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州花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的变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魏媛
张金池
+1 位作者
俞元春
喻理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16-2420,共5页
采用BIOLOG-ECO测试法研究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根际和非根际、不同层次及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4个恢复阶段AWCD表现出R>S的特点;在土壤...
采用BIOLOG-ECO测试法研究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根际和非根际、不同层次及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4个恢复阶段AWCD表现出R>S的特点;在土壤剖面上,AWCD具有垂直的变化规律,4个恢复阶段A层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表现出A>B层的特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生境、不同层次、根际及非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底物的能力表现出"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在培养时间48~144 h时利用能力最强,且总体表现为石沟生境利用能力最强;同时,植被恢复过程中AWCD变化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序列
BIOLOG-ECO测试法
土壤微生物群落
孔颜色平均变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花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的变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魏媛
张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飞
机构
贵州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贵州大学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16-2420,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09
2006BAD03A1006)
+3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403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76
10961008)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9]2280号)
文摘
采用BIOLOG-ECO测试法研究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根际和非根际、不同层次及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4个恢复阶段AWCD表现出R>S的特点;在土壤剖面上,AWCD具有垂直的变化规律,4个恢复阶段A层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表现出A>B层的特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生境、不同层次、根际及非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底物的能力表现出"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在培养时间48~144 h时利用能力最强,且总体表现为石沟生境利用能力最强;同时,植被恢复过程中AWCD变化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序列
BIOLOG-ECO测试法
土壤微生物群落
孔颜色平均变化值
Keywords
degraded kars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equence
BIOLOG-ECO test methods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
分类号
Q938.15 [生物学—微生物学]
S154.3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州花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的变化
魏媛
张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