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南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中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49,共3页
以现代地层学、沉积学及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 ,建立了临南油田沙河街组油藏地质模型 ;以储集层岩石学分析为基础 ,结合储集层敏感性分析 ,建立了三角洲储集层中影响孔隙结构的微观骨架模型 ;应用定量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等先... 以现代地层学、沉积学及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 ,建立了临南油田沙河街组油藏地质模型 ;以储集层岩石学分析为基础 ,结合储集层敏感性分析 ,建立了三角洲储集层中影响孔隙结构的微观骨架模型 ;应用定量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等先进的测试手段 ,采用图像形态学方法 ,建立了三角洲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模型 ,并对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分类 ,揭示了孔隙、喉道及孔隙结构的分布模式和控制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①临南油田各类储集层具有不同的剩余油微观分布形式 ,三角洲前缘亚相内的主力储集层中 ,剩余油分布形式主要为孤岛状、串珠状油珠 ,在三角洲平原亚相内 ,主要为簇状油块、油膜、油珠等 ;剩余油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 (微观指进导致的绕流和非活塞式驱油导致的卡断 )。②驱油效率主要受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的影响 ,与岩石物性参数之间不具有完全的一致性。③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在微观上受孔隙结构的控制 ,宏观上受沉积微相的控制 ,不同微相带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应根据不同储集层剩余油分布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挖潜措施。经实践 ,应用效果显著。表 1参 8(刘中云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油田 储集层 孔结构模型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混凝土孔结构及其对耐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明爽 潘慧敏 赵庆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95-3910,共16页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材料,孔结构对喷射混凝土的宏观性能与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孔结构模型进行了总结,阐述和比较了孔结构的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养护温度、外加剂、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泵送压力和...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材料,孔结构对喷射混凝土的宏观性能与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孔结构模型进行了总结,阐述和比较了孔结构的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养护温度、外加剂、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泵送压力和时间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孔结构对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及抗化学侵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喷射混凝土孔结构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结构 孔结构模型 测试方法 影响因素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活化过硫酸钾溶液浸泡对焦煤润湿性及孔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戴俊 张宇桢 +2 位作者 杨娟 许雷斯 魏建平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90-1103,共14页
为改善焦煤润湿性、探究煤样增润机理,采用煤样毛细反渗透实验优选碱活化的过硫酸钾溶液(AAP)组成,结合AAP浸泡实验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峰值拟合结果及煤样表面各官能团相对含量变化,使用MaterialsStudio软件的Sorption模块构建孔层状煤... 为改善焦煤润湿性、探究煤样增润机理,采用煤样毛细反渗透实验优选碱活化的过硫酸钾溶液(AAP)组成,结合AAP浸泡实验前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峰值拟合结果及煤样表面各官能团相对含量变化,使用MaterialsStudio软件的Sorption模块构建孔层状煤分子结构模型,以此模拟水分子在煤表面的吸附状态,系统研究AAP浸泡对煤样表面接触角θ、反渗透高度、官能团含量变化、孔隙结构、瓦斯吸附常数及水分子在煤表面吸附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钾质量分数为1.5%、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0.5%、温度为30℃时,AAP浸泡对焦煤煤样的润湿性改善最为显著,处理后煤样反渗透高度达10.3 cm,与煤样表面接触角θ由96.32°显著降低至48.51°(降幅达49.64%)的增润趋势相一致;AAP处理后焦煤煤样表面的OH—π和环羟基含量分别由9.22%、13.43%增至17.25%、24.39%,在各官能团中其含量改变最为显著,因OH—π和环羟基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故其含量增加有助于改善煤样润湿性;MS模拟显示AAP处理后水分子的平均吸附热由16.11 kJ/mol提升至19.57 kJ/mol,水分子吸附量由48.6 H_(2)O/晶胞提升至53 H_(2)O/晶胞,处理后煤样在较低压力下即可吸附大量水分子,该特性有利于提升矿井喷雾降尘和煤层注水增润效果。同时,AAP含有的SO_(4)^(·-)和·OH能氧化溶蚀煤中有机小分子相,使煤中原生的微小孔孔径变大、微小孔数量减少,最佳组成AAP处理后煤样的微小孔平均孔径增幅达44.64%、比表面积降幅达65.48%;瓦斯吸附常数a降幅为12.01%、b降幅为19.27%,即AAP浸泡在显著改善煤样润湿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甲烷吸附量,可为煤层注水降尘防突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润湿性 毛细反渗透 红外峰值拟合 层状煤分子结构模型 增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隙度高温自润滑微孔预制体孔径计算方程的建立及验证
4
作者 韩田田 王砚军 杨丽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6,共4页
建立了高温自润滑微孔预制体的孔结构模型,并得到了适用于不同堆积模式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的计算公式;通过模仿生物体汗腺结构设计并制备了高温自润滑微孔预制体,测量了其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并验证了体心立方堆积模式下的计算公式。... 建立了高温自润滑微孔预制体的孔结构模型,并得到了适用于不同堆积模式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的计算公式;通过模仿生物体汗腺结构设计并制备了高温自润滑微孔预制体,测量了其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并验证了体心立方堆积模式下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基本吻合,由孔结构模型推导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的计算公式可以较好地描述孔径大小和孔径分布等参数;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微孔预制体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区间减小;随原料TiC和M2粉末平均粒径的减小,其预制体的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区间也相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自润滑 预制体 孔结构模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porous structure of oil-pressboard interface and its effect on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5
作者 司马文霞 姜赤龙 +1 位作者 毛文奇 唐信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38-343,共6页
The oil-pressboard insulation is a typical composite insulation system widely used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ory of large power apparatus. The implement of oil-pressboard insulation may lead to surface electrification... The oil-pressboard insulation is a typical composite insulation system widely used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ory of large power apparatus. The implement of oil-pressboard insulation may lead to surface electrification and discharge at the interfac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 It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take an insight into the phenomenon occurring at the interface. Through experiment, the pressboard is found as a porous material. The interface changes abruptly from bulk pressboard to the bulk oil as a result of the porous structure. A new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divides the interface into bulk oil region, transition region, and bulk pressboard region. The width of the transition region is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 microtome figure. The effective permittivity of the transition region is calculated using a new model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The model is validated an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calculation model. The effect of the existence of transition region on th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pressboard interface transition region effective permittivity fractal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