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孔洞充填物特征及其成岩环境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聪 于炳松 +3 位作者 樊太亮 黄文辉 朱井泉 吴仕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8,共9页
为了正确分析和评价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在埋藏成岩环境中的发育和保存条件,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露头剖面中下奥陶统白云岩及其溶蚀孔洞的充填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试图对这类孔洞充填物沉淀时的成岩环境进行恢复。大型洞穴充... 为了正确分析和评价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在埋藏成岩环境中的发育和保存条件,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露头剖面中下奥陶统白云岩及其溶蚀孔洞的充填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试图对这类孔洞充填物沉淀时的成岩环境进行恢复。大型洞穴充填物的矿物学特征和微孔洞充填物扫描电镜的分析表明,此类孔洞的环带状充填物具有明显的世代性,由基岩向孔洞中心,至少可识别出4期充填物,即第1期的乳白色白云石,第2期的铁质浸染的杂色高镁方解石,第3期的无色透明白云石和第4期的自形石英。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孔洞充填物形成于高温条件,结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所示的成岩信息可进一步推断其形成于高温埋藏环境,而非现代表生暴露期的充填物;第1期和第3期白云石充填物形成在相对还原且高盐度的流体性质条件下,而第2期高镁方解石充填物沉淀时相对偏氧化,盐度也偏低。据下奥陶统此类4期充填物的特征分析可知,第2期高镁方解石充填物的发育可能与构造抬升导致成岩环境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 成岩环境 白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寒武统准同生白云岩孔洞充填物期次、地化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玲 朱井泉 +1 位作者 由雪莲 何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766,共10页
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蓬莱坝剖面中寒武统沙依里克组萨布哈白云岩及其溶孔中的多期次充填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以对其沉淀时的流体环境进行恢复。孔洞中的环带状充填物可分为4期,由白云岩向内依次为:(1)乳白色粒状方解石;(2)... 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蓬莱坝剖面中寒武统沙依里克组萨布哈白云岩及其溶孔中的多期次充填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以对其沉淀时的流体环境进行恢复。孔洞中的环带状充填物可分为4期,由白云岩向内依次为:(1)乳白色粒状方解石;(2)铁质浸染的杂色柱状方解石;(3)无色透明的石英;(4)紫色粒状萤石。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岩具有高的Sr/Ba值5.47,低的U/Th值0.2954(明显小于0.7),高的Zr/Hf值36.86,相对高的稀土总量,相对高的δ18O值-7.444‰,盐度指数Z值为120.56,表明它形成于相对低温、富氧和盐度相对较高的流体环境,进一步证实其是形成于蒸发环境的准同生白云岩。第1期方解石具有低的Sr/Ba值2.33,相对高的U/Th值1.3,低的Zr/Hf值20.857,相对居中的稀土总量,相对低的δ18O值-13.758‰,盐度指数Z值为105.35(小于120),表明它形成于温度相对较高、缺氧、盐度较低的流体条件下。第2期方解石具有具有相对低的Sr/Ba值2.77,相对高的U/Th值1,相对低的Zr/Hf值32.08,相对居中的稀土总量,相对低的δ18O值-11.344‰,盐度指数Z值为116.51,表明其形成于温度相对较高、贫氧、盐度较低的流体条件下。萤石具有居中的Sr/Ba值3.15,相对高的U/Th值0.8666,相对低的Zr/Hf值31.875,相对低的稀土总量,其配分模式与岩浆成因萤石较为接近,表明其形成于温度相对较高、缺氧、低盐度的流体条件下。这些特征反映该套地层经历了准同生期白云岩化后的埋藏—抬升—再埋藏—最终抬升至地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 微量稀土 流体条件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孔洞充填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振宏 胡健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456,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以碳酸盐岩溶蚀孔洞为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通过100余口钻井300余个岩石薄片,以单个薄片的溶斑为研究对象,发现孔洞的充填程度在区域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东、西部地区发育的孔洞被完全充填,孔隙消失殆尽,而中部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以碳酸盐岩溶蚀孔洞为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通过100余口钻井300余个岩石薄片,以单个薄片的溶斑为研究对象,发现孔洞的充填程度在区域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东、西部地区发育的孔洞被完全充填,孔隙消失殆尽,而中部地区孔洞被部分充填,存在大量的剩余孔隙,为油气储集提供了有利空间。孔洞充填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以及少量的石英、石膏和高岭石;白云石和方解石在区域上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东部地区以方解石充填为主,中部地区以白云石充填为主。根据奥陶系地层的残余厚度图、奥陶系顶面至各层系顶面的累积厚度图,恢复奥陶系顶面在不同时期的古构造面貌,分析认为孔洞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类型的分区性主要受控于奥陶系沉积后,早、中三叠世沉积前盆地中部高、东西低的古构造格局。利用充填物的镜下特征、碳氧同位素特征、微量元素Fe、Mn、Sr的含量以及烃类流体包裹体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孔洞充填物的形成可以明显划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晚期充填物烃类包裹体具有异常高温,明显受到了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孔洞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类型分布规律的研究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的区带优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该层系的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岩溶储层 孔洞充填物 古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北坡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方解石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对储层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映涛 张哨楠 +3 位作者 韩俊 曹自成 黄诚 叶宁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5,共9页
方解石胶结充填孔洞及裂缝是破坏塔中北坡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最主要的成岩作用,工区单井取心段发育的孔洞和裂缝中存在大量的方解石充填物。通过对中石化塔中北坡矿权区8口单井的孔洞及裂缝方解石充填物取样,基于镜下薄片... 方解石胶结充填孔洞及裂缝是破坏塔中北坡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最主要的成岩作用,工区单井取心段发育的孔洞和裂缝中存在大量的方解石充填物。通过对中石化塔中北坡矿权区8口单井的孔洞及裂缝方解石充填物取样,基于镜下薄片、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包裹体以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一间房组孔洞方解石充填物在保留原始海源流体信息的同时遭受了大气淡水的影响,指示一间房组存在较为典型的(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形成了早期溶蚀孔洞,储集空间为早期充填残余孔;鹰山组裂缝方解石充填物基本不具有同期海相方解石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热液成因,反映鹰山组储集空间分布受构造热流体控制,且在彼此相邻、性质相似的2条走滑断裂带内部,构造热流体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充填物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碳氧同位素 顺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哈塘油田哈6—新垦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 被引量:2
5
作者 闫玲玲 刘全稳 张丽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8-295,共8页
通过孔洞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探讨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哈6—新垦区块奥陶系储层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除加里东期的淡水喀斯特充填外,还存在海西期埋藏充填、印支—燕山期埋藏充填及喜马拉雅期的埋藏充填。研究表明奥... 通过孔洞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探讨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哈6—新垦区块奥陶系储层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除加里东期的淡水喀斯特充填外,还存在海西期埋藏充填、印支—燕山期埋藏充填及喜马拉雅期的埋藏充填。研究表明奥陶系沉积后,经历了同生成岩期、早成岩期和近地表成岩期,后逐步埋藏进入中成岩期,加里东期构造运动使该区经历了抬升、剥蚀以及大气水溶蚀成岩环境,随中生界再次埋藏,构成了中期开启型成岩演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奥陶系 孔洞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 包裹体 成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