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孔隙度演化模拟
被引量:
20
1
作者
孟元林
王又春
+7 位作者
姜文亚
张景军
刘德来
牛嘉玉
孙洪斌
施尚明
古团
修洪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在综合考虑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坳陷双清地区不同沉积微相成岩指数ID与储集层平均孔隙度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该地区沙四段储集层在各沉积时期的平均孔隙度,恢复了孔隙演化史,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有效...
在综合考虑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坳陷双清地区不同沉积微相成岩指数ID与储集层平均孔隙度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该地区沙四段储集层在各沉积时期的平均孔隙度,恢复了孔隙演化史,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有效油气储集层的分布范围。孔隙度预测结果表明,有效油、气储集层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孔隙度大于5.8%的地区。孔隙演化史的模拟结果表明,储集层孔隙度在埋藏早期主要受沉积相的影响,而在晚期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储集层预测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的绝对误差为2.7%,而研究区储集层的填隙物含量在1.0%~40.0%之间,平均为21.7%,由此可见,所建预测模型可用于填隙物含量较高的储集层钻前孔隙度预测和孔隙演化史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四段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储集层质量
孔隙度演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孔隙度演化模拟
被引量:
20
1
作者
孟元林
王又春
姜文亚
张景军
刘德来
牛嘉玉
孙洪斌
施尚明
古团
修洪文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2076)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3BA613A-01)共同资助
文摘
在综合考虑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坳陷双清地区不同沉积微相成岩指数ID与储集层平均孔隙度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该地区沙四段储集层在各沉积时期的平均孔隙度,恢复了孔隙演化史,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有效油气储集层的分布范围。孔隙度预测结果表明,有效油、气储集层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孔隙度大于5.8%的地区。孔隙演化史的模拟结果表明,储集层孔隙度在埋藏早期主要受沉积相的影响,而在晚期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储集层预测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的绝对误差为2.7%,而研究区储集层的填隙物含量在1.0%~40.0%之间,平均为21.7%,由此可见,所建预测模型可用于填隙物含量较高的储集层钻前孔隙度预测和孔隙演化史模拟。
关键词
辽河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四段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储集层质量
孔隙度演化史
Keywords
Liaohe Depression, Paleogene, Member 4 of Shahejie Formation, diagenesi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reservoir quality, porosity evolution history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孔隙度演化模拟
孟元林
王又春
姜文亚
张景军
刘德来
牛嘉玉
孙洪斌
施尚明
古团
修洪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