
作者 严玉培 孔婵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3-75,共3页
双受事"被"字结构是由双宾结构转换生成的。在分析早期"被"字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Chomsky最新《框架》的相关假设,把"被"字分析成一个汉语言特有的、具有强名词性特征的功能语类。在此基础上,对双... 双受事"被"字结构是由双宾结构转换生成的。在分析早期"被"字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Chomsky最新《框架》的相关假设,把"被"字分析成一个汉语言特有的、具有强名词性特征的功能语类。在此基础上,对双受事"被"动结构进行新的分析,可探索其结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受事“被”字结构 框架 功能语类 特征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被”字结构的心智运作规律探析
16
作者 林俐 李芳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一般来说,代表、捐献都是正常的物理事件,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但很多语言使用者在这类词的前面加个"被"字形成新型句式来描述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一般来说,代表、捐献都是正常的物理事件,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但很多语言使用者在这类词的前面加个"被"字形成新型句式来描述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基于对"心智哲学"中"属性二元论"的理解,试图对特殊"被"字结构的心智运作规律进行分析。并在心理"随附性"的基础上,探寻新型"被"字结构体现的深层语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属性 心理属性 心理随附性 特殊“被”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的”字结构充当主语的特殊“是”字句
17
作者 邹玉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1,共8页
法律语体中有一种“的”字结构(“VP的”)充当主语的“是”字句“VP的”中的“的”是转指而非自指。通过对通用语言的用例分析发现,“‘VP的’是行为”这种句式(如“懂行的是偷”)中的“VP的”只能指人不能指物,更不能指与VP里的动词没... 法律语体中有一种“的”字结构(“VP的”)充当主语的“是”字句“VP的”中的“的”是转指而非自指。通过对通用语言的用例分析发现,“‘VP的’是行为”这种句式(如“懂行的是偷”)中的“VP的”只能指人不能指物,更不能指与VP里的动词没有“格”关系的“行为”或“情况”。这种句式背后隐藏着一种特殊的“是”字句,即“人是行为”构式(如“他是偷盗”),其中的“是”表示“行为”。这种类型的“是”字句还没有得到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 “的”字结构 自指 转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字结构的翻译及其它
18
作者 唐克胜 《职教论坛》 2003年第16期61-61,共1页
现在中文文献和报刊杂志中经常见到"化"字结构,如"现代化"、"民族化"、"多样化"、"西方化"、"社会化"、"私有化"等等."化"字结构是一个受西方语言影... 现在中文文献和报刊杂志中经常见到"化"字结构,如"现代化"、"民族化"、"多样化"、"西方化"、"社会化"、"私有化"等等."化"字结构是一个受西方语言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词缀(张维为著:<英汉同声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加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一个名词或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字结构 比较级形式 英译汉 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语义省略“的”字结构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侍冰清 戴茹冰 +5 位作者 曲维光 顾彦慧 周俊生 李斌 徐戈 史胜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3,共9页
针对语义省略"的"字结构识别任务,提出一种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利用词语和词性,通过双向LSTM (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学习"的"字结构深层次的语义语法表示。通过Max-pooling层和基于GRU (gated... 针对语义省略"的"字结构识别任务,提出一种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利用词语和词性,通过双向LSTM (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学习"的"字结构深层次的语义语法表示。通过Max-pooling层和基于GRU (gatedrecurrentunit)的多注意力层,捕获"的"字结构的省略特征,完成语义省略"的"字结构识别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CTB8.0 (ChineseTreebank 8.0)语料中,能够有效地识别语义省略的"的"字结构, F1值达到9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的”字结构 语义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所”及“所”字结构的重新审视与定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盾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本文主要对陆俭明先生提出的对现代汉语"所"字结构的结构分析进行重新讨论,并提出对"所"字结构的另一种不同的结构分析。文章认为现代汉语的"所V"是一个陈述性不强的VP,而不是NP,"NP+所+V"结... 本文主要对陆俭明先生提出的对现代汉语"所"字结构的结构分析进行重新讨论,并提出对"所"字结构的另一种不同的结构分析。文章认为现代汉语的"所V"是一个陈述性不强的VP,而不是NP,"NP+所+V"结构应该两分而不是三分;现代汉语的"所"不是一个介接性的名词化的标记,而应该是一个附加性的去陈述化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 “所”字结构 结构分析 陈述化 名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