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孔隙度演化模拟 被引量:20
1
作者 孟元林 王又春 +7 位作者 姜文亚 张景军 刘德来 牛嘉玉 孙洪斌 施尚明 古团 修洪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在综合考虑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坳陷双清地区不同沉积微相成岩指数ID与储集层平均孔隙度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该地区沙四段储集层在各沉积时期的平均孔隙度,恢复了孔隙演化史,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有效... 在综合考虑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坳陷双清地区不同沉积微相成岩指数ID与储集层平均孔隙度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该地区沙四段储集层在各沉积时期的平均孔隙度,恢复了孔隙演化史,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有效油气储集层的分布范围。孔隙度预测结果表明,有效油、气储集层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孔隙度大于5.8%的地区。孔隙演化史的模拟结果表明,储集层孔隙度在埋藏早期主要受沉积相的影响,而在晚期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储集层预测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的绝对误差为2.7%,而研究区储集层的填隙物含量在1.0%~40.0%之间,平均为21.7%,由此可见,所建预测模型可用于填隙物含量较高的储集层钻前孔隙度预测和孔隙演化史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四段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储集层质量 孔隙度演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