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153井区超低渗透储层孔隙定量演化模式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丽
赵应成
+3 位作者
王友净
李佳鸿
惠钢
闫林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2,共7页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以及岩石物性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B153井区长6_3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埋藏史和地热史,建立了储层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式。研究表明:长6_3储层处...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以及岩石物性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B153井区长6_3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埋藏史和地热史,建立了储层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式。研究表明:长6_3储层处于中成岩A阶段,在埋藏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作用的改造,压实、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溶蚀作用虽改善储层物性,但效果不明显;持续的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减小17.2%,早期绿泥石胶结作用减小孔隙度4.9%,晚期黏土矿物和含铁碳酸盐胶结减少孔隙度5.8%,烃源岩成熟形成大量的有机酸溶蚀砂体形成次生孔隙,使储层孔隙度增大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度演化模式
长63
超低渗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控制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华
郭建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4,共8页
通过对10口井岩心、38张薄片的观察,结合对43个样品的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及包裹体测温等多种资料的分析,定量研究了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目的层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被溶蚀作用改造的...
通过对10口井岩心、38张薄片的观察,结合对43个样品的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及包裹体测温等多种资料的分析,定量研究了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目的层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被溶蚀作用改造的原生粒间孔(即次生粒间孔)为主;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孔隙的破坏最大,压实减小的原生孔隙平均达20.7%,而胶结作用减少的原生孔隙平均值仅为7.9%,压实作用对孔隙的破坏远强于胶结作用,且压实作用在整个孔隙演化中占主导地位;溶蚀作用是唯一改善储层的成岩作用,主要集中在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初、早成岩B期末和中成岩A期初4个阶段,最终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为3.2%。储层成岩定量研究和孔隙演化模式的建立揭示了孔隙演化的阶段性,对认识储层特征和进一步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碎屑岩
成岩作用
孔隙度演化模式
定量研究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153井区超低渗透储层孔隙定量演化模式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丽
赵应成
王友净
李佳鸿
惠钢
闫林辉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2,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专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2011B-1205)
文摘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以及岩石物性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B153井区长6_3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埋藏史和地热史,建立了储层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式。研究表明:长6_3储层处于中成岩A阶段,在埋藏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作用的改造,压实、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溶蚀作用虽改善储层物性,但效果不明显;持续的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减小17.2%,早期绿泥石胶结作用减小孔隙度4.9%,晚期黏土矿物和含铁碳酸盐胶结减少孔隙度5.8%,烃源岩成熟形成大量的有机酸溶蚀砂体形成次生孔隙,使储层孔隙度增大3.0%。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度演化模式
长63
超低渗储层
Keywords
diagenesis
porosity evolving model
Chang 63
ultra-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控制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王华
郭建华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4,共8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0533019)
文摘
通过对10口井岩心、38张薄片的观察,结合对43个样品的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及包裹体测温等多种资料的分析,定量研究了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目的层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被溶蚀作用改造的原生粒间孔(即次生粒间孔)为主;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孔隙的破坏最大,压实减小的原生孔隙平均达20.7%,而胶结作用减少的原生孔隙平均值仅为7.9%,压实作用对孔隙的破坏远强于胶结作用,且压实作用在整个孔隙演化中占主导地位;溶蚀作用是唯一改善储层的成岩作用,主要集中在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初、早成岩B期末和中成岩A期初4个阶段,最终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为3.2%。储层成岩定量研究和孔隙演化模式的建立揭示了孔隙演化的阶段性,对认识储层特征和进一步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炭系碎屑岩
成岩作用
孔隙度演化模式
定量研究
塔中地区
Keywords
Carboniferous clastic reservoir
diagenesis
pore evolution model
quantitative study
Tazhong area
分类号
P588.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153井区超低渗透储层孔隙定量演化模式
刘丽
赵应成
王友净
李佳鸿
惠钢
闫林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控制的定量研究
王华
郭建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