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莹莹 蒲丛珊 +3 位作者 王义婷 单春剑 夏家爱 周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0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识别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7月在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64对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后最初几...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识别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7月在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64对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后最初几天的母乳喂养过程,比较母乳喂养过程指标(含接吸吮情况、母乳喂养频次、母乳喂养准备时间、单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分别以孕前体质量正常和孕期增重适宜女性为参照,孕前消瘦增加了含接吸吮困难的风险(OR=2.025,P=0.044),孕前超重增加了低频喂养的风险(OR=2.057,P=0.021),孕前超重(OR=0.392,P=0.015)和孕期增重过多(OR=0.538,P=0.021)均降低了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结论 :孕前消瘦或超重、孕期增重过多的女性均是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应对高危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支持,改善母乳喂养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质量指数 质量增加 母乳喂养 早期母乳喂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41
2
作者 邵冰心 肖美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52-1853,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正规产检、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16例为研究对象,孕前BMI<18.5为体重过低组、18.5≤BMI<23为正常组、23≤BMI&...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正规产检、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16例为研究对象,孕前BMI<18.5为体重过低组、18.5≤BMI<23为正常组、23≤BMI<25为超重组、BMI≥25为肥胖组,以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为观察指标,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前BMI≥25的肥胖组剖宫产率高于正常组,顺产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与妊娠结局有关,做孕前检查,控制孕前BMI<25,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质量指数 妊娠期糖尿病 剖宫产 巨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陈鹏 史琳 +2 位作者 杨红梅 陈锰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0422例,其中患病组(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0422例,其中患病组(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349例,未患病组(未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10073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前、孕期体质量及其他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相关性及不同BMI分类与其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示,对于所有孕妇,年龄、孕前BMI过高(包括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慢性高血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偏瘦为其保护性因素。通过BMI分层以后,对于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年龄、BMI、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3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其危险因素只包括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结论:孕前BMI过高、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使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可能增加孕前体质量正常和超重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质量指数 质量增长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 慢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体质量及其他因素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史琳 陈鹏 +1 位作者 杨红梅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3-458,共6页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有关因素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孕产妇10044例,其中分娩巨大儿466例,非巨大儿9578例。采用Logi...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有关因素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孕产妇10044例,其中分娩巨大儿466例,非巨大儿9578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妇体质量及其他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巨大儿史、多胎妊娠等)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及不同BMI分类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结果:(1)孕前BMI、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妊娠期糖尿病及既往分娩过巨大儿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胎妊娠是分娩巨大儿的保护因素(P<0.05)。(2)通过BMI分层后,对于孕前BMI正常者,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少和多胎妊娠是分娩巨大儿的保护因素(P<0.05);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有巨大儿分娩史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孕前体质量过轻者,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是分娩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和妊娠期糖尿病是分娩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前BMI过高、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及既往分娩巨大儿史均可使再次妊娠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明显增高;孕前不同BMI孕妇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有不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可能增加孕前偏瘦和体质量正常孕妇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孕前体质量指数 质量增长 多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BMI对婴儿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洪艳 谭珊 +9 位作者 高晓 向仕婷 张莉 黄莉 熊昌辉 晏强 林玲 李迪民 易娟 颜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婴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收集的491对母婴资料,按母亲孕前BMI分为孕前低BMI组(BMI<18.5 kg/m2,n=93)、孕前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0 kg/m2,n=326)和孕前高BMI组(BMI≥24.... 目的:探讨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婴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收集的491对母婴资料,按母亲孕前BMI分为孕前低BMI组(BMI<18.5 kg/m2,n=93)、孕前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0 kg/m2,n=326)和孕前高BMI组(BMI≥24.0 kg/m2,n=72)。运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位数百分比法对3组婴儿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高BMI组的婴儿体质量均高于正常BMI组及低BMI组(F=3.958,P=0.020)。低BMI组婴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随月龄呈下降趋势(χ2=5.611,P=0.018);高BMI组和正常BMI组婴儿超重肥胖率随月龄呈下降趋势(χ2=18.773,53.248,均P<0.001)。低BMI组婴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高BMI组婴儿超重及肥胖发生率较高。结论:孕前BMI与婴儿发育状况有关,BMI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婴儿体质量和营养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妇女孕前知识的普及,使其孕前BMI处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质量指数 婴儿质量 营养状况 出生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城市地区妊娠期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现况调查及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杨红梅 何国琳 +6 位作者 史琳 谭婧 高岩 周玮 刘秀丽 刘兴会 陈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0-843,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川渝城市地区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川渝城市地区四家三甲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搜集2016年9月至11月于调查点医院门诊就诊孕妇的病史、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等指标,分析铁缺乏和缺铁... 目的:了解我国川渝城市地区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川渝城市地区四家三甲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搜集2016年9月至11月于调查点医院门诊就诊孕妇的病史、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等指标,分析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患病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的孕妇共2077例,其中铁缺乏发生率为28. 79%,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5. 01%。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铁缺乏发生率分别为6. 13%、17. 13%、39.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 47%、2. 78%、7.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孕前超重及肥胖的孕妇铁缺乏发生率(20. 07%)低于孕前体质量正常的孕妇(30. 86%)(P <0. 05)。(3)初产妇的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27. 36%、4. 02%)低于经产妇(31. 55%、6. 90%)(P<0. 05)。(4)孕周、既往分娩史是妊娠期铁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097,P<0. 01; OR=1. 325,P<0. 01),孕周、既往分娩史也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090,P<0. 01; OR=1. 923,P<0. 01),孕前超重及肥胖是妊娠期铁缺乏和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保护性因素(OR=0. 516,P<0. 01; OR=0. 4,P<0. 01)。(5)总的补铁率为54. 36%,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补铁率分别为6. 13%、38. 95%、71. 91%。结论:随着孕周的增加,虽然补铁率逐渐增加,但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仍逐渐增加。经产妇较初产妇更易发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 孕前体质量指数 血清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化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其正常参考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凤环 李华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孕妇糖化血清白蛋白(GA)的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初步建立妊娠期G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采用前瞻性研究,以1046... 目的通过对正常孕妇糖化血清白蛋白(GA)的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初步建立妊娠期G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采用前瞻性研究,以1046名无并发症的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百分位数方法初步建立GA医学参考值范围;采用t检验、多元线性刚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结果①正常孕妇1046名,经简单相关性分析得出:在孕12~16、24~28和36~38周GA值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体质量增长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年龄、孕产次、新生儿出生体质最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及孕期体质量增长是影响孕期GA的主要因素。②根据孕前BMI水平,将孕妇分为低BMI组、正常BMI组和超重肥胖组,3组在孕12~16、孕24~28和孕36~38周各组间G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GA值在各孕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046名正常孕妇,以百分位数法取2.5%~97.5%作为孕期GA正常参考值,其范围为9.20%~14.60%;孕12~16、孕24~28和孕36~38周的GA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20%~15.18%、9.70%~13.98%和8.70%~13.20%。不同孕前BMI正常孕妇不同孕期GA值不同。结论随孕期进展GA水平逐渐降低,9.20%~14.60%可初步作为妊娠期G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考虑孕前MBI、孕周和孕期体质量增加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糖化血清白蛋白 参考值 孕前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