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字母位置编码的模型对比及其效应解释
- 1
-
-
作者
李璜夏
陈新炜
药盼盼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3-886,共24页
-
基金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23YH33B)。
-
文摘
在视觉词汇识别过程中,字母的位置信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几十年间,关于字母位置编码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各种理论框架的发展,这些理论旨在解释不同的实验效应及其背后的认知加工机制。文章系统介绍了关于字母位置编码的6个理论模型,包括重叠模型(the Overlap Model)、开放双字母组模型(the Open-Bigram Model)、序列编码模型(the SERIOL Model)、空间编码模型(the Spatial Coding Model)、贝叶斯读者模型(the Bayesian Reader)以及N-字母组位置编码模型(PONG:the Positional Ordering of N-Grams)。这些模型涵盖了从重叠编码到序列和空间编码等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代表了字母位置编码领域中的重要理论框架。文章从模型结构、理论基础、词汇识别逻辑、跨语言适应性解释以及常见效应解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模型尚未能解释的效应进行了总结。基于对这些模型的分析总结,未来模型建构可以整合更多实证研究结果以及不同类型的实验数据,以增强模型解释力度。此外,考虑到跨语言因素以及第二语言的研究成果,探究字母位置加工及相关模型的跨语言一致性将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字母位置编码模型
词汇识别
转置效应
模型对比
-
Keywords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letter position encoding
word recognition
transposition effect
model comparison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汉英双语者英文单词字母位置编码灵活性的ERP研究
- 2
-
-
作者
杨惠兰
陈广耀
李丹弟
-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430,共7页
-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22NDQN238YB)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YY010)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3NJYH09)
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学科建设管理项目(SZJ2022A004)。
-
文摘
结合掩蔽启动真假词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讨汉英双语者阅读英语单词时字母位置编码的灵活性。22名中高英语水平汉英双语者参与了本实验。结果发现,汉英双语者在阅读英文单词时能产生显著的反向启动效应(backward priming effect),这种启动效应在高英语水平组和中等英语水平组汉英双语者中均存在。更重要的是,在ERP结果中,反向启动条件比无关启动条件诱发了更负的N400波幅。由此可见,汉英双语者在阅读英文单词时具有高度灵活的位置编码系统,且该效应是基于语义加工而产生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第一语言特性会影响第二语言加工,且一语词汇加工模式可迁移到二语词汇加工中。
-
关键词
汉英双语者
反向启动效应
字母位置编码
掩蔽启动范式
-
Keywords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backward priming effects
letter position coding
masked priming paradigm
-
分类号
B842.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