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介质恒温缓慢干燥的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袁越锦 杨彬彬 刘相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6,70,共6页
在自然多孔介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孔介质孔道网络模型,对其干燥过程中的湿分迁移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Matlab软件模拟恒温缓慢干燥过程,并进行了多孔介质干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孔道网络模型的模拟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多孔介质干... 在自然多孔介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孔介质孔道网络模型,对其干燥过程中的湿分迁移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Matlab软件模拟恒温缓慢干燥过程,并进行了多孔介质干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孔道网络模型的模拟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孔道尺寸分布对介质内的相分布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干燥 模拟 孔道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内谷物通风干燥过程的孔道网络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袁越锦 徐英英 刘相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5-118,共4页
以仓内玉米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孔道网络方法和传递过程原理等知识,建立了考虑颗粒自身热质传递、孔隙气相对流、温度梯度和孔道结构特征等因素的仓内谷物通风干燥孔道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易拓展,干燥变量信息全面,可直接输入物料结构特... 以仓内玉米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孔道网络方法和传递过程原理等知识,建立了考虑颗粒自身热质传递、孔隙气相对流、温度梯度和孔道结构特征等因素的仓内谷物通风干燥孔道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易拓展,干燥变量信息全面,可直接输入物料结构特征参数来模拟预测干燥特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干燥 孔道网络模型 双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低温氮气吸脱附的孔道网络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孟金琳 汪宇 +2 位作者 张群锋 叶光华 周兴贵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3-903,共11页
介孔结构的表征和分析对于介孔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其中低温氮气吸脱附法是最常用的介孔表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氮气吸脱附法采用的分析模型仍基于平行孔假设,无法描述脱附过程堵孔现象,以及获取孔道连通性等重要孔结构信息。本文建立... 介孔结构的表征和分析对于介孔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其中低温氮气吸脱附法是最常用的介孔表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氮气吸脱附法采用的分析模型仍基于平行孔假设,无法描述脱附过程堵孔现象,以及获取孔道连通性等重要孔结构信息。本文建立了低温氮气吸脱附的孔道网络模型,用于分析介孔结构对氮气等温吸脱附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比氧化铝材料的氮气吸脱附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证实了建立的孔道网络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介孔材料中低温氮气吸脱附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平均孔径较小时,毛细凝聚分压低,液氮堵孔效应显著,氮气吸脱附曲线回滞环的范围和面积较大;孔径分布较宽时,小孔和大孔数量均较多,毛细凝聚和堵孔效应显著,回滞环面积较大;孔道连通性不会影响吸附过程,但会通过改变堵孔效应显著影响脱附过程,连通性越差,堵孔效应越强。证实了堵孔效应对氮气脱附过程影响显著,因而氮气吸脱附法需要考虑堵孔效应,建立的孔道网络模型也可为介孔结构分析提供合理的模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孔道网络模型 氮气吸脱附 孔径分布 孔道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18
4
作者 史玉凤 刘红 孙文策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8-203,共6页
应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将分形理论与孔道网络模型相结合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用于研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为太阳池储热、地源热泵传热、食品干燥等方面打下了基础。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应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将分形理论与孔道网络模型相结合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用于研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为太阳池储热、地源热泵传热、食品干燥等方面打下了基础。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分形孔道网络模型适用于计算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研究了孔喉比、配位数、垂直热流方向喉道比例、喉道长度、孔隙率、固体骨架导热系数(Ks)及流体导热系数(Kf)等多方面对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热流方向喉道会增大多孔介质的热阻,降低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当Ks大于Kf时,随着孔喉比的增大以及喉道长度的减小,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越大。当平行热流方向喉道数目相等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着配位数的减小而增大;当垂直热流方向喉道数目相等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着配位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有效导热系数 分形孔道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