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北隆起英买2区块缝洞型碳酸盐岩等效孔隙度模型定量描述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国会 赵峰 +3 位作者 杨鹏飞 刘应飞 高莲花 万效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4期20-22,3,共3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用传统的井数据结合地质层位的建模方法无法有效进行储层建模,而常规地震属性提取手段又无法整合测井的信息进行定量储层描述。为了使用地震数据进行定量的储层建模研究,在明确地震反射特征的...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用传统的井数据结合地质层位的建模方法无法有效进行储层建模,而常规地震属性提取手段又无法整合测井的信息进行定量储层描述。为了使用地震数据进行定量的储层建模研究,在明确地震反射特征的对应关系,精细解释储层发育段顶面层位的基础上,建立测井纵波阻抗与总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并得到了多个实现的高分辨率纵波阻抗体。使用反演纵波阻抗体和测井尺度下统计的纵波阻抗—总孔隙度关系进行协模拟,得到多个实现的等效孔隙度数据体。等效孔隙度体很好地综合了测井、地震两个尺度的信息,可以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空间非均质性的定量描述研究。提供了一种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使用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定量储层描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等效孔隙度模型 地质统计学反演 定量描述 塔北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孔隙度模型的地震波传播 被引量:8
2
作者 郭继亮 牛滨华 +1 位作者 孙春岩 刘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13-3820,共8页
基于岩石物里学中临界孔隙度模型,建立一种简洁的均匀弹性流体饱和孔隙介质模型,进行地震波传播研究.首先定义了构建目标模型的基本力学模型:介绍了全孔隙度区间内基本力学模型和目标孔隙介质的含义,其中基本力学模型除了完全弹性固体模... 基于岩石物里学中临界孔隙度模型,建立一种简洁的均匀弹性流体饱和孔隙介质模型,进行地震波传播研究.首先定义了构建目标模型的基本力学模型:介绍了全孔隙度区间内基本力学模型和目标孔隙介质的含义,其中基本力学模型除了完全弹性固体模型S和完全弹性流体模型F还包括临界孔隙模型C.然后通过等效力学模型推出了目标力学模型介质本构关系的组分表达形式.文中分别通过直接求取弹性参数的表达形式和运用应力应变关系两种方法得到介质模型的本构关系,进而得到该模型波动方程的组分表达形式.最后对这种介质模型进行了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结合模拟结果分析孔隙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孔隙度模型 等效力学模型 本构关系 地震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统计方法在储层孔隙度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顾伟欣 周红 耿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3期58-61,共4页
孔隙度是储层四性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孔隙度模型的建立是储层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区块宁东2,3,5井区延安组储层属低孔低渗储层,研究发现:利用常规方法——威利公式,解释的储层孔隙度与岩心孔隙度对比,误差较大。... 孔隙度是储层四性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孔隙度模型的建立是储层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区块宁东2,3,5井区延安组储层属低孔低渗储层,研究发现:利用常规方法——威利公式,解释的储层孔隙度与岩心孔隙度对比,误差较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以SPSS软件为平台,充分利用岩心物性资料,建立了岩心孔隙度与三孔隙度测井数据关系的模型。在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区块宁东2,3,5井区延安组储层中应用孔隙度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统计孔隙度与岩心孔隙度对比,吻合程度比利用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孔隙度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山 多元统计方法 逐步回归 孔隙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同性双孔隙度模型的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兴松 孙建孟 原宏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对各向异性孔隙介质进行储层参数评价和岩石性质预测,在各向同性双孔隙度(IDP)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各向异性地层的岩石物理模型。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岩石速度的各向异性、岩石的泥质含量以及粘土颗粒等矿物在地层中不规则排列的影响,... 为对各向异性孔隙介质进行储层参数评价和岩石性质预测,在各向同性双孔隙度(IDP)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各向异性地层的岩石物理模型。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岩石速度的各向异性、岩石的泥质含量以及粘土颗粒等矿物在地层中不规则排列的影响,采用差分有效介质理论(DEM)与自适应近似理论(SCA)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干岩样骨架的弹性模量,用Brown和Korringa模型计算流体驱替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的散射和测量误差非常小,应用效果明显优于IDP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模型 储层参数 岩石性质 各向异性 岩石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及储层孔隙结构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佳佳 曾庆才 +6 位作者 印兴耀 李红兵 姜仁 黄家强 张连群 张广智 谷一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4-734,共11页
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和页岩等储层具有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属于典型的多重孔隙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是多重孔隙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关键.现有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大多利用孔隙纵横比或者构建一种新参数来描述孔... 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和页岩等储层具有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属于典型的多重孔隙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是多重孔隙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关键.现有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大多利用孔隙纵横比或者构建一种新参数来描述孔隙结构.岩石临界孔隙度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岩石物理模型,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和地质含义.本文推导了岩石临界孔隙度与岩石孔隙结构(孔隙纵横比)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极化(形状)因子建立临界孔隙度与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能够包含多种孔隙类型的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利用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由储层的弹性参数反演不同孔隙类型的体积含量.实验室测量数据和实际测井数据表明,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能够适用于多重孔隙储层岩石物理建模和孔隙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 孔隙结构表征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孔隙度遗传反演约束储层地质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朕 李玲玲 +1 位作者 杨威 那云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4-1386,共3页
针对油田投产初期井距较大、井间储层发育状况难以预测的情况,应用遗传反演方法进行孔隙度反演。在地质建模过程中利用反演数据体约束孔隙度属性。以某油田东营组某小层为例进行地质建模。结果表明:应用遗传反演方法得到的孔隙度反演数... 针对油田投产初期井距较大、井间储层发育状况难以预测的情况,应用遗传反演方法进行孔隙度反演。在地质建模过程中利用反演数据体约束孔隙度属性。以某油田东营组某小层为例进行地质建模。结果表明:应用遗传反演方法得到的孔隙度反演数据体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较真实地反映出储层物性。利用孔隙度遗传反演数据体对对孔隙度模型进行约束的方法,相比传统地震约束方法,中间步骤少,准确性高,工作周期短,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遗传反演 孔隙度模型 反演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度演化定量模型——以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段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瑞飞 沈平平 赵良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2-559,共8页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段深层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储集层发育原生粒间孔隙和长石、岩屑、胶结物等不稳定组分的粒间溶孔...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段深层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储集层发育原生粒间孔隙和长石、岩屑、胶结物等不稳定组分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储集层物性分布受碳酸盐等的胶结、溶蚀及异常高压带分布的控制。孔隙度参数演化分析表明,储集层初始孔隙度为36.75%,压实过程孔隙度损失率为40.49%,胶结-交代过程孔隙度损失率为37.25%,后期溶蚀、溶解过程孔隙度增加率为17.88%。储集空间中原生孔隙占总孔隙的55.03%,次生孔隙占总孔隙的44.97%。孔隙度计算过程中误差率为0.96%,影响误差的主要因素为颗粒分选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储集层 东濮凹陷 文东油田 孔隙演化模型 次生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成岩、构造一体化孔隙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79
8
作者 张荣虎 姚根顺 +2 位作者 寿建峰 张惠良 田继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以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为例,从盆地的构造演化、古应力变化、沉积体系分布、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分析入手,依据大量实验分析资料(岩屑、岩心薄片、岩矿成分、古构造应力、粒度)和测井测试资料,运用地质学、数学及统计学... 以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为例,从盆地的构造演化、古应力变化、沉积体系分布、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分析入手,依据大量实验分析资料(岩屑、岩心薄片、岩矿成分、古构造应力、粒度)和测井测试资料,运用地质学、数学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库车坳陷主要产油气层位的孔隙成因机理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沉积、成岩、构造一体化的孔隙度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目的层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孔隙度进行了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孔隙度吻合较好,为库车坳陷不同孔隙类型深埋、有效、优质砂岩储集层的空间评价及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库车坳陷 白垩系 孔隙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其孔隙度计算样本检验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佳如 牛永斌 +3 位作者 王敏 徐资璐 崔胜利 王培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常发育。在岩芯观测的基础上,通过薄片显微镜观测与柱塞孔隙度、渗透率分析,对研究区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宏、微观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岩芯资料和常规测井... 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常发育。在岩芯观测的基础上,通过薄片显微镜观测与柱塞孔隙度、渗透率分析,对研究区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宏、微观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岩芯资料和常规测井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孔隙度计算样本检验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奥陶系生物扰动储集层在岩芯上多呈不规则状或绸带状分布的含油斑块,潜穴充填物以白云石为主,储集空间主要是晶间孔。随着生物扰动指数的增加,平均孔隙度呈先增大后减少趋势,平均渗透率则一直增大;2)在早—中奥陶世的沉积过程中,(古)生物在碳酸盐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建造了大量形态各异的潜穴,生物扰动使得潜穴充填物和围岩基质在成分、结构上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伴随着其后的成岩过程逐步增大,这对储集层的储、渗能力具有重要影响;3)在总结前人测井孔隙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生物扰动指数引入密度测井孔隙度计算模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岩芯资料和常规测井数据的孔隙度计算样本检测检验模型,并用岩芯柱塞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孔隙度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模型弥补了现有常规孔隙度模型的不足,其计算产生的拟岩芯数据可为下一步建立的通用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计算模型提供可靠的样本训练数据,也对这类储层的储量估算与油藏描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型储集层 孔隙计算模型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成岩蚀变层段的有效储层识别及孔隙度定量表征——以滨南油田沙四段上亚段火成岩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敏 王永诗 +4 位作者 田淼 傅爱兵 朱家俊 张顺 余光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7,共6页
火成岩地层因蚀变程度不同常引起测井曲线的响应异常,特别是出现中子测井值异常变大的假象,制约了油气勘探工作中对有效储集空间的识别及定量评价。基于中子测井原理,结合薄片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高温下岩石矿物蚀变产生的含大量结晶水的... 火成岩地层因蚀变程度不同常引起测井曲线的响应异常,特别是出现中子测井值异常变大的假象,制约了油气勘探工作中对有效储集空间的识别及定量评价。基于中子测井原理,结合薄片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高温下岩石矿物蚀变产生的含大量结晶水的绿泥石和沸石是导致高中子测井值的主要原因。当中子测井值高于30%且自然电位曲线无明显异常时,一般为非储层。在蚀变严重情况下,不宜采用与中子测井相关的孔隙度计算模型进行储层孔隙度定量表征,采用MOSTAFA模型计算火成岩蚀变层段的储层孔隙度,该模型中的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可以采用测井曲线交会图分析法确定。以滨南油田沙四段上亚段火成岩为例,其岩石骨架声波时差的取值为167μs/m,岩性指数为1.706,利用MOSTAFA模型计算其平均孔隙度为15%。通过模型处理并与岩心孔隙度分析对比,证实若岩石骨架参数选取合适,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MOSTAFA模型在火成岩储层孔隙度评价中也同样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滨南油田蚀变火成岩储层物性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测井 火成岩 粘土矿物 蚀变 有效储层 孔隙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体现孔隙形态影响的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继亮 李宏兵 +4 位作者 李明 张研 李劲松 于豪 刘晓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586,共11页
传统的测井孔隙度反演方法在反演复杂孔隙形态地层的孔隙度时往往存在偏差。孔隙形态的影响可以利用等效介质模型体现,提出了一种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即,引入差分等效介质(Differential Effective Medium,DEM)模型,将孔隙度反演与孔... 传统的测井孔隙度反演方法在反演复杂孔隙形态地层的孔隙度时往往存在偏差。孔隙形态的影响可以利用等效介质模型体现,提出了一种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即,引入差分等效介质(Differential Effective Medium,DEM)模型,将孔隙度反演与孔隙形态的影响相结合,利用中子、密度、纵波时差和横波时差四个参数实现地层的孔隙度和孔隙纵横比的同步反演。首先利用中子、密度和纵波时差反演地层孔隙度初值,通过DEM模型求取孔隙纵横比初值;而后利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体积密度信息同步反演声学孔隙度和孔隙纵横比;最后综合利用中子、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数据,对地层孔隙度和孔隙纵横比进行同步反演。以西南某探区深层白云岩地层孔隙度反演为例,比较了不同孔隙度反演方法的效果,验证了四参数孔隙度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纵横比 孔隙 差分等效模型 四参数孔隙度模型 同步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定量预测裂缝型孔隙度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彦虎 胡俊 +1 位作者 蒋龙聪 胡冬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1,共5页
为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定量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运用拓展的SPM软孔隙度模型,建立了适合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了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信息和岩心照片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认为:SPM软孔隙度模型更适合... 为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定量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运用拓展的SPM软孔隙度模型,建立了适合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了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信息和岩心照片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认为:SPM软孔隙度模型更适合于致密页岩储层岩石物理建模;通过岩石物理图版建立了裂缝型孔隙度与纵波速度的关系,相比于硬孔隙和基质孔隙,裂缝型孔隙体积的增加能引起纵波速度的迅速下降,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利用岩石物理图版实现裂缝型孔隙与速度的定量解释。该研究对页岩储层定量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续可进一步研究通过地震反演预测裂缝型孔隙的横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物理建模 SPM软孔隙度模型 裂缝型孔隙 定量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评价孔隙结构对低渗透砂岩储层质量影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作维 黄思静 +2 位作者 王冬焕 马永坤 李小宁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低渗透砂岩储层实际数据为例,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孔隙结构对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孔隙度=18.578-2.897×排驱压力-0.376×结构系数(r=0....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低渗透砂岩储层实际数据为例,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孔隙结构对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孔隙度=18.578-2.897×排驱压力-0.376×结构系数(r=0.739),反映了排驱压力、结构系数是影响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的主要孔隙结构因素;ln(渗透率)=10.781+9.614×变异系数-0.341×结构系数-1.007×孔喉均值(φ)(r=0.973),反映了变异系数、结构系数、孔喉均值(φ)是影响低渗透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最主要孔隙结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逐步回归 孔隙度模型 渗透率模型 孔隙结构 低渗透砂岩 储层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根久 王桂宏 +2 位作者 余国义 杨荣婧 孙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 ,其储集层近水平方向延伸 ,横向连续性很差 ,特别是北西 南东方向储集层变异程度大。建立裂缝和溶洞模型的具体方法是 :对密度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 ,与岩心实测孔隙度对比 ,控制数...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 ,其储集层近水平方向延伸 ,横向连续性很差 ,特别是北西 南东方向储集层变异程度大。建立裂缝和溶洞模型的具体方法是 :对密度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 ,与岩心实测孔隙度对比 ,控制数据质量后计算密度孔隙度 ;对密度孔隙度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得到变差函数 ,按裂缝和溶洞带水平延伸的框架模型进行条件模拟 ,建立基于井的孔隙度地质模型 ;用 13口井的密度测井曲线推导拟波阻抗曲线 ,建立整个油藏的三维地震速度模型 ,综合反演得到油藏的孔隙度模型。估算结果 ,塔河油田裂缝、溶洞的净厚度约为碳酸盐岩厚度的 5 %。由于油藏条件下的岩心分析数据非常重要 ,所以应在对油层进行酸化、压裂之前获取单层测试资料 ,以利于通过生产资料来检验模型的精度。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藏 裂缝 溶洞 测井 三维地震 综合反演 孔隙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成岩作用生物气藏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解决弱压实、松散胶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一直难以达到储层精细评价要求的难题。方法对于孔隙度模型,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实现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建立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的需... 目的解决弱压实、松散胶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一直难以达到储层精细评价要求的难题。方法对于孔隙度模型,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实现应用“JD-581”常规测井资料建立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的需要;对于渗透率模型,从影响储层渗透能力的微观孔隙结构分析入手,以毛管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各种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结果解决了该区长期以来无法利用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藏孔隙度参数解释的难题;提高了渗透率参数模型的解释精度。结论为该区储层定量的精细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压实 松散胶结 孔隙度模型 毛管理论 孔喉均值半径 岩石比表面 渗透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C油田潜山裂缝型储集层随机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的实现与优选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晖 胡光义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1期74-79,共6页
针对渤海C油田潜山裂缝型储集层的地质特点,综合利用岩心、测井、油藏动态以及露头等资料,分析了潜山裂缝型储集层的成因及发育特点,确定构造应力场和断层的分布为该油田储集层裂缝发育的2个主控因素。将构造应力场与断层分布相结合模... 针对渤海C油田潜山裂缝型储集层的地质特点,综合利用岩心、测井、油藏动态以及露头等资料,分析了潜山裂缝型储集层的成因及发育特点,确定构造应力场和断层的分布为该油田储集层裂缝发育的2个主控因素。将构造应力场与断层分布相结合模拟离散裂缝网络,预测裂缝分布趋势。通过地质特征对比以及动态资料验证,优选出C油田的离散裂缝网络(DFN)。以离散裂缝网络(DFN)为平面约束条件,以井点岩心统计裂缝几何形态为"硬"数据,计算出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三维分布,并建立了潜山裂缝型储集层的地质模型,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储集层 离散裂缝网络(DFN) 裂缝孔隙度模型 裂缝渗透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系统”结构陆相致密碎屑岩储层泥质含量评价
17
作者 杨文娜 熊伟 +2 位作者 叶礼友 高树生 尹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8-35,共8页
"双峰系统"结构碎屑岩中随着泥质含量(V_(sh))从0到100%的变化过程中,岩石的孔隙度先降低,后增加。在V_(sh)较低及较高时,岩石的孔隙度会出现两个高峰,但岩石渗透率却随V_(sh)的增加而一直降低。因此出现的两个孔隙度高峰分... "双峰系统"结构碎屑岩中随着泥质含量(V_(sh))从0到100%的变化过程中,岩石的孔隙度先降低,后增加。在V_(sh)较低及较高时,岩石的孔隙度会出现两个高峰,但岩石渗透率却随V_(sh)的增加而一直降低。因此出现的两个孔隙度高峰分别对应高孔高渗砂岩及高孔低渗泥页岩。该现象可以由砂-泥质颗粒充填模型进行合理解释。通过对川西三叠系须家河组须五段地层的致密砂岩及泥页岩进行物性、声学测试、大量薄片观察统计及测井分析,认为该地层碎屑岩具有明显的"双峰系统"结构特征,在V_(sh)约为35%时,岩石物性最差。所研究泥页岩中微裂缝较为发育,这是造成其物性相对较好的重要原因。由于所研究碎屑岩地层砂泥岩频繁互层,岩性变化较快,常规自然伽马方法并不能准确评价地层岩石V_(sh),采用三孔隙度模型对地层V_(sh)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平均绝对误差为6%。该研究对陆相致密碎屑岩储层评价、岩石力学研究及工程施工设计等方面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系统” 陆相致密碎屑岩 泥质含量 实验分析 孔隙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自适应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金强 刘振峰 +1 位作者 刘喜武 韩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2-800,808,I0011,共11页
常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建立在岩石矿物组分已知的前提下,并以Voigt-Reuss-Hill模型求取岩石基质的等效弹性模量。在致密砂岩物理建模的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测井资料不全,无法给出精确的矿物成分解释,使常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精度受到影... 常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建立在岩石矿物组分已知的前提下,并以Voigt-Reuss-Hill模型求取岩石基质的等效弹性模量。在致密砂岩物理建模的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测井资料不全,无法给出精确的矿物成分解释,使常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精度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首先通过联立Gassmann方程和临界孔隙度模型,求取岩石基质的弹性模量;再根据解释的泥质含量曲线,应用最小二乘方法和Voigt、Reuss模型,求取砂质、泥质成分的弹性模量的上、下限。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退火反演算法确定砂、泥质成分的弹性模量近似值,并按照纵波模量不变的原则进一步对砂、泥质成分的弹性模量进行微调,最终获得合理的岩石物理建模参数。应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南部M工区进行了岩石物理建模,结果显示泥岩与致密砂岩的弹性参数有较好的可区分性,泥岩表现出较高的纵横波速度比和较低的纵波速度,砂岩的纵横波速度比及纵波速度随孔隙度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自适应岩石物理建模 GASSMANN方程 临界孔隙度模型 Voigt-Reuss-Hi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中部下干柴沟组下段成岩演化与储层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禚喜准 王琪 +3 位作者 郝乐伟 鲁新川 张瑞 张功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9,共7页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分析了下干柴沟组下段的孔隙结构和成岩演化特征,建立了成岩序列与孔隙度演化模型.根据沉积相、地层等深图以及孔隙度演化模型,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部地区划分出6种成岩相:浅湖-强压...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分析了下干柴沟组下段的孔隙结构和成岩演化特征,建立了成岩序列与孔隙度演化模型.根据沉积相、地层等深图以及孔隙度演化模型,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部地区划分出6种成岩相:浅湖-强压实相、滨湖-强压实相、冲积平原-强压实相、滨湖-中等压实相、三角洲前缘-较弱压实相、辫状河道-弱压实相.综合分析认为,继承性的古隆起及其斜坡带上的三角洲前缘-较弱压实相,储层物性较好,同时靠近生烃凹陷,成为油气运聚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序列 孔隙演化模型 成岩相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标准测井资料评价克拉玛依油田一西区储集层
20
作者 辛玉霞 王志章 +4 位作者 庞雄奇 张岩 林军 古力扎旦 李文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克拉玛依油田一西区测井资料分为标准测井和综合测井两大类。大多数井均为标准测井,其资料品质差,所建立的孔、渗模型解释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提出对于没有综合测井曲线的井,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用标准测井曲线反演出其综合测井曲线,... 克拉玛依油田一西区测井资料分为标准测井和综合测井两大类。大多数井均为标准测井,其资料品质差,所建立的孔、渗模型解释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提出对于没有综合测井曲线的井,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用标准测井曲线反演出其综合测井曲线,据以分岩性建立孔隙度、渗透率模型。用这种方法建立的模型要比直接用标准测井曲线反演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精度高,而且可以满足测井解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一西区克拉玛依下亚组油藏进行了储集层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标准测井 综合测井 孔隙度模型 渗透率模型 储集层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