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处理技术的航空铝合金材料孔蚀率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治国 赵维义 李旭东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12-14,47,共4页
通过航空LD2材料的加速腐蚀试验,获取该材料试件不同腐蚀周期的腐蚀形貌图像,对腐蚀形貌图像进行基于数字处理技术的一系列处理,最终通过二值特征提取方法得到二值化腐蚀图像,并依据二值化结果计算LD2材料不同腐蚀周期的孔蚀率。计算结... 通过航空LD2材料的加速腐蚀试验,获取该材料试件不同腐蚀周期的腐蚀形貌图像,对腐蚀形貌图像进行基于数字处理技术的一系列处理,最终通过二值特征提取方法得到二值化腐蚀图像,并依据二值化结果计算LD2材料不同腐蚀周期的孔蚀率。计算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得到的孔蚀率变化规律与该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机理较为吻合,并且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计算孔蚀率精确性差的问题,为航空铝合金的孔蚀率计算及相关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铝合金 形貌 图像处理 二值化 孔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铝合金腐蚀等级评定方法 被引量:32
2
作者 朱做涛 穆志韬 +1 位作者 苏维国 陈定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386,共4页
以LY12CZ铝合金试件加速腐蚀试验为基础,得到不同腐蚀时间下铝合金腐蚀形貌。采用基于二值特征提取的图像处理技术,确定LYl2CZ铝合金的灰度阈值为0.25~0.3。并以此确定相应的孔蚀率,最终确定相应的腐蚀等级,以腐蚀等级作为铝舍... 以LY12CZ铝合金试件加速腐蚀试验为基础,得到不同腐蚀时间下铝合金腐蚀形貌。采用基于二值特征提取的图像处理技术,确定LYl2CZ铝合金的灰度阈值为0.25~0.3。并以此确定相应的孔蚀率,最终确定相应的腐蚀等级,以腐蚀等级作为铝舍金腐蚀损伤的评价指标,为铝合金腐蚀损伤演化规律表征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二值特征 图像处理 孔蚀率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6A02铝合金腐蚀损伤评估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旭东 穆志韬 +1 位作者 刘治国 朱武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27-30,34,共5页
铝合金在环境中会被腐蚀,对其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基于数字处理技术,利用分形理论对腐蚀试件表面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腐蚀试件表面孔蚀率。涉及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工程价值。
关键词 分形维度 损伤评估 孔蚀率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腐蚀损伤的铝合金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孔光明 李旭东 穆志韬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90-94,共5页
目的建立铝合金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模型。方法采用表征局部环境腐蚀损伤影响程度的参数孔蚀率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修正。结果修正后的腐蚀铝合金试件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良好。结论修正后的铝合金预腐蚀疲劳裂... 目的建立铝合金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模型。方法采用表征局部环境腐蚀损伤影响程度的参数孔蚀率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修正。结果修正后的腐蚀铝合金试件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良好。结论修正后的铝合金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合理有效,试验数据和预测模型可为海军飞机结构的损伤容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腐疲劳 孔蚀率 疲劳裂纹扩展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B-823保护剂对典型航空电连接器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战贵盼 谭晓明 +1 位作者 张丹峰 曾柯鸿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DJB-823保护剂对典型铝合金电连接器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针对未喷涂和喷涂DJB-823保护剂的典型铝合金电连接器开展对比酸性盐雾试验,以孔蚀率、腐蚀速率和接触电阻为指标参数,表征腐蚀行为规律。结果保护剂对电连接器有... 目的分析DJB-823保护剂对典型铝合金电连接器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针对未喷涂和喷涂DJB-823保护剂的典型铝合金电连接器开展对比酸性盐雾试验,以孔蚀率、腐蚀速率和接触电阻为指标参数,表征腐蚀行为规律。结果保护剂对电连接器有明显的腐蚀防护作用,保护剂使得电连接器孔蚀率降低了24%~37%。保护剂能有效保证电连接器腐蚀前后接触电阻变化不大,未喷涂保护剂的电连接器盐雾腐蚀336 h后,接触电阻增大到2.5 mΩ,达到临界失效状态。结论保护剂对酸性盐雾条件下的AF24-10型铝合金电连接器腐蚀防护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DJB-823保护剂 酸性盐雾试验 机理 孔蚀率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余祖孝 陈建 +1 位作者 郝世雄 唐小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为了改善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存在的镀速慢、镀层质量差等问题,研究了镀液组分、表面活性剂、pH值、稳定剂、配位剂对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沉积速度、耐蚀性、孔蚀率的影响,得出最佳镀液配方和工艺:26 g/L CoSO4,28 g/L N iSO4,22 g/... 为了改善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存在的镀速慢、镀层质量差等问题,研究了镀液组分、表面活性剂、pH值、稳定剂、配位剂对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沉积速度、耐蚀性、孔蚀率的影响,得出最佳镀液配方和工艺:26 g/L CoSO4,28 g/L N iSO4,22 g/L NaH2PO2,80 g/L Na3C6H5O7,69 g/L(NH4)2SO4,1 mg/L KI,5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H=8,温度85℃。本研究结果为化学镀N i-Co-P合金工艺提供了依据,较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o—P合金镀层 工艺 沉积速度 孔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