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
40
1
作者
徐琦
孙建荣
刘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8-781,共4页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药物流产效果。方法:将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住院,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的孕8~13周208例孕妇随机分为组1(46例)、组2(49例)、组3...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药物流产效果。方法:将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住院,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的孕8~13周208例孕妇随机分为组1(46例)、组2(49例)、组3(50例)、组4(63例)。各组孕妇顿服米非司酮200mg后,分别于1、12、24、36小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并随访首次使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到胚胎排出时间及流产效果,流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流产后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月经复潮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首次使用米索前列醇到胚胎排出时间、流产成功率组l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3、4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使用米非司酮到胚胎排出时间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两药间隔时间增加而延长。208例孕妇的药物流产成功率为93.8%(195例),其中完全流产80.0%(156例),不全流产20.0%(39例),失败率6.3%(13例)。流产后2小时、2~24小时的出血量及流产后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使用间隔时间越长,两药间隔期间发生恶心、呕吐的比例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在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方面,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86%,不满意者占14%;组4的非常满意和满意度低于其他3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3周妊娠时,两药间隔缩短至12~24小时,流产效果无减低,总的流产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间隔时间
孕8~13周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
6
2
作者
原鹏波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2-666,共5页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15年制定和发布了《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该《指南》针对双胎绒毛膜性的诊断、孕期监测方案、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15年制定和发布了《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该《指南》针对双胎绒毛膜性的诊断、孕期监测方案、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由于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对于不同类型双胎的分娩时机、决定分娩方式的因素等诸多临床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在选择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
分娩方式
合并症
分娩时机
终止
妊娠
时机
胎死宫内
新生儿死亡率
单绒毛膜双胎
胎儿生长受限
围产儿死亡率
双胎分娩
分娩
孕
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
40
1
作者
徐琦
孙建荣
刘妤
机构
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8-781,共4页
基金
北京市西城区优秀人才资助项目[编号:X2014-XCRC-区委卫生工委(20140052)]
文摘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药物流产效果。方法:将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住院,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的孕8~13周208例孕妇随机分为组1(46例)、组2(49例)、组3(50例)、组4(63例)。各组孕妇顿服米非司酮200mg后,分别于1、12、24、36小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并随访首次使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到胚胎排出时间及流产效果,流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流产后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月经复潮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首次使用米索前列醇到胚胎排出时间、流产成功率组l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3、4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使用米非司酮到胚胎排出时间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两药间隔时间增加而延长。208例孕妇的药物流产成功率为93.8%(195例),其中完全流产80.0%(156例),不全流产20.0%(39例),失败率6.3%(13例)。流产后2小时、2~24小时的出血量及流产后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使用间隔时间越长,两药间隔期间发生恶心、呕吐的比例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在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方面,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86%,不满意者占14%;组4的非常满意和满意度低于其他3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3周妊娠时,两药间隔缩短至12~24小时,流产效果无减低,总的流产时间较短。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间隔时间
孕8~13周终止妊娠
Keywords
Mifepristone
Misoprostol
Interval
8
-
13
weeks of pregnancy
分类号
R169.42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
6
2
作者
原鹏波
赵扬玉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2-66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编号:2016YFC1000400,2016YFC1000408)
文摘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15年制定和发布了《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该《指南》针对双胎绒毛膜性的诊断、孕期监测方案、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由于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对于不同类型双胎的分娩时机、决定分娩方式的因素等诸多临床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在选择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绒毛膜
分娩方式
合并症
分娩时机
终止
妊娠
时机
胎死宫内
新生儿死亡率
单绒毛膜双胎
胎儿生长受限
围产儿死亡率
双胎分娩
分娩
孕
周
分类号
R714.2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临床比较
徐琦
孙建荣
刘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
原鹏波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