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胎妊娠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莫训群 乐江华 +1 位作者 黄芯 冯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双胎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的适宜值,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13例双胎孕妇,按照中国肥胖问题研究专题组提出的判断标准,按孕...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双胎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的适宜值,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13例双胎孕妇,按照中国肥胖问题研究专题组提出的判断标准,按孕前BMI将调查对象划分为4组:<18.5 kg/m^(2)为低体质量组(10例),18.5~24.0 kg/m^(2)为正常体质量组(192例),24.0~28.0 kg/m^(2)为超重组(93例),≥28.0 kg/m^(2)为肥胖组(18例)。按照IOM推荐的双胎足月孕期增重范围,分为增重不足组(120例)、增重适宜组(153例)和增重过多组(40例),研究孕期增重与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选择孕周≥37周且活产双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孕妇共计131例,计算不同BMI双胎孕妇孕期增重的P_(25)~P_(75),确定孕期体质量增长的适宜范围。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孕前正常体质量组相比,孕前超重组及肥胖组均减少了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风险[超重组(OR 0.551,95%CI 0.334~0.909),肥胖组(OR 0.321,95%CI 0.115~0.891)],孕前超重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减少(OR 0.353,95%CI 0.151~0.826),但孕前肥胖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OR 3.914,95%CI 1.443~10.618)及子痫前期(OR 5.147,95%CI 1.715~15.451)的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不足增加早产(OR 3.297,95%CI 2.000~5.433)和至少有1个为小于胎龄儿(OR 2.732,95%CI 1.648~4.530)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 (OR 3.922,95%CI 2.319~6.635)的风险,但是可降低剖宫产风险(OR 0.407,95%CI 0.217~0.765);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过多则增加妊娠期糖尿病(OR 2.558,95%CI 1.254~5.219)及子痫前期(OR 3.429,95%CI 1.475~7.970)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孕周≥37周分娩,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131例孕妇,孕期总增重P_(25)~P_(75)范围分别为:孕前低体质量为15.50~18.75 kg,正常体质量为12.00~20.00 kg,超重为10.75~19.50 kg,肥胖为10.00~16.50 kg,均低于IOM推荐范围。结论:双胎妊娠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其母婴结局密切相关,应对双胎妊娠孕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加以指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质量指数 孕期体质量增长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陈鹏 史琳 +2 位作者 杨红梅 陈锰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0422例,其中患病组(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0422例,其中患病组(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349例,未患病组(未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10073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前、孕期体质量及其他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相关性及不同BMI分类与其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示,对于所有孕妇,年龄、孕前BMI过高(包括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慢性高血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偏瘦为其保护性因素。通过BMI分层以后,对于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年龄、BMI、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3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其危险因素只包括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结论:孕前BMI过高、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使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可能增加孕前体质量正常和超重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质量指数 孕期体质量增长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体质量及其他因素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史琳 陈鹏 +1 位作者 杨红梅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3-458,共6页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有关因素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孕产妇10044例,其中分娩巨大儿466例,非巨大儿9578例。采用Logi...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有关因素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孕产妇10044例,其中分娩巨大儿466例,非巨大儿9578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妇体质量及其他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巨大儿史、多胎妊娠等)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及不同BMI分类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结果:(1)孕前BMI、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妊娠期糖尿病及既往分娩过巨大儿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胎妊娠是分娩巨大儿的保护因素(P<0.05)。(2)通过BMI分层后,对于孕前BMI正常者,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少和多胎妊娠是分娩巨大儿的保护因素(P<0.05);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有巨大儿分娩史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孕前体质量过轻者,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是分娩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和妊娠期糖尿病是分娩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前BMI过高、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既往分娩巨大儿史均可使再次妊娠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明显增高;孕前不同BMI孕妇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有不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可能增加孕前偏瘦和体质量正常孕妇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孕前质量指数 孕期体质量增长 多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体成分分析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欧红慧 李华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1-1344,共4页
妊娠期妇女在体质量增长的同时,体成分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体成分分析是一种评估人体组成的方法,由体脂肪量、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无机盐、蛋白质等基本五组分组成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妊娠期体质量成分构成情况;在诸多体成分分析方... 妊娠期妇女在体质量增长的同时,体成分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体成分分析是一种评估人体组成的方法,由体脂肪量、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无机盐、蛋白质等基本五组分组成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妊娠期体质量成分构成情况;在诸多体成分分析方法中,生物电阻抗分析法为用于妊娠期的主要测定方法。已有临床研究报道了各母体组分与妊娠期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该文就体成分分析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孕期体质量增长 妊娠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示范餐对超重及肥胖孕妇妊娠糖尿病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屠越华 王筱金 王炳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示范餐对超重及肥胖孕妇的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预防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建卡并已知情同意的超重及肥...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示范餐对超重及肥胖孕妇的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预防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建卡并已知情同意的超重及肥胖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孕期营养课堂集体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示范餐等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比较分析2组孕妇孕13~16、17~20、21~24周的体质量增长情况和GDM的发病率。结果·孕13~24周干预组增加的体质量小于对照组(t=4.207,P=0.000)。2组体质量增长值的差异在不同孕周不同,孕17~20周时2组的差别最大(F=3.483,P=0.034)。干预组GDM发病率(16.5%)低于对照组(38.5%)(χ^(2)=11.773,P=0.001)。结论·个体化营养示范餐的干预有助于超重及肥胖孕妇维持适宜的孕期体质量增长并降低GDM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示范餐 化营养干预 孕期体质量增长 妊娠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