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随钻核磁共振与机器学习的疏松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康 张冲 +1 位作者 崔云江 时新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8,共9页
针对疏松砂岩常规物性、压汞实验难度大,岩心标定测井评价孔隙结构精度低的特点,通过随钻核磁共振测井T_(2)谱、铸体薄片分析资料,采用特征参数提取、主成分分析、高斯混合聚类算法,对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随钻核... 针对疏松砂岩常规物性、压汞实验难度大,岩心标定测井评价孔隙结构精度低的特点,通过随钻核磁共振测井T_(2)谱、铸体薄片分析资料,采用特征参数提取、主成分分析、高斯混合聚类算法,对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随钻核磁共振T_(2)谱中能够提取表征孔隙连通性、大小及分布的13个特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高斯混合聚类算法处理解释后,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分为Ⅰ—Ⅴ共五类,T_(2)谱逐渐向左偏移,小孔隙占比逐渐增大,岩性从粗砂岩过渡至细-中砂岩,孔隙类型从粒间孔过渡至粒间溶孔,孔隙结构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评价 随钻核磁共振 高斯混合模型 主成分分析 疏松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勇军 罗利 +2 位作者 甘秀娥 余广艺 陈邦定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复杂岩性储层孔隙结构以及微米孔喉的评价是目前测井解释深入到微观领域评价的新方向。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基本理论,提出将分段等面积法和相似对比法有机结合,构建利用T2谱计算伪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模型。结合岩心实验数据,建立了孔径分布... 复杂岩性储层孔隙结构以及微米孔喉的评价是目前测井解释深入到微观领域评价的新方向。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基本理论,提出将分段等面积法和相似对比法有机结合,构建利用T2谱计算伪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模型。结合岩心实验数据,建立了孔径分布及最大孔喉半径等孔隙结构参数计算模型。与岩心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最大孔喉半径、排驱压力、饱和度中值压力等孔隙结构参数与岩心实验结果均具有较好一致性。利用伪毛细管压力与孔隙结构参数计算模型对PL地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进行孔隙结构评价,展示了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低孔渗储层 横向弛豫时间谱 伪毛细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评价 分段等面积法 相似对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定量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邓羽 刘红岐 +3 位作者 孙杨沙 刘诗琼 罗兴平 黄立良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0-345,共6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进行孔隙结构定量评价,以上乌尔禾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铸体薄片等实验方法对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测井资料建立了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模型。镜下薄片资... 为了更好地研究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进行孔隙结构定量评价,以上乌尔禾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铸体薄片等实验方法对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测井资料建立了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模型。镜下薄片资料表明,该区原生孔、次生孔均较发育,且主要在粒间孔、粒内溶孔中有荧光显示,油气主要赋存在次生孔隙中。根据常规压汞曲线形态特征,可将孔隙结构分为Ⅰ,Ⅱ,Ⅲ,Ⅳ等4种类型。结合恒速压汞实验和薄片资料表明,该层位孔喉配比关系多表现为大孔对应大喉、小喉和小孔对应小喉的特征,溶蚀作用对孔隙结构具有改善效果,而充填和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结构变差的主要因素。文中分析了压汞实验参数与综合物性指数的关系,通过引入孔隙结构指数,与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密度、泥质体积分数进行交会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孔隙结构定量解释模型。经试油结果验证,该模型适用性强,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常规压汞 恒速压汞 孔隙结构评价 上乌尔禾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峰高斯函数的海上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以琼东南盆地BD21气田陵水组三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建 叶青 +3 位作者 郇金来 张冲 汤晓宇 孟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0,I0004,I0005,共14页
海上低渗气藏占比增加,孔隙结构的差异影响气井产能,制约海上低渗气藏规模开发。根据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采用测井曲线与储层分类参数、双峰高斯函数拟合曲线等方法,利用球状孔隙模型将核磁共振T2谱转化为伪毛细管压力曲线定量表征... 海上低渗气藏占比增加,孔隙结构的差异影响气井产能,制约海上低渗气藏规模开发。根据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采用测井曲线与储层分类参数、双峰高斯函数拟合曲线等方法,利用球状孔隙模型将核磁共振T2谱转化为伪毛细管压力曲线定量表征孔径大小及分布,分析核磁共振T2谱反映的大孔孔隙度、大中孔孔隙度与物性、压汞参数之间关系,分析反映储层渗流能力的孔隙结构评价参数,建立孔隙结构和物性参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陵水组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分布呈双峰型和单峰型,其中小孔曲线与大孔曲线存在重叠区域,双峰型曲线的重叠区域较小,单峰型曲线的重叠区域较大,孔隙可按双峰高斯函数拟合的小孔曲线、大孔曲线和重叠区域的分布范围划分为大孔、中孔和小孔;大中孔孔隙度、大孔孔隙度可有效评价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储层大中孔越发育,物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高。以大孔和大中孔综合评价参数为主要指标的低渗储层分类标准,将研究区低渗储层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类、Ⅱ类储层大中孔较为发育,储层物性较好,大孔、大中孔综合评价参数值分别大于7、10,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高,普遍在65.75%以上;Ⅲ类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大孔和大中孔综合评价参数值较小,孔隙结构复杂,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低。该结果为海上低渗气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孔隙结构表征 双峰高斯函数 孔隙结构评价参数 预测模型 陵水组三段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