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微观孔隙几何的砂岩自发渗吸理论模型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川龙
滕腾
+1 位作者
李志虎
张文涛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418-428,共11页
为研究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几何对其吸水特性的影响机理,应用Hagen-Poiseuille方程、Laplace-Young方程、分形几何理论,考虑孔隙的截面形态、大小分布和通道迂曲3种几何特性,建立了平均几何与分形几何表征的毛细管吸水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
为研究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几何对其吸水特性的影响机理,应用Hagen-Poiseuille方程、Laplace-Young方程、分形几何理论,考虑孔隙的截面形态、大小分布和通道迂曲3种几何特性,建立了平均几何与分形几何表征的毛细管吸水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对比已有模型,分析了各几何参数影响孔隙结构吸水特征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吸水性特征参量与孔隙几何、迂曲度、孔隙率、最大孔隙尺寸有关,孔隙几何形状越不规整、连通孔隙通道越迂曲、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越强,孔隙结构吸水性相对较弱;②平均几何表征的模型中等效平均孔隙直径的物理意义不明确,代入空间平均孔隙尺寸的计算结果大于实测值,而分形几何表征的模型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得到与实测值相近的结果;③对于三维孔隙连通性以及孔吼特征性较弱的孔隙结构,模型适用性较强,相比程序复杂的IFU(Pia)模型、BEA模型,能得到相近甚至更精确的理论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几何
吸水模型
分形
几何
自发渗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尾砂压密区孔隙结构几何特征及剪切演化规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焦华喆
王树飞
+2 位作者
陈新明
陈峰宾
杨亦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01,共7页
压密区孔隙结构是影响全尾砂重力浓密底流浓度的关键因素,对其几何特征的定量研究鲜见。借助CT断层扫描与三维重构技术获取孔隙的原位形态与分布,分析孔隙率、Feret直径以及孔隙圆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揭示剪切作用对高浓度床层全尾...
压密区孔隙结构是影响全尾砂重力浓密底流浓度的关键因素,对其几何特征的定量研究鲜见。借助CT断层扫描与三维重构技术获取孔隙的原位形态与分布,分析孔隙率、Feret直径以及孔隙圆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揭示剪切作用对高浓度床层全尾砂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2rpm的剪切作用使尾砂床层的孔隙率下降13.43%,但平均孔隙数量变化不明显;有/无剪切作用下的孔隙在Feret直径0~20μm范围分布较多,达到30.67%和46.07%。剪切作用将孔隙圆度在0.9~1范围降低9.86%,但孔隙延伸度和扁平度的变化不大;孔隙在凹凸度0.45~0.5和0.95~1.0范围降低了14.45%。因此剪切作用可以降低尾砂压缩床层的孔隙率,减少孔隙在0~20μm范围内的数量,但对孔隙平均数量影响不大。剪切作用可以减少孔隙在圆度0.9~1范围的数量,对延伸度和扁平度无明显影响,对凹凸度在0.45~0.5和0.9~1范围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膏体充填
三维可视化
孔隙
率
孔隙几何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孔隙分形几何的生物质型煤固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蒋林
骆仲泱
+3 位作者
方航宇
毛玉如
施正伦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3,共5页
鉴于以往对生物质型煤的固硫性能的研究多限于经典的脱硫剂硫化反应 ,应用压汞测孔法测量多种典型配比和两种典型孔隙系统的生物质型煤的孔隙特性 .根据生物质型煤的孔径分布特征 ,建立孔隙分形结构模型 ,模拟相同分维的生物质型煤的孔...
鉴于以往对生物质型煤的固硫性能的研究多限于经典的脱硫剂硫化反应 ,应用压汞测孔法测量多种典型配比和两种典型孔隙系统的生物质型煤的孔隙特性 .根据生物质型煤的孔径分布特征 ,建立孔隙分形结构模型 ,模拟相同分维的生物质型煤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 ;从孔隙分形结构的形核、生长的角度 ,探究生物质型煤的脱硫机理 ;进而得出生物质型煤分形结构存在的孔径范围 ,以及分维、均孔等分形几何参数与生物质质量分数的规律 .最后 ,提出并解释了“人工分形体”概念 ,用以描述类似生物质型煤孔体系的孔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型煤
孔隙
分形结构
分形维数
固硫性能
人工分形体
孔隙
分形
几何
脱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高应力下数字岩心构建方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姚军
王春起
+3 位作者
黄朝琴
杨永飞
孙海
张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由于埋藏深,其地应力达200 MPa,会显著改变储层岩石孔隙的微观结构。数字岩心是孔隙尺度数值模拟的重要载体,但是现有数字岩心重构方法是基于常温常压下岩心的扫描图像重构,不能反映高应力下的孔隙结构。为此,提出了一...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由于埋藏深,其地应力达200 MPa,会显著改变储层岩石孔隙的微观结构。数字岩心是孔隙尺度数值模拟的重要载体,但是现有数字岩心重构方法是基于常温常压下岩心的扫描图像重构,不能反映高应力下的孔隙结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元法考虑高应力影响的数字岩心重构方法。首先,采用分水岭算法分割CT图像,利用球面谐波分析方法建立轮廓数据库,并在PFC^(3D)中建立Clump(团簇)模板库;然后,根据孔隙度和粒径分布使用模板库中的Clump建立离散元模型,并用两点相关和线性路径相关函数曲线评价模型的准确性;随后,标定颗粒间微观力学参数,并加载应力模拟得到不同应力下的数字岩心;最后,分析了不同应力下数字岩心的孔隙几何拓扑结构,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以Bentheim砂岩为例,构建了其不同应力下的数字岩心,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增大,导致孔隙和喉道半径缩小、喉道伸长、连通性变差、孔隙度和渗透率减小。研究结果为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孔隙尺度模拟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深层超深层
数字岩心重构
离散元法
孔隙几何
拓扑结构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力作用下含水煤岩渗透率及水膜动态演化机制
被引量:
2
5
作者
段淑蕾
李波波
+1 位作者
成巧耘
宋浩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100,共10页
为探究应力−吸附−水与滑脱效应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煤岩渗透率演化机制,考虑应力−吸附诱导煤岩变形的影响,修正水膜厚度表达式,并分析煤岩孔隙的动态变化。基于此,进一步量化含水煤岩气体滑脱效应的强度,建立考虑应力−吸附−水与滑脱效应多...
为探究应力−吸附−水与滑脱效应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煤岩渗透率演化机制,考虑应力−吸附诱导煤岩变形的影响,修正水膜厚度表达式,并分析煤岩孔隙的动态变化。基于此,进一步量化含水煤岩气体滑脱效应的强度,建立考虑应力−吸附−水与滑脱效应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煤岩渗透率模型。此外,结合煤岩渗透率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渗透率模型的可靠性,以揭示应力−吸附−水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煤岩渗透率、动态水膜及滑脱因子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煤岩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先急剧减小后趋于平缓;同一有效应力条件下,煤岩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增大逐渐减小。水膜厚度在应力−吸附−水作用下动态变化,水膜厚度与应力、吸附呈负相关趋势,而与含水饱和度呈正相关趋势;随含水饱和度增大,滑脱因子逐渐增大,但在低应力条件下,增大趋势平缓,高应力条件下增大趋势急剧。此外,基于气−液−固表面分离压,推导应力−吸附作用下正方形、正三角形内动态水膜表达式,并分析不同几何形态孔隙的煤岩渗透率、动态水膜及滑脱因子演化机制的差异。其中,因角孔存在,不同几何形态孔隙内水膜厚度从大至小排序为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煤岩渗透率排序与其相反;圆形孔隙内滑脱因子较含角孔隙更大,而正方形与正三角形孔隙内滑脱因子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动态水膜
渗透率模型
滑脱效应
孔隙几何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层多孔介质中地层水蒸发盐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春燕
吴宇航
+2 位作者
王雨薇
张静
文守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61-265,共5页
近年来地下储气库发展迅速,为了解决地下储气库注采过程中地层出现的结盐问题,针对储气库周期性运行过程中注气期和采气期两个阶段,研究地层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时造成地层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盐现象,得出地下储气库结盐主要原因是...
近年来地下储气库发展迅速,为了解决地下储气库注采过程中地层出现的结盐问题,针对储气库周期性运行过程中注气期和采气期两个阶段,研究地层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时造成地层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盐现象,得出地下储气库结盐主要原因是由于高矿化度的地层水蒸发作用导致盐析结晶。对地层多孔介质内水分蒸发扩散热力学条件方面研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地层水蒸发
盐析热力学
结晶动力学
孔隙几何
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微观孔隙几何的砂岩自发渗吸理论模型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川龙
滕腾
李志虎
张文涛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418-42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518611454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YQNY06)。
文摘
为研究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几何对其吸水特性的影响机理,应用Hagen-Poiseuille方程、Laplace-Young方程、分形几何理论,考虑孔隙的截面形态、大小分布和通道迂曲3种几何特性,建立了平均几何与分形几何表征的毛细管吸水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对比已有模型,分析了各几何参数影响孔隙结构吸水特征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吸水性特征参量与孔隙几何、迂曲度、孔隙率、最大孔隙尺寸有关,孔隙几何形状越不规整、连通孔隙通道越迂曲、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越强,孔隙结构吸水性相对较弱;②平均几何表征的模型中等效平均孔隙直径的物理意义不明确,代入空间平均孔隙尺寸的计算结果大于实测值,而分形几何表征的模型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得到与实测值相近的结果;③对于三维孔隙连通性以及孔吼特征性较弱的孔隙结构,模型适用性较强,相比程序复杂的IFU(Pia)模型、BEA模型,能得到相近甚至更精确的理论预测结果。
关键词
孔隙几何
吸水模型
分形
几何
自发渗吸
Keywords
pore geometry
water absorption model
fractal geometry
spontaneous imbibition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尾砂压密区孔隙结构几何特征及剪切演化规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焦华喆
王树飞
陈新明
陈峰宾
杨亦轩
机构
河南省高等学校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013
51704094)
国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项目(henan-0005-2016AQ)~~
文摘
压密区孔隙结构是影响全尾砂重力浓密底流浓度的关键因素,对其几何特征的定量研究鲜见。借助CT断层扫描与三维重构技术获取孔隙的原位形态与分布,分析孔隙率、Feret直径以及孔隙圆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揭示剪切作用对高浓度床层全尾砂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2rpm的剪切作用使尾砂床层的孔隙率下降13.43%,但平均孔隙数量变化不明显;有/无剪切作用下的孔隙在Feret直径0~20μm范围分布较多,达到30.67%和46.07%。剪切作用将孔隙圆度在0.9~1范围降低9.86%,但孔隙延伸度和扁平度的变化不大;孔隙在凹凸度0.45~0.5和0.95~1.0范围降低了14.45%。因此剪切作用可以降低尾砂压缩床层的孔隙率,减少孔隙在0~20μm范围内的数量,但对孔隙平均数量影响不大。剪切作用可以减少孔隙在圆度0.9~1范围的数量,对延伸度和扁平度无明显影响,对凹凸度在0.45~0.5和0.9~1范围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全尾砂
膏体充填
三维可视化
孔隙
率
孔隙几何
特性
Keywords
unclassified-tailings
paste filling
3Dvisualization
porosity
por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D853.34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孔隙分形几何的生物质型煤固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蒋林
骆仲泱
方航宇
毛玉如
施正伦
岑可法
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3,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 0 0 2 5 6 18)
文摘
鉴于以往对生物质型煤的固硫性能的研究多限于经典的脱硫剂硫化反应 ,应用压汞测孔法测量多种典型配比和两种典型孔隙系统的生物质型煤的孔隙特性 .根据生物质型煤的孔径分布特征 ,建立孔隙分形结构模型 ,模拟相同分维的生物质型煤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 ;从孔隙分形结构的形核、生长的角度 ,探究生物质型煤的脱硫机理 ;进而得出生物质型煤分形结构存在的孔径范围 ,以及分维、均孔等分形几何参数与生物质质量分数的规律 .最后 ,提出并解释了“人工分形体”概念 ,用以描述类似生物质型煤孔体系的孔结构 .
关键词
生物质型煤
孔隙
分形结构
分形维数
固硫性能
人工分形体
孔隙
分形
几何
脱硫机理
Keywords
Biology
Desulfurization
Fractals
Geometry
Mathematical models
Porosity
分类号
TQ53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高应力下数字岩心构建方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姚军
王春起
黄朝琴
杨永飞
孙海
张磊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渗流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开发基础理论研究”(编号:52034010)
中国石化科技部外协课题“压驱开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编号:P21072-1)联合资助。
文摘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由于埋藏深,其地应力达200 MPa,会显著改变储层岩石孔隙的微观结构。数字岩心是孔隙尺度数值模拟的重要载体,但是现有数字岩心重构方法是基于常温常压下岩心的扫描图像重构,不能反映高应力下的孔隙结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元法考虑高应力影响的数字岩心重构方法。首先,采用分水岭算法分割CT图像,利用球面谐波分析方法建立轮廓数据库,并在PFC^(3D)中建立Clump(团簇)模板库;然后,根据孔隙度和粒径分布使用模板库中的Clump建立离散元模型,并用两点相关和线性路径相关函数曲线评价模型的准确性;随后,标定颗粒间微观力学参数,并加载应力模拟得到不同应力下的数字岩心;最后,分析了不同应力下数字岩心的孔隙几何拓扑结构,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以Bentheim砂岩为例,构建了其不同应力下的数字岩心,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增大,导致孔隙和喉道半径缩小、喉道伸长、连通性变差、孔隙度和渗透率减小。研究结果为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孔隙尺度模拟提供了技术途径。
关键词
油气藏
深层超深层
数字岩心重构
离散元法
孔隙几何
拓扑结构
渗透率
Keywords
oil and gas reservoirs
deep and ultra-deep zone
digital rock reconstructio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pore geometry topology
permeability
分类号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力作用下含水煤岩渗透率及水膜动态演化机制
被引量:
2
5
作者
段淑蕾
李波波
成巧耘
宋浩晟
机构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贵州大学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10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64007)
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大学科技合作计划资助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1]重点052)。
文摘
为探究应力−吸附−水与滑脱效应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煤岩渗透率演化机制,考虑应力−吸附诱导煤岩变形的影响,修正水膜厚度表达式,并分析煤岩孔隙的动态变化。基于此,进一步量化含水煤岩气体滑脱效应的强度,建立考虑应力−吸附−水与滑脱效应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煤岩渗透率模型。此外,结合煤岩渗透率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渗透率模型的可靠性,以揭示应力−吸附−水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煤岩渗透率、动态水膜及滑脱因子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煤岩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先急剧减小后趋于平缓;同一有效应力条件下,煤岩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增大逐渐减小。水膜厚度在应力−吸附−水作用下动态变化,水膜厚度与应力、吸附呈负相关趋势,而与含水饱和度呈正相关趋势;随含水饱和度增大,滑脱因子逐渐增大,但在低应力条件下,增大趋势平缓,高应力条件下增大趋势急剧。此外,基于气−液−固表面分离压,推导应力−吸附作用下正方形、正三角形内动态水膜表达式,并分析不同几何形态孔隙的煤岩渗透率、动态水膜及滑脱因子演化机制的差异。其中,因角孔存在,不同几何形态孔隙内水膜厚度从大至小排序为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煤岩渗透率排序与其相反;圆形孔隙内滑脱因子较含角孔隙更大,而正方形与正三角形孔隙内滑脱因子差异较小。
关键词
煤岩
动态水膜
渗透率模型
滑脱效应
孔隙几何
形态
Keywords
coal
dynamic water film
permeability model
slippage effect
pore geometry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层多孔介质中地层水蒸发盐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春燕
吴宇航
王雨薇
张静
文守成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湛江分公司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61-265,共5页
文摘
近年来地下储气库发展迅速,为了解决地下储气库注采过程中地层出现的结盐问题,针对储气库周期性运行过程中注气期和采气期两个阶段,研究地层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时造成地层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盐现象,得出地下储气库结盐主要原因是由于高矿化度的地层水蒸发作用导致盐析结晶。对地层多孔介质内水分蒸发扩散热力学条件方面研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地层水蒸发
盐析热力学
结晶动力学
孔隙几何
尺寸
Keywords
porous media
formation water evaporation
salting out thermodynamics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pore geometry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微观孔隙几何的砂岩自发渗吸理论模型
董川龙
滕腾
李志虎
张文涛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尾砂压密区孔隙结构几何特征及剪切演化规律
焦华喆
王树飞
陈新明
陈峰宾
杨亦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孔隙分形几何的生物质型煤固硫性能研究
蒋林
骆仲泱
方航宇
毛玉如
施正伦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层超深层油气藏高应力下数字岩心构建方法
姚军
王春起
黄朝琴
杨永飞
孙海
张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应力作用下含水煤岩渗透率及水膜动态演化机制
段淑蕾
李波波
成巧耘
宋浩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地层多孔介质中地层水蒸发盐析研究进展
王春燕
吴宇航
王雨薇
张静
文守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